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流传甚广。据姚永朴《旧闻随笔》所记,远在京城的张英收到一封家信,称祖宅旁的空地被邻居吴氏越界占用。家人驰书意在请其干预,张英赋诗回复: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知其意,遂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三尺。于是,两家为过路者留下一条便于通行的巷道,“六尺巷”因而得名。
张英的打油诗简明易懂,寓意深长。前两句讲实,言明退让;后两句论虚,高谈古今。退后一步,眼前开阔,宽容自在;站高一步,目及长远,襟怀博大。心胸大了,有些所谓的大事就变小了,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无独有偶,在古徽州黟县,也流传着“作退一步想”的故事。西递的“大夫第”,是清代开封知府胡文照的祖居所在,因其官至四品而得名。胡文照后来辞官归隐,修缮老房子时,为了方便乡邻们人来车往,主动将正屋墙角削去三分、裁直为圆,临街阁楼也退后一步,并在门额上亲笔题写五个篆体字“作退一步想”。这种舍小利、顾大局的做法被村民纷纷效仿,随后的建房者主动后退一些,与胡文照的临街阁楼齐平,形成了徽州版的“六尺巷”。
与“六尺巷”的内涵相类似,“作退一步想”,浓缩了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和通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古徽州“谦让和合、豁达通融”的文化精髓,以及前人注重自律、慎纷息争的人生智慧。
实际上,多地有着类似桐城“六尺巷”的传说。比如合肥的“龚万巷”、山东聊城的“仁义胡同”、河南安阳的“仁义巷”等,都是当事人因相邻土地使用产生了纠纷,后来双方相互退让和解,体现了“礼让”与“和睦”的主题。
《合肥龚氏宗谱》
合肥“龚万巷”
在安徽名人馆,设有“名人掌故”系列展览。其中,《“合肥龚”与稻香楼》对江左大家龚鼎孳及其家族予以专题介绍。
明末清初之际,合肥人龚鼎孳位高名重,有“龚合肥”之称。明崇祯七年(1634),年方二十的龚鼎孳考中进士,初任蕲水县(今湖北浠水)知县,后擢升兵科给事中。清康熙年间,历转刑部、兵部、礼部三部任尚书。他诗、词、文俱佳,名列“江左三大家”,是享誉朝野的文坛领袖。
庐州古城,有多处历史遗迹与龚氏家族相关。在《合肥民间文学集萃》中,辑录有《“龚湾巷”的由来》和《神童龚大司马》等传说故事。《合肥地名谭》中,《龚万巷(龚湾巷)》《稻香楼》《逍遥津》等篇目均涉及“大司马”龚鼎孳及其家族。
龚湾巷现为龚湾路,原名龚万巷,一度改名为永红路。合肥市永红路小学老校区即为龚家祠堂旧址。据称,龚家祠堂的南面曾经有一口大水塘,因属于龚家私产,人称“龚大塘”。塘中有座小岛,周边绿树成荫,塘中之水由一条向东延伸的水渠接引,经过迴龙桥与九曲河连通。
相传,当初的“龚万巷”两边,住着龚姓和万姓两个大户人家。由于建房时互不相让,双方打起了官司。龚家捎信,希求龚大司马干预。京城回信,上书小诗一首:“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龚家人见书明理,遂拆除山墙,退让三尺。万家人为之感动,也退后三尺。于是,人们把此巷称为“六尺巷”,又称作“龚万巷”“龚湾巷”。
“龚万巷”故事在合肥流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龚鼎孳在家乡的美誉。
“合肥龚”与稻香楼(摄于安徽名人馆)
家风重“谦谨”
由于年代久远,“龚万巷”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现已难以考证。但是,从相关史料中,可知此类故事并非空穴来风。
