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笑死”,杭州五年级小学生一篇作文,让语文老师沉默了

全文1799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杭州五年级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网络热梗,如“哈哈哈哈哈,笑死”“我真的会谢”,引发老师和家长关注。

02一些老师认为适度使用网络热梗无伤大雅,但过度滥用会影响学生的语言习惯和文字能力。

03家长对此表示担忧,担心孩子被认为不合群,同时又无法避免接触网络用语。

04专家建议家长理性引导孩子,辩证看待网络热梗,避免在校园同伴交往中使用。

05学生们表示,网络热梗已成为一种学生间的社交手段,部分人认为这代表了新时代的语言现象。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栓Q”“我真的谢了”“芭比Q”……什么时候,这些网络热梗开始充斥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了?

最近,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扰。有的老师甚至在学生的作文中发现“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真的会谢”“躺平”“摆烂”这样的表述。

图片

一位小学老师说:“学生课间聊天说说这些梗也就算了,但如果写作文也组织不出语言,只能用网络梗一笔带过,那老师和家长必须要重视起来这个问题。

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网友表示,家里的孩子都被网络用语“硬控”了。

图片

图片

即使家里不让看手机,孩子照样能学会

不让孩子说,又担心会被认为不合群

实在是令家长们感到很为难。

图片

图片

家长过段时间就能从孩子那里学到新词:

图片

学生用“哈哈哈哈,笑死”

在作文中表达开心

在采访中,很多老师认为,平时用一些中性、搞笑的网络词来表达心情或和同学沟通也无伤大雅,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很多老师都不会严厉禁止。但如果大家过度滥用这些词,甚至在书面表示时也组织不出好的语言,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的语言习惯、文字能力。

丁兰二小的语文老师吴青,曾经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遇到让她啼笑皆非的事情。一名五年级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开心时,使用的竟然是:“哈哈哈哈哈哈,笑死”。其实这种说法在成年人的聊天当中十分常见,但当它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就没有那么“好笑”了。

当时,吴老师就把这名学生叫来一对一沟通,告诉她口语和书面用语的不同。吴老师说:“这个学生平时就很爱笑,性格开朗,但这种日常的口语习惯,并不能直接拿到作文当中来用。用这样搞笑的语言来表达激动的心情,不仅很突兀,还会破坏作文中创设的情景氛围。

接下来,吴老师给这位同学提供了可以用来表达开心、激动的词句,比如:欣喜若狂、愉悦、欢畅、我的内心激动不已、高兴到了极点等等。在沟通之后,这名学生的作文也没有再出现过这种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

吴老师说:“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网上流行什么,他们就会学什么,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有段时间流行过一种外卖的口号‘钵钵鸡’,但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没有人使用了。在观察中我还发现,当学生的阅读量大、且接触网络的机会少,相对更不容易受到网络热梗的影响。”

最热门的是

“老6”“YYDS”“我真的会谢”

“你个老6”“你才是老6”,杭州市笕桥花园小学的黄思佳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六年级学生不止一次地在课间,甚至课堂上用这样的网络热梗互怼,其中男生居多。有时候是对同学发表言论的看法表示不屑,有时候就是冷不丁地冒出来这么一句话,就像口头禅一样。

“有的同学当玩笑听过就算了,有的同学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就会和对方产生口角。”黄老师说,这样的情况,曾经还影响过课堂的秩序。

前段时间,黄老师专门在学校开了一场家长工作坊活动,和家长讨论了网络热梗的话题。

图片

大家总结了一些孩子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网络热梗,有YYDS、我真的会谢、EMO、你这个老6、躺平、栓Q、干饭人、凡尔赛、啊对对、奥利给……

其中有“奥利给”“干饭人”“躺平”这样比较中性的词;有像“老6”“夺笋”这样略带贬义的;还有像“EMO”“我真的会谢”之类的能够表达情绪的用词。

“很多家长不清楚,到底该不该一棒子打死这样的用语。其实,我们要从这个年纪学生的社交特点出发,尤其是很多中高段的孩子,会觉得‘大家都在说,所以我也要用这样的语言吸引大家的注意’‘我会的梗越多,和大家的共同语言就越多,伙伴也就更多’,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这样的心理。”黄老师说,“但是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还是要理性引导孩子,辩证看待网络热梗,是否适合在学校同伴交往中使用大多数情况,还是要尽量避免网络用语的使用。

对网络暗号

成了一种学生间的社交手段

一些网络热梗中,还发展出了“暗号”,例如当一位同学喊出“家人们”,其他同学就会接“谁懂啊”;一位同学说“完了”,就有同学接“芭比q了”,还有一些像是加密了的文字:“Come on的喂——ABC”“鸡汤来咯”。

崇文世纪城学校大队辅导员孙启隆说:“有时课间会听到学生说这样的暗号,一时之间还反应不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都要去百度一下才知道。”

四(3)班的陆尚易同学说:“有时候我和同学们对话前都要对一下‘暗号’,看看是不是同道中人。这些网络用语有的是从电视手机视频上学来的,在同学之间流行开来。通常是同学说上句我接下一句,或者再重复一遍口号,然后再跟同学击掌或者碰拳。”

杨茜雯同学则觉得,有些网络梗很无聊,她说:“比如我经常听到有人说:你这个老6,我就不会接。妈妈说玩梗可以,但是不能经常玩。如果有人对我说烂梗,我会不理他,如果他继续说,我会告诉老师。不过我自己偶尔也会说‘我太难了’这个梗,是从小视频上面听到的。”

孙启隆老师说:“在交流中,很多同学都表示自己知道不能‘玩烂梗’,也不能拿这些梗侮辱别人。我个人认为,学生使用这些网络热梗,是积极接受新时代语言现象的一种表现,本质上也是语言发展的过程。梗雅,则是活用典故;梗俗,则是恶意无趣。但是受互联网传播的影响,大部分简单的低俗烂梗传播极快。我们不能拒绝‘梗’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是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甄别力,不能以玩乐为导向,以传播烂梗为趣。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张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