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重症监护病房:严密监护精准治疗 助力危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在交大一附院麻醉手术部AICU(麻醉重症监护病房)内,多日以来的张阿姨(化名)终于露出会心的笑容,病情转危为安。


近日,张阿姨在医院中心手术室完成了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腹腔淋巴结清扫术。由于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中出血较多,加之其术前存在高血压、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等合并症,术后24小时急性期容易发生术区及创面出血、患者苏醒延迟、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等风险,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经外科主管医师与临床麻醉医师沟通,决定术后将张阿姨转入AICU进行后续监护和治疗,这也是医院AICU收治的第1000例危重症患者。

图片

张阿姨转入AICU后,医务人员对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方案。



通过实时动态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精准评估患者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和前负荷反应性,进行目标导向液体容量管理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预防术后心、肺、脑、肾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精确评估患者麻醉深度和意识状态,指导镇静用药,控制镇静深度;

通过床旁血气分析,及时了解呼吸功能、酸碱平衡状态和电解质情况;

通过实时床旁超声技术,进一步评估危重症患者术后心肺功能; 

通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调整呼吸机的呼吸支持模式,提高人机协调性,缓慢逐步拔除气管插管,避免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更加安全舒适;

通过超声引导性星状神经节阻滞,减轻患者围拔管期的躁动和不适;

通过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及多模式镇痛,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加速术后康复;

通过保肝、抑酸、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凝血功能和电解质紊乱,以及术后雾化、促排痰、口腔护理等综合措施,完成术后急性期的相关治疗。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术后约3小时张阿姨就恢复意识,完全清醒,意识良好,肌力恢复,自主呼吸恢复,严密观察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次日早上8点,科室朱耀民副主任查房,评估病情稳定,无明显疼痛,符合返回普通病房标准。张阿姨在转出AICU时笑着对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深情的说:“我恢复的很好,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治疗和护理,辛苦了!”。

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承担着西北地区医疗中心的重任,危重症手术患者逐年增多,扩充重症救治资源迫在眉睫。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和矛盾,充分发挥麻醉专业在急危重症领域的重要作用,更好适应新时期医学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加快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部在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筹建麻醉后监护与治疗病房(An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 AICU),并于2023年1月正式运营。AICU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患者术后管理,特别是危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循环治疗和疼痛多模式管理,既保证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和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外科入院患者的床位周转率,提高人民群众麻醉医疗服务水平。截止今年10月15日,已成功收治1050例危重症病患,24小时转出率100%,3小时内脱机拔管率为92.5%,获得患者家属、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的认可和好评。


建章立制促发展,严格质控保安全



AICU的建立是新时代对麻醉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新需求,是麻醉学科迈向围术期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尽管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大型医院建立了AICU,但其管理模式、质量控制等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自AICU成立以来,科室朱耀民副主任多次强调规范化管理与严格质量控制对于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在朱耀民副主任的指导下,AICU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与质量控制体系,严格危重症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及治疗护理规范。通过定期的理论学习、床旁查房、培训考核、病历审查以及持续的质量改进,努力提升AICU团队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温馨的诊疗环境。此外,在管理流程和模式上,通过研发AICU患者预约和随访小程序、建立特殊患者诊疗档案、制作AICU患者转出交接记录单和提示卡等方式,使AICU患者收治和转出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优化,更加规范、专业、智能、和暖心。

图片



严密监护防风险,精准治疗促康复



AICU由麻醉医护团队实施精准监护和治疗,通过严密精准的生命体征监测与支持、床旁超声评估与治疗、多模式个体化镇静及镇痛管理等手段,对于术前合并多种疾病,以及术中大出血、严重过敏,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更加细致的麻醉后恢复和治疗,促进危重症患者早期气管导管拔除和快速康复。特别是麻醉医生在维持术后循环呼吸稳定、气管导管拔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疼痛管理、重症监护与治疗、急救复苏上的专业优势,不仅在手术过程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还可无缝延续至麻醉苏醒期及术后的重症监护与治疗阶段,从而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图片



学科优势显特色,合力攻坚危重症



转入AICU的危重症患者主要由于:术前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肝硬化、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等);高龄;手术外科特殊情况(术中失血多、手术时间长、二氧化碳蓄积等);其他,如困难气道、严重过敏反应、脑梗脑出血后遗症等。在AICU医护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多位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律失常、肺水肿、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得到成功救治。正因如此,AICU的建立和医疗过程,使得麻醉医生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全面的生理评估、术中精细的麻醉管理,还需要在术后关注患者转归及处理可能的并发症。这一医疗模式的改变使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向台前,并向围术期医生转变。

