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也要走进新闻现场?

评论是新闻媒体的一面旗帜。移动互联网时代,传媒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海量信息面前,如何为受众提供信息的准确分析和权威解读?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定音鼓、风向标作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近年来,新华社江西分社适应网络时代传播生态、传播格局、受众需求的深刻变化,优化评论选题策划,再造评论生产机制,创新评论表达方式,联合总社编辑部推出周播融媒体评论《赣事新说》,目前已推出120余篇评论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结合相关评论报道探索与实践,我们感到,立足深度调研,通过精细化策划、周期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破圈化传播,优质评论报道能够成为提升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01

一、无调研,不评论

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观点过剩、事实稀缺”已成为当下突出特征。在评论报道实践中,唯有不断加强调研,做到“穿透一层说、紧贴本质说、联系实际说、一语道破说、议论横生说”,把深入调研的优势不断转化为思想抵达的高度,才能在舆论场上占据主动,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


在议题设置中,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快和慢。网络时代,对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何在快产出和高质量之间取得平衡,就很考验新闻定力和调研功力。在新闻评论写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越是在强调“快”的网络时代,越要下好“慢”的调研功夫,不能在没有搞清新闻事实的情况下,为单纯追求速度而轻易对某个热搜话题快评快论。近年来,不少新闻出现反转,就缘于“急发言”,对媒体评论的公信力造成很大伤害。只有核心事实牢不可破,论点才能击中人心,令受众信服。


一段时间以来,江西负面舆情多发,仅2024年3月下旬,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头部平台热搜榜前50中,有关江西的“负面话题”就占据了1/3。值得关注的是,除个别产生人员伤亡的公共危机事件外,多数事件本身比较“薄”,多数就事论事的报道“不解渴”“没说透”。为什么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能够引发大舆情?如何通过机制化举措,让广大干部面对镜头敢于发声、善于发声?记者前后历时1个多月,深入江西7个设区市和8个县(市、区),回访热点舆情发生地,采访57名各界人士,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调查问卷深入调研。在掌握核心事实的基础上,新华社江西分社推出《面对公共事件,干部不可“躲镜头”“怕回应”》等评论报道,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强的事例作为论据,旗帜鲜明指出“警情、案情和灾情都不足以直接构成负面舆情,很多舆情事件是‘怕出来’的负面舆情、‘躲出来’的次生灾害”。稿件跳出简单一事一议的维度,以更高站位有力有效地回应了江西相关热点舆情事件,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大和小。一方面,作为评论报道的国家队,选题不能零散细碎,应聚焦中央关注、社会关心、受众关切的议题,要体现国家通讯社的高度、中央主流媒体的气派;另一方面,选题既要有“卫星视角”,也要有“显微镜视角”,和基层实际相结合,通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方式来论事说理,在观点交汇处、情感共鸣处做文章。


前不久,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江西个别地方在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时,要求村支书做PPT述职,这一要求既不贴合实际,又加重基层负担,与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精神背道而驰。为此我们在深入基层采访的基础上,做了一篇融媒体评论报道《村支书述职也要做PPT?为叫停这样的形式主义叫好》,引发受众广泛共鸣,在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平台上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跟进评论。此外,新华社江西分社还针对南昌市进贤县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刊发评论《如此拖欠,何以“进贤”?》;针对一些干部滥收滥送高档烟酒问题推出评论《是该刹刹“无茅台、不上桌”的歪风了!》。这些稿件均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起到了针砭时弊的良好效果。


热和冷。评论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社会关切。面对社会热点,我们既要有抢抓第一落点的意识和能力,更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多一些“冷思考”,抓住热点背后反映的真问题、大问题,与时代对话、与受众共鸣,坚持平稳平实,在众声喧哗中发出理性权威声音。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地医院产科关停引发热议,存在产科唱衰论、人口下降论等悲观观点,理性权威、解疑释惑的深度报道较少。记者在长期追踪报道医卫领域问题基础上,深入关停产科的医院蹲点调研,敏锐抓住问题的核心,即产科服务如何兜底、如何高质量发展等,采写融媒体评论报道《个别医院产科关停被热议,怎么看?》,得到受众好评,认为报道“真实反映基层产科人的现状和声音,报道专业权威”。


02

二、进现场,抓独家


评论离新闻现场越近,就离事实越近,离读者也就越近。从走进赣南脐橙果园到深入赣北偏僻山村,从调查发生特大事故的电厂到回访当年“电信诈骗村”的新生……近年来,新华社江西分社探索直通新闻现场的新闻评论,让评论员不再坐而论道、隔屏发声。走出办公室,走向事件发生地,评论报道才能沾泥土、带露珠、有思想。在实践中,“现场评论”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更有利于把准新闻事实,让立论令人信服。评论是对事实的价值判断,事实准确无误,观点才能站得住脚。如果事实本身模糊不清甚至子虚乌有,立论也就是悬在空中、缺乏支点。唯有走进实践深处,才能看清事件原貌。


比如,春耕时节,记者在地方下乡采访时看到,一些绿油油的农田里,长的不是水稻,而是成片的草皮,农民告诉我们,种草收益比种粮高,大家更愿意种草。对“农地种草”这一现象该怎么看?记者在深入调查采访基础上,进一步还原了事实,认为在对待“农地种草”现象时,既要严格执法,守住底线,也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在“法无禁止”范围内放手发展效益农业,让钱袋子鼓起来、老百姓富起来。这一体现实事求是精神的评论报道引发网民的热烈讨论。


