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对军工生产的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公营工业的发展方针,晋冀鲁豫解放区在所属兵工厂开展了一场“刘伯承工厂”运动,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忱,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力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一面旗帜,两个口号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撤销了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北方军事委员会,同时批准成立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由邓小平任书记,刘伯承任司令员,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军区。晋冀鲁豫军区下设参谋部、作战部、军工部等,军工部主要负责领导辖区内兵工企业生产工作。
刘伯承工厂旧址。
1947年2月,晋冀鲁豫军工部(后改为军工处)与总工会召开政工会议,研究开展增产节约运动。2月8日,晋冀鲁豫军工处政治部作出《关于开展创建“刘伯承工厂”立功竞赛运动的决定》,决定在所属兵工企业开展争创“刘伯承工厂”的劳动竞赛运动,并提出运动的两个口号“刘伯承工厂的条件就是毛主席的五大生产方针: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材料足、销路广”“为争取光荣的刘伯承工厂而斗争”,同时明确了“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材料足”的具体标准。
1.产量高,质量好。
(1)按时完成和超过本部规定的任务。
(2)发挥现有机器、工具、人员的力量,不使任何原因而停止一部机器,也不使任何一个原因而影响一个生产步骤的计划。
(3)不损坏机器工具,修配原有机器,并改良与创造机器工具,以提高产量和保持质量为标准。
(4)提高师徒政治技术水平,每人逐月增加产量,减少报废数。培养新学徒最迟三个月能做专门货。
(5)规定各部工作守则,并严格遵守。
2.成本低,材料足。
(1)节约消耗材料(不能节省规定应用的原料)及爱护机器。
(2)尽量动员所有人员参加生产,脱离生产之人员,六十人以上小厂不超过五分之一,二百人以上中等厂不超过八分之一,四百人以上大厂不超过十二分之一。
(3)严格建立各种会计制度及成本核算,消除一切贪污浪费的现象(损公亦算浪费之列)。
(4)保证应用原料充分存储与及时供应。
该决定还对加强党政工一元化领导,充分发挥职工热情与力量,交流技术经验,关心与适当改善职工生活等提出要求,拉开了“刘伯承工厂”运动的大幕。
3月,朱德、滕代远等电示晋冀鲁豫边区军工部赖际发、徐达本等,指示:由于陈(毅)、粟(裕)部队弹药需要增加,你处炮弹生产不仅不能缩小,必须大量增加。8月1日,刘伯承为勉励兵工诸同志题写了“提高兵工质量,增大歼灭战的实效”锦旗,给兵工企业工人巨大鼓舞。军工部遂决定,将这一指示制作成锦旗,授予在“刘伯承工厂”运动中表现优异的工厂。运动期间,军工部着重加强组织领导,推行企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运动的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党政工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整个运动贯彻落实党的指示要求,军工部统一领导实施,工会组织负责动员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军工部的领导同志非常尊重工会,关心支持工会工作。
推行企业化生产管理。全面实行按件包工的工资制度,打破供给制带来的“干不干、一斤半”的思想。工厂非生产人员由25%减至10%以下,工人的劳动热忱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普遍实行经济核算,减少工具材料的浪费。技术高低与工厂管理好坏,对工资的直接影响也更明显具体,刺激职工改进技术。
民主讨论生产计划。各厂的生产计划并不是由工厂党政定出后交给职工去落实,而是工厂在接到每季度生产任务后,首先召开由厂长、工长、各科股长、劳动英雄及有关人员组成的生产会议,确定每月生产计划,然后发动工人讨论,以“自报公议”的方式定出个人与小组生产计划,使生产计划更加精确科学,得到工人认可拥护,从而变成生产自觉。