图片

图片
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AICU负责人邓斌教授、张露副护士长带领医护团队秉承“重视围术期、促进早康复、攻坚危重症、服务多学科”的理念,对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收治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与优化,同时根据收治手术类型、病种及术种等特点,梳理制定AICU特色诊疗及护理方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AICU收治患者主要分布在肝胆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老年外科、泌尿外科、妇科、骨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科等16个科室,这也与PACU延迟转出的科室分布情况相对应。对应的手术类型主要为体外循环下微创房、室间隔缺损及瓣膜成形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门部胆管成形术、(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结肠癌及胃癌根治术、机器人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及输尿管全段切除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经食管肿瘤三切口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双附件切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颈椎肿瘤切除术、减重手术等45种术式。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特点,AICU医护团队制定了“专科”、“专病”、“常规与特殊术式”的监护和治疗流程,通过精准评估、严密监护、科学治疗,为每一位危重症患者定制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特殊病患,还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膈肌保护性通气策略、肺超声探查、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目标导向液体容量治疗、机体功能性恢复指导等多种方法和技术,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危重症患者在AICU内的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的严密监护和精准救治下,完成术后急性期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脱机拔管困难等相关治疗,顺利拔管安全返回普通病房,充分体现了麻醉医师围术期管理危重症患者的优势,使手术麻醉风险防范无缝对接到麻醉苏醒和重症监护状态,降低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降低四级手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降低围术期的风险,加快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降低了治疗费用,加快外科入院患者的床位周转率,充分保障了患者围术期安全。

图片



学科协作强水平,教研加持促提升



术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麻醉医生与护理团队的精诚协作。通过精准的治疗方案、精细的护理服务、科学的康复指导以及医护的密切配合,有效促进危重症患者的术后恢复和转归。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与临床麻醉医师、患者术前所在科室的主管医师及相关辅助科室联系沟通,详细了解患者术前特殊情况、术中麻醉及手术情况、术后专科注意事项等。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与临床主管医师联系,并请专科会诊,共同商讨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及时精准有效的治疗,进一步提升AICU医护救治能力和水平。

针对危重症患者术后可能存在发生心跳骤停、拔管后二次插管等风险,需要紧急心肺脑复苏救护和娴熟的气管插管能力,AICU医护团队在李青住院总医师和于雷副护士长组织下开展多次医学模拟训练,通过心肺脑复苏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以及气管插管的培训考核,不仅提升了大家的急救复苏的能力水平,还提升了教学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水平。

图片
此外,AICU医护团队针对不同临床问题,集思广益,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如针对危重症患者术后易发生心、肺、脑功能障碍或并发症的特点,在朱耀民副主任和邓斌教授指导下开展了多项围术期器官保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针对患者术后疼痛,开展了“区域神经阻滞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中西协同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有效较低术后疼痛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针对术后拔管咽喉不适,开展了“乌梅混合喷雾缓解全麻患者术后口干及咽喉痛的临床研究”,有效缓解患者术后拔管咽喉疼痛、口渴等不适症状,显著提高术后恢复的舒适度;针对危重症患者术后口腔护理问题,开展了“集束化口腔护理改善AICU患者口咽部不适的临床研究”,有效减少术后牙菌斑的产生,改善口腔卫生。上述逐步开展的临床研究不仅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治疗和恢复,还进一步提升了医护人员的科研兴趣和在业内的“知名度”。朱耀民主任主持的《中国肾脏移植麻醉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4年6月第45卷第6期)发表,并多次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中进行经验介绍;邓斌教授、王韶双、孙博睿、阳婷婷老师先后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国内外学术会议中就“AICU建设管理”、“围术期器官保护研究”等进行交流。AICU团队医护人员获得多项省市以上课题资助,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多篇SCI论文。

图片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儿科教授、医疗质量保证和患者安全高级顾问

David Jaimovich教授参观AICU

结语

朱耀民副主任介绍到:AICU的建立打破了“只有在手术台前才能看到麻醉医生”的固有观念。麻醉医生能在术后完善镇痛并关注手术对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影响。麻醉医生所擅长的疼痛管理、气道管理、循环管理、内稳态调控及急救复苏等,也能惠及AICU的危重症患者。AICU有效减少了术后各种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渡过术后急性期,加速患者快速康复,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患者围术期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也是医院积极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重要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及良好的社会效益。未来,AICU医护团队将继续在提高麻醉后早期并发症的诊治能力、加强质控、开展多学科协作、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指南等方面继续努力。

图片

麻醉手术部全体医护人员始终把患者围术期安全、舒适放在首位,以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术后转归为己任,不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努力打造安全、舒适、高效的麻醉手术平台,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科不懈努力奋斗。

来源:麻醉手术部
编 辑:王美英
责任编辑:刘炳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