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漫读 | 落花时节又逢君

▲点击收听音频

图片

君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从口、从尹,尹代表掌握权力者,口代表发号施令,“君者,尊也”,本指一国之国君。随着汉语的发展演变,君逐渐成为一种敬称,犹如我们今天所说的您。父母、兄弟、夫妇、友人之间,皆可以君相称。古代诗人常用君字表爱情、写友情、叙幽情、述乡情。

君字表爱情。宋代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是一首灵秀隽永的爱情诗。开头两句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刻画了一位翘首相思的深情女子,此处的君便是情郎;“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紧承前两句,思而不得,离恨满怀,既有率真热烈的民歌风味,也有含蕴深婉的词家笔墨;“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则更进一步,江水永流,犹如相思永隔;末尾两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女子所求无他,只要有一颗心与她的心永久相印。

汉乐府民歌《上邪》更是语出惊人,“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开头一句“上邪”先声夺人,天地可见一片赤诚之心,接着女主人公说出了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她连用五件现实中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生死不渝,这是对她心中的“君”有至深之爱才能如此起誓,这种纯粹与炽热让人向往,被后人誉为“短章中的神品”。

君字写友情。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是一首写给友人的劝酒诗。当时,李白和友人岑勋在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隐居处做客。三人是可以诗酒唱和、谈天说地的朋友。此处的君,是知己,是挚友。李白天赋才华,酒入豪肠化作诗魂,信手拈来皆佳句。三人饮酒放歌、恣意畅快,读之不禁为其所感染。

君这一个字,既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文尔雅,又洋溢着中国风范的浩然正气,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渭城客舍,朝雨细细,垂柳青青,两位朋友举起了送别的酒杯,虽然知道此行是西北边疆路途遥远,但王维并不悲观,他说的不多,而蕴含的深情朋友都能感知。高适的送别又另有风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久别重逢,随即再天各一方,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惟有勉励能给人力量,雄壮激越,颇具盛唐气象。

君字叙幽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词人李煜的《虞美人》,是其代表作,也是绝命词。此处的君,是自喻。李煜作为南唐国君却终日沉迷于诗词书画与儿女情长,其词绮丽柔媚,亡国之后,词风忽转,格调变得哀婉凄凉又沉郁广阔。《虞美人》这首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余味悠长。落笔处,亡国之痛痛彻心扉,思乡之愁愁入柔肠,恰如春江流无穷,颇有语尽意不绝之感。

如果说李煜的问君沉痛不已,那王维的愿君便返璞归真,但同样幽情悠长:“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该说的都说了。红豆别称相思子,传说一位女子在树下守望丈夫,泪落染树所结出的红子。此诗在唐代就广为流传,玄宗时宫廷乐工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经常演唱此曲,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则又为此诗增添了一分忆往昔之幽情。

君字述乡情。《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写给妻子或友人的一首诗。当时,诗人身居异乡巴蜀,妻子或友人远在长安,对他十分挂念,写信询问归期。诗人为此写了一封复信,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通过简明的问答,妻子或友人盼归,夜雨缠绵,秋池涨满,羁旅之愁油然而生,急归之状跃然纸上;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则化实为虚,以奇绝之笔,想象自己回家之后,与妻子或友人闲坐西窗,剪烛谈心。全诗构思新巧,语短情长,令人动容落泪。

让人还有落泪之思的,还有张祜的一次诉说,“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三千里是空间,二十年是时间,短短十个字,即写出了一个人一生的离愁,这种乡情一经触发便如山洪奔泻,此时对君千言万语的悲怨,都化作泪水不言而喻。思乡的情绪难以排遣,惟有从君处获得安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只这么轻轻一问,便表达了所有思乡之意,君自故乡来,那就是至近的乡亲啊,故乡的梅花开了吗?

“君”在古诗词中可谓高频词。唤君一声,真情涌出,留给读者品不尽的浓浓余味。

(作者 鲁浩 主播 汤般若 制作 王宜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