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好声音化作城市更新推动力,“人民城市”专项征集共收到人民建议2.7万余条

图片

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标杆项目,228街坊覆盖了社区商业、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市场+公益”功能,可以满足周边居民一站式、多元化需求。

在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工人新村228街坊蝶变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标杆项目;在徐汇区上海南站商圈旁,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可入住交通方便、设施齐全的南站汇家。

把握群众所需、对接基层所盼,努力把民心工程办到百姓心坎上,市政府新闻办昨天组织“我们的人民城市”专题采访,聚焦人民城市建设中体现的城市温度。

与此同时,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相关部门承办的“人民城市”专项征集,已共收到人民建议2.7万余条,内容涉及基层治理、就业创业、子女教育、养老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化推进人民建议的吸纳转化,推动更多好建议吸纳进入新一轮人民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积聚共建美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昨天上午11时许,228街坊的熊猫饭堂陆陆续续走进许多居民,档口前慢慢开始了排队。

1952年起,为进一步解决工人的住房问题,上海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建造两万户工人住宅,俗称“二万户”,228街坊就是首批“二万户”小区。2016年,228街坊被列为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去年4月,228街坊蝶变新生回归大众视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熊猫饭堂饭菜可口、价格亲民,更为持敬老卡的老人提供优惠;专门设置的公共绿地,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散步、遛娃的好去处;原来的老街坊改造成了具有公益属性的社区工坊,为周边居民提供缝补、修理等便民服务。

图片
图片

早在建设前,228街坊就组织社区规划师、高校专家团队、居民代表、人大代表、物业管理团队、商铺代表等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讨论228街坊的新蓝图,还发放了1500余份调查问卷,覆盖校区、园区、社区,甚至跨街道调查问需,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成后的228街坊覆盖了社区商业、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市场+公益”的功能,可以满足周边居民一站式、多元化的需求。

图片

今年以来,面对开业带来的新课题,项目运营方和街道与居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府职能部门围绕“新街区与老社区谁适应谁”,共商治理之道,共议治理之策。

社区居民、公寓白领和商家代表畅所欲言;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碰撞思路,分享建议;政府部门和街区运营主体以心换心,及时回应解题策略。会上提出的关于“椅子少、厕所标识不明显”现已改进,对“夜间和周末活动少、广场舞音量过大”的诉求也通过多种方式作出了调整。

让一线务工人群进得来留得下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老沪闵路385号的南站汇家项目。该项目是聚焦外来一线务工人员需求,在以往打造的宿舍型床位产品的基础上,改善租房“远、贵、难”,因地制宜探索第三代保障型床位产品。

“以前真的想不到,能在这么好的地段住上宽敞温馨的屋子。”徐汇市政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方伟住进南站汇家后,生活幸福指数一下上升了许多。方师傅告诉记者,平时干完活可以到社区食堂去用餐,偶尔想做饭也可以到共享厨房烧菜。公租房还设有共享洗衣机、烘干机等设备。

对此,徐汇惠众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保租房发展部经理黄海燕介绍:“我们之前的床是钢木结构的,现在升级为实木床。这样租户爬上下铺触碰到木质床架不会感到凉。此外,我们对储物空间也进行了优化,增加了被褥、衣服、书籍等的收纳功能。”

让一线务工人群进得来、留得下,黄海燕表示,他们还听取租户建议,将管家服务时间调整到了更贴近租客的早七晚八,同时新增了50余个非机动车充电桩,满足大家的实际需求。南站汇家党群服务站通过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定期为租户输送线上线下活动和提供党务、政务、文化等多元服务,有效引导社区融入。

今年,“新增筹措供应3万张以上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从既有保租房中进行遴选、转化部分公共服务租赁性配套用房等方式进行筹建,覆盖全市16个区。截至9月底,已累计筹措床位超2.6万张,力争10月份完成筹措供应3万张以上床位,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作者:张晓鸣

文:本报记者 张晓鸣图:叶辰亮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