立足生产开展技术教育。“需要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干什么”。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各厂均组织技术研讨会,由工长、领工、厂长等生产管理干部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组成,专门研究改良机器工具,改进生产质量。通过技术研究会及时吸收技术工人对生产管理的意见,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提升了工人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
实行群众性的检查监督生产。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口号下,工人们互相检查上一步骤产品质量,发现不合格的即提出意见或批评,对工厂管理层了解生产情况与发现问题帮助很大。各厂还分阶段进行检查总结,由政治部组织参观小组,到各厂参观,选树好的典型经验。军工部和总工会曾先后两次组织联合工作组到各厂进行全面检查,对工厂的各项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军工部总工会《职工周报》也及时将运动中的先进经验刊发宣传,起到了推动作用。
处处可立功、人人有功立
“刘伯承工厂”运动最显著的特点是职工群众广泛参加劳动竞赛,营造了“处处可立功、人人有功立”的浓厚氛围,运动的规模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与不断高涨的持续性。
这主要得益于军工部研究制定出台了《记功评功表功办法》,普遍实行立功评奖办法。该办法指出,凡在工作中表现忠于人民事业,遵守革命纪律,实现上级组织决议,富于创造性,出色地完成任务,取得群众真诚拥护,不论个人或组织,均可以视作是为人民建立功勋,应该予以表扬奖励。同时,还细化了立功具体情形,明确立功划分、评选程序等。
根据该办法,经大会表扬三次者为一小功;三小功为一功;三功为一大功;三大功为一特等功。功劳卓著者,不拘泥上列顺序,可直接评为小功、功、大功、特等功。关于记功表扬权限,规定小功在工部记;功在分厂厂部记;大功在厂部记;特等功可呈请军工部审核记。凡立功者,皆将其功劳事迹评语,书于功劳簿或功劳榜中;集体立功者记集体功,集体功中若个人有特殊者单独给其记功。对立功者的表彰分为口头表扬、黑板报公布、通报表扬、通令表扬、登报、嘉勉信或厂部派人致贺、各厂去贺信、首长致贺、发奖、上功劳榜、登功劳簿、开贺功会等多种形式。
军工部还成立了总立功运动委员会,由部长、政委、工程处长、工会主任等担任委员。各厂成立了党政工联合立功委员会,对立功者发功劳簿,并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加薪、晋级、提干的重要参考。军工部立功运动委员会委员分别是赖际发、徐长勋、张贻祥、李鑫德、郑汉涛等同志。
按照不同部门、不同工作性质,分别定出具体立功标准后,可以将全体职工吸纳到竞赛运动中。各厂长、政委和厂工会主任带头制定立功计划,各厂职工也都紧跟行动起来,制定立功计划,使生产计划落实到人。经广泛发动,各厂掀起了在“刘伯承工厂”创建中立功的热潮,把每个人的生产岗位和每个厂的生产任务,都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的大目标及崇高荣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工厂与工厂之间展开你追我赶、相互合作的竞赛,到处都可以听到“人人要立功,立功最光荣”“后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等鼓舞人心的口号。
“刘伯承工厂”立功功劳薄。
运动期间,劳动模范人物以身作则,昼夜奋战,工人同志们干劲冲天,加班和连轴转已成为行动自觉。西达炮弹厂在各工部、班组以至个人之间,迅速掀起生产竞赛热潮,增加工作时间、争献义务工、开展技术革新、挖潜力找窍门成为风潮。副厂长马文郁与工人们一道设计制造出加工引信的专用设备和导轨车床,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厂还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改进炮弹加工工艺,使产量提高了一倍,废品率由原来的12%降到2%。彭庄子弹厂的刘贵福带领攻关小组将生产子弹的16道工序改为7道,设计制造了精巧的工作台和模具,制成弹壳烧口机,受到边区政府嘉奖。素有“炮弹大王”美誉的甄荣典在运动中再次立功,共荣立大功一次、小功二次,被授予“英雄本色”荣誉称号。