再如,去年记者在赣南采访时发现,农夫山泉、盒马鲜生、京东等头部企业来包果园、建工厂,就此独家推出融媒体评论《老板来“抢”脐橙果园,老表真的乐意?》,指出头部企业把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品牌化的营销带到了果园,也带来了标准和利益。稿件发出后给受众耳目一新之感。


——更有利于抓到新闻“活鱼”,让内容耳目一新。好的新闻故事的发掘需深入现场找细节、捞干货、抓“活鱼”,通过严谨的调研摒除谬误,捕捉新闻细节和情感,挖到“独家”新闻,才更容易写出“独到”评论。


比如,2023年是丰城电厂“11·24”事故7周年。这一事故造成73人死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力行业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7年后,这一事件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偶然的一个机会,记者了解到,丰城电厂三期不仅没有烂尾,而且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重建。记者就此深入事故发生地看变化,独家采访参与事故整改、项目重建各方,独家推出现场评论《“烂摊子”的七年逆袭》,从新视角反思丰电三期复建投产的警示意义,在半月谈微信公号上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风益是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一度担任南昌大学副校长。两年前在一次采访中,江风益向记者袒露心声,自己已经向组织打报告,请辞副校长,以便专心科研。今年记者再度采访他时了解到,不仅江风益没有担任行政职务,他所在的实验室30多名科学家也纷纷放弃行政职务,无一人有行政级别。院士团队对行政级别“无欲无求”,而在科研上却是不懈追求,坚持做别人做不好、做不了的“大课题”。这种“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殊为难得,记者就此采写评论《这里,30多名院士、博士都放弃了行政级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多个微信公号转发稿件,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一位地方媒体同仁告诉我们:“大家采访江风益很多次,都是例行公事,看看有无科技突破,很难想到这个角度,这个立意很新鲜。”


——更有利于回归群众话语,让报道产生共情共鸣。评论接地气,才会有人气。评论报道的使命是要感染受众、引导舆论,持平常心、讲家常话,用群众一看就懂的语言去论事说理,才能不断用我们的“所见所闻”去激发受众的“共情共鸣”。我们在做融媒体评论报道中,注重充分吸收群众语言、民间说法,有时更是直接由群众出镜、让群众讲述,这有助于让报道回归群众生活、进入群众语境。


在做一篇破解执行难的融媒体评论报道中,我们充分体会到群众话语的精彩生动。比如,有企业在讲到执行难时,说了一句“赢了官司、输了钱”,准确形象地把企业之前打官司的遭遇说了出来;在讲拿老赖没办法时,一句“虱子多了不怕痒”很传神地表达出遇上老赖很无奈的现实困境。不少受众在留言区表示“很真实”。


03

三、循规律,可视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民达到10.9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9.9%,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格局下,网民阅读习惯和偏好不断发生改变,几秒就刷过一条信息,受众注意力更加稀缺。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读者眼球,已成为主流媒体全面挺进主战场、占领主阵地的迫切课题。


新媒体快速发展,评论形式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有文字评论,也要积极适应新媒体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传播特点,创新评论报道的语态、形态和样态,用网民听得懂、愿意听、能共鸣的方式,去抵达更广泛的受众。


——打造融媒体评论IP,提升评论品牌辨识度。媒体融合时代,评论报道要守正创新,通过精细化策划、创意化包装、品牌化运营等方式,让评论产品进一步活起来,通过形成品牌栏目增加读者黏性。新华社江西分社融媒体评论栏目《赣事新说》从2022年开播以来,牢牢站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定位,以表达见长、以思想取胜。如片头,已经历了两次改版,最新版的片头显得更加灵动鲜活、更加突出江西典型元素,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这也正如栏目风格,通过新华视角述评江西大地上的新闻故事,鲜明亮出新华观点、国社声音。


——运用镜头式的语言,增强评论产品的感染力。评论不只是文字,镜头语言也是表达观点的载体。融媒体的评论报道并非“文字+图片+视频”的简单组合,而应该根据主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我们感到,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要带有镜头感、现场味,让人们在看评论过程中受影响、有启发。


比如,记者在做余江法院破解“执行难”的融媒体评论报道时,无论是片头带有强烈戏剧色彩的老赖前后转变,还是片中采访对象出镜讲述的生动话语,都让受众对“执行难”这一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对司法机关破解“执行难”的努力也有了充分了解,最终让受众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司法公正的进一步彰显。在《一堂课排队3个月,“王锦老师”为何这么火?》报道中,记者通过和科普达人合作,以幽默诙谐的镜头语言展示自然科普的魅力,在娓娓道来中传递思想和观点,稿件在半月谈微信公号发出后达到10万+。


——培养更多分社网红,加速记者全媒转型。在网络时代,一些个体凭借其广泛的粉丝基础、独特的观点表达和活跃的社交媒体活动,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节点和舆论引导的关键力量。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评论员应提升全媒体素养,提升出镜能力,将文字评论“视频化”,提升评论产品传播效果。新华社江西分社积极动员记者全员参与融媒体评论报道工作,鼓励文字记者出镜主持、视频摄影记者撰写脚本,团队作战,在一次次实践磨合中不断提升记者全媒评论能力。(作者沈锡权系新华社江西分社社长,余贤红系新华社江西分社副总编辑,闵尊涛系新华社江西分社记者)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9期

原标题:《让评论员走进新闻现场——<赣事新说>的实践与思考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安雨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