在《重修庐州府儒学碑记》开头部分,龚鼎孳写道:“庐襟带淮、淝,人文秀杰,实发祥于学宫。考郡学之址,为宋包孝肃公读书处,庭郁龙鳞之松,阶产怀香之草。诗书芳泽,佩于子衿;经史纵横,列于琅庑。”这篇碑记热情洋溢,对毁于战火的庐州学宫得以重建大加赞赏,体现出龚鼎孳对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关心,也流露出龚鼎孳对包拯(谥孝肃)的敬重之情。
“庐州府学”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会昌年间(841-846)。屡遭战火,几经兴替。宋代一度改为景贤书院,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改为学宫(又称文庙)。其遗址位于合肥市安庆路城隍庙西边。作为一处古代的官办教育机构,这里曾培养出包拯、余阙、李鸿章等一批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才。
这座学宫的泮池桥西,早先建有乡贤祠。据《(嘉庆)合肥县志》载,康熙年间,龚家三代“禄劝州知州赠兵部尚书龚承先”“赠兵部尚书龚孚肃”“礼部尚书龚鼎孳”均被列入祠内供奉。
龚鼎孳祖父名承先,字玄鉴,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天启元年(1621),任浙江分水县知县,随后兼管桐庐县,莅任六载。有惠政,祀名宦祠。后擢升云南禄劝州知州,未赴任即告归。康熙年间《分水县志》记载,龚承先“爱民礼士,敬老恤孤,修学造桥筑堰,百废俱兴,革禁一切陋规,不徇情面,素以包孝肃为仪型,绰有遗风焉。”称龚承先一向以包拯为楷模,在其身上体现出“包青天”遗留的风范。
龚鼎孳自幼随祖父攻读,龚承先的为人处世,对他不无影响。任知县期间,龚鼎孳政绩突出,深得民心,“蕲人父母称之,神明奉之,请祀于名宦且专祠设像,迄今俎豆勿衰焉”(龚永孚《浠川政谱》序言)。俎和豆,盛食物的礼器,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蕲水民众为其设立生祠,且多年之后仍然供奉祭拜。
包拯认为:“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乞不用赃吏疏》)龚鼎孳则言称:“救吾民则圣贤,虐吾民则寇盗。”(《王铁山司马奏议小序》)此类主张,如出一辙,体现出传统士大夫的爱民情怀。
龚鼎孳育有二子。长子士稹,字伯通,号千谷,中副榜,官至湖广按察司佥事,所至以廉能闻名,其词作收入《秋水轩倡和词》。次子士稚,字仲圭,号骈斋,拔贡生,先后任宿松、怀宁县教谕,著有词集《芳草词》。父子三人均有词作入选《全清词·顺康卷》,可谓诗书传家。
龚鼎孳的长子龚士稹曾跟随爷爷奶奶生活。龚鼎孳在家书中要求儿子尽心照顾老人,务必好学上进。语重心长,关怀备至。以下是他写给儿子士稹的两封信:
千磨百折,有此残生,今亦有相见之期矣。一年之中,不得家中一信。老爹、奶奶不免受许多忧苦,女(汝)可尽心奉侍。常如我在左右。(《示长子士稹》之一)
汝既入学,又已完婚,从此渐有成人之事矣。读书作人,务求上进,应事接物,一味谦谨。僮仆辈尤宜约束,不可纵令生事也。(《示长子士稹》之四)
龚鼎孳在世之时,已是曾祖父。在给长孙龚志夔的信中,他写道:
闻汝生子之信,喜吾已得见曾孙,真是阖门之庆。祖宗祖泽,更宜加倍保持。勤谨谦和,读书做人,是汝今日要紧事也。曾孙命名曾懿,以下皆用心字派:曾慤、曾忠、曾恕、曾慈、曾慧等。
值得一提的是,“读书作人,务求上进,应事接物,一味谦谨”——这是龚鼎孳对儿孙的期望,也是他所倡导的家风。
康熙元年(1662)前后,龚鼎孳在给两位弟弟的信中写道:
所望两贤弟及儿辈,万分谨饬,寸步提防,检点语言,慎重举动,劝诫亲族,约束僮奴。宁省事,勿生事;宁报德,勿报怨;宁让人,勿欺人;宁积福,勿积利。恭敬官长,早完税粮。勿负朝廷之厚恩,勿虚祖宗之培养。(《与孝绪孝积两弟》其三)
显而易见,龚鼎孳家书中所推崇的重德谨厚与谦和礼让的品行,与“龚万巷”所体现的仁义之德、和谐之举如出一辙,也从某种视角佐证了龚鼎孳以诗代信的传说。 李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