老工人刘兴基(曾任兵工四厂黎城东洼分厂钳工工长兼工会主席)回忆,运动期间“工人们顿时热情高涨,干劲冲天,白天黑夜连轴转,小病轻伤不下线”。该厂还组织工人家属参加劳动竞赛运动,刘兴基的爱人作为家属组织负责人之一,用手工缝制成大批装炸药的小布袋、压轧毡垫,为制造炮弹提供所需用品,干起活来一点不输男同志。在总结表彰中,夫妻二人均获得功劳簿,成为夫妻立功的代表。
随着运动的发展,由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全体同志用义务工和献金,生产120重迫击炮4门,携弹400发,以组建一个重迫击炮连的全套装备,献给晋冀鲁豫军区有功部队。
唯一以共和国元帅名字命名的军工厂
1948年4月,晋冀鲁豫军工部召开“刘伯承工厂”运动总结大会,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工厂和职工。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细致地总结一年来的运动成果与经验,学习新华社“二·七”社论和职工运动、兵工生产文件,举行隆重的授奖典礼。为奖励各厂和立功职工,军工处特备奖金百万元(冀钞)、奖状8幅、纪念册纪念章各3000,另外还有各机关送的锦旗12面。经大会一致讨论同意,将“刘伯承工厂”这一光荣的称号授予兵工二厂。
会议期间,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边区政府还特发来贺信,贺信提出:“目前,我军正在展开对蒋美的全面进攻,争取全国的胜利。党要求你们不仅要大量生产,而且要减低成本,提高质量,继续为发展人民的兵工事业而奋斗!”
大会最后一天,军工部政委赖际发作总结报告。他指出:一切工作要围绕着一个中心——生产,要达到质量好、产量多、成本低,三者不可缺一;要发扬改进工具及工作方法,这是最大的节约,是减低成本的主要方法;要强调制度,从严密制度着手,强调有纪律有秩序,各厂材料人员不能说“大概”或“不知道”;工作要互相配合,互助合作,厂与厂间的关系,要着重自我批评,互相照顾商量,共同研究改进。
兵工二厂在当时是晋冀鲁豫军区19个兵工厂中规模最大的,主要生产82迫击炮弹。在“刘伯承工厂”运动期间,兵工二厂产品数量逐月增加,第一季为100%,第二季即增至140%,第四季即增至231.4%。在质量方面,全年能正确掌握正常标准,未发生一次“炸炮”及其他“瞎火”“炸弹尾”等问题。在成本方面,则逐季降低,第一季为100%,第二季即降为71.4%,第三季降为54.9%,第四季降为33.5%。在工厂管理方面,各种工作发展比较平衡,尤以组织生产、管理生产为优,全年各月都按期交货,从未延误,上级要求的临时突击任务也能如期完成,并改进工具100多件。
1948年5月1日,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的滕代远到兵工二厂视察工作,在听取工厂负责人的汇报后,高兴地为工厂亲笔题写了“刘伯承工厂”厂名,悬挂在厂大门上,作为鼓励。兵工二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共和国元帅名字命名的兵工厂。徐向前也发来贺电称:“祝贺你厂在‘刘伯承工厂’运动中,胜利地完成了党所交给你们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人民战争,已获得了辉煌成就,愿1949年军火生产又多又好,又便宜。”2014年,“刘伯承工厂”旧址被授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刘伯承工厂”运动还得到了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据军工部总工会主任李鑫德回忆,1947年12月至1948年1月中央工委组织召开的华北兵工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和朱德总司令还专门给其安排了半天时间作创建“刘伯承工厂”竞赛运动的经验介绍,朱德在其作经验介绍时曾两次插话,指出这个工作做得好。1948年8月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期间,“刘伯承工厂”运动的经验曾被作为先进典型在《东北日报》刊载宣传。
总结大会后,军工生产任务进一步加重,而且还不断追加临时任务,为按时完成任务支援前线,各厂继续开展了劳动竞赛运动。1949年3月,刘伯承回根据地视察时,谦虚而恳切地嘱告兵工局,不要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开展“刘伯承工厂”运动。此后,即将“刘伯承工厂”运动改称“生产竞赛运动”。(史沂)
来源:《工会信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