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刚步入正轨,C929又开始了。
前几天的第二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大会上,中国商飞董事长透露,C929宽体客机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和供应商的选择工作。
而这里的C929,大概就是之前计划和俄罗斯共同研发的CR929宽体客机。
现在看来,CR929里的那个R(Russia),也就是俄罗斯确实退出了,只剩下我们自己的C(China),以后只有C929。
C929中国首款宽体大客机,与C919有何区别?为什么俄罗斯会选择退出?中国自己干到底能不能行?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C929,开始了
据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透露,目前国产大型客机C919已累计交付11架飞机,运营了1.3万小时,载客70万人次。
历经多年,国产大飞机C919终于起飞,安全可靠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不过,除了C919之外,我们新一代宽体客机,也就是C929的研发同样开始了,现在正处于初步设计和供应商的选择阶段。
相较于单通道、窄体的中短程客机C919,双通道、宽体的远程客机C929无论是在机身宽度还是长度上,都比C919大出不止一个身位。
同时,C919设计为大约168个座位,适合3000-4000公里的航程,而C929的性能定位是客舱为250-350个座席,航程达到了12000公里,具备洲际飞行性能。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对C929并不陌生,原因是早在2011年,我们就已经正式提出了“C929”这个具体型号,起初这是一个国内的研发项目。
紧接着,次年俄罗斯提出申请要与中国联合参与研发,而且不仅仅是作为供应商,还要充当“合伙人”的角色。
但一直到了2017年,中俄合作研发远程宽体客机的项目才正式落地,同时这款原本被命名为“C929”的大飞机,也被更名为了CR919,其中R指的就是俄罗斯。
按理说,苏联曾研制过多款大飞机,相关经验丰富,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中俄合作下应该所向披靡,CR929的研发速度被大大加快才对。
可为什么俄罗斯要选择出走,突然退出CR929项目呢?
俄罗斯出走,原因为何?
首先,因为双方对于大型宽体客机的需求存在根本性不同,导致出现了一定的技术分歧。
由于地理和区位特点,俄罗斯国土东西比较狭长,南北则比较短,同时中部和西伯利亚地区还有大量建设在冻土层上的飞行区。
这就使俄罗斯对飞机的大航程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而我们的国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过度追求航程方面的性能的话,就可能影响飞机的经济性,进而影响到飞机的盈利能力。
毕竟我们造大飞机,归根结底还是要投入商业用途,包括未来要想推向国际市场,那么就得与国际主流技术水平接轨。
而这种对飞机性能定义上的差异,显然是很难调和的。
其次,中国技术进展飞快,俄罗斯的存在感大大降低。
当初我们和俄罗斯签订联合研发协议的时候,主要是看上了俄罗斯在气动设计、复合材料等方面的优势,对于大飞机的研发,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然而,随着合作深入,现实与想象中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中国在复合材料大型结构上的研发进步巨大,当商飞自己搞定了CR929的机身设计时,俄罗斯那边说好的PD-14发动机却没了下文。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C929机身尺寸,与CR929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而合作是相互的,既然俄罗斯在CR929项目中没有那么强的存在感,那自然也没有必要再跟着掺和,把自身定位改成技术分包商就已经足够了。
中国单干,能行吗?
俄罗斯退出,难免有人担心,觉得单靠中国,研发C929可能会有些吃力,而且研发周期也会延长。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了。
我们做事的风格是什么?
是“有的放矢”,说白了就是在没有一定的把握前,往往是不会进行“官宣”的。
现在商飞宣布C929开始了初步设计工作,实际上早已经过多年布局,哪怕是中国自己干,大概率也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我们现在不仅能出口ARJ21支线客机,而且还独立设计制造了C919这样的大飞机,并顺利投入商业运营,技术上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
独立去研发C929,是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的。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退出以后,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和需求去研发C929,这反而可能是一个好消息。
当然了,相较于已经比较成熟的波音787、空客A350竞品,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时间,毕竟中间与俄罗斯联合研制,兜兜转转6年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唯有加快研发进度才是正理。
写在最后:
俄罗斯退出CR929宽体客机的研发,看似突然实则必然,背后一定是综合考量之后的结果。
现在CR929变成了C929,不用俄罗斯,中国首款宽体大客机自己单干也没问题,期待C929早日首飞。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