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之辉——铜魂永续,守正出新耀古今” 今日播出!

图片

在时光的长河中

青铜铸造技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光芒

工匠们以炽热的火焰为笔

以铜液为墨

无数次的锤炼、熔化

那橙红的铜水

仿佛是大地的血脉

涌动着无尽的力量

今日推出

《以铜之名——三千年诗意传承》

第五集

铜之辉

——铜魂永续,守正出新耀古今



今年9月23日,第十四届铜陵青铜文化节隆重启幕。期间,铜陵市博物馆举办了铜陵现代铜艺术品展。在这里,每一件展品都以创新的视角重新诠释了铜金属的内涵,尤为引人注目的铜艺术品《根基》,曾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艺术铸品金奖,它将“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的古老诗句赋予了新的生命。


图片

铜艺术品《根基》


《根基》

无欲的生命是静谧的

静谧的姿态是美的

深藏于地下沉默的根系

不为尘世的任何诱惑而蛊动

只追求自身的简单

和生命价值的丰富

根的情感是深沉的

 也是庄严的

为了孕育

 一生一世地倾心付出

 把渴望化成根脉紧握在一起


《根基》是中国青铜铸造“焚失法”技艺传承人赵敏的代表作品,寓意在面对盘根错节难办但又值得做的大事面前,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不怕困难勇于尝试。


根的深沉、叶的摇曳、花的绽放,这件以植物为模型,被命名为“写真铜艺”的铜工艺品,是工艺美术大家族的新品种,它们的铸造方法就是“焚失法”。


图片

中国青铜铸造“焚失法”技艺传承人 赵敏


赵敏:

“焚失法”具有可以完好、逼真地还原焚烧物表面肌理等特点,这是其他铸造方法所不具备的。追溯古老的工艺使之焕发新的艺术魅力,还要为现代人所接受,从任何角度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图片


焚失法究竟是指怎样的技艺呢?其实说来也不难理解。以青铜器的绳耳为例,古人在铸造的时候,会将一段麻绳裹上耐火泥去烧,在高温下麻绳变成了灰烬,去除灰烬后耐火泥中间形成了空腔,再把铜水灌入空腔,打掉泥巴之后就得到了一件麻绳状的器件,焊接在青铜器的耳部,这就是焚失法。这种铸铜技术与铜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在其主编的《从铜官到铜陵:铜陵与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皖南地区在商代即已出现此种工艺(焚失法),东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反映了皖南尤其是铜陵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超。”书中还进一步指出:铜陵出土的蟠虺纹甗等3件铜甗的绞股绳索状双耳,这些无法用陶范法铸成,却又无范线的纹饰和附件,其制作技术正是焚失法铸造技艺。


图片


“焚失法”是三千多年前商代中晚期出现的铸造青铜器的一种特殊技艺,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春秋之后这种技艺中断了两千五百多年。近年来,在国内青铜器研究专家、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谭德睿的指导下,对铜工艺研究近乎痴迷的赵敏经过10多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复原了这项铸造技术,并在铜陵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铸造技艺“写真铜艺”再现。“写真铜艺”在我国铜工艺历史及艺术铸造类别上,都是首次被提出,是以一种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对古代焚失法铸造技艺的应用和突破。“写真铜艺”关键是写真,形态准确、逼真,纹理细腻、清晰,精巧的构思使之产生别样的艺术韵味,形成一种原汁原味但又非同一般的铜制艺术品新的表现形式。


在“焚失法”之后,古人又找到了一种新的铸铜材料——蜂蜡。由于蜂蜡具有可反复复制和使用的特点,不像“焚失法”只能使用一次,于是便逐渐替代了“焚失法”。中国青铜铸造技术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失蜡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一次巨大飞跃。


考古发掘和大量出土的青铜器证明,古代铜陵地区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铜采冶铸技术,春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焚失法铸件,就是出土于铜陵的青铜绳耳甗。


图片

青铜绳耳甗



铜陵市博物馆副馆长 姚琤:

当时铜陵地区的工匠们拥有高超的铸造技艺,铸造水平同样达到非常娴熟的程度。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块范法(又叫范铸法)、焚失法、失蜡法等多种铸造方法,制作出大量精美的青铜器。


图片


到春秋中晚期,在青铜铸造史上独树一帜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用蜡制模,用泥起范,铜水浇进形腔里面,得到一个铜件,几千年来被一代代匠人传承,直到如今仍是常用的青铜铸造技法。


目前,中国传统失蜡法铸造技术被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铜陵新九鼎铜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郑东平就是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致力于这一传统工艺的保护、 传承和发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他花费十年时间,运用“传统失蜡法”成功复制出中国古代金属工艺登峰造极的杰作错金银“陈璋壶”,代表了当时科技最高的水平,是凝聚千年制铜工艺的艺术品。同时,郑东平还将深厚的艺术积淀与学术探索凝聚于笔端,出版了个人专著《中国青铜艺术研究》。


图片

错金银“陈璋壶”


郑东平:

我的这本书想成为对于青铜文化的注脚。因为我是学雕塑的,青铜是雕塑最好的题材,其实青铜艺术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比如说我们一般习惯的对称性的构图,这就是从青铜器的纹饰上,我们就可以看得出,青铜器的一些体量的平衡感,这些方面都可以在青铜器里面去找到。


图片

中国传统“失蜡法”铸造技艺传承人 郑东平


铜陵,与铜共生共兴三千年。想象一下,在古老的作坊里,火与铜的舞蹈中,我们的祖先用手中的铜锤,对青铜器灵魂一次次唤醒。铜水在模具中缓缓流淌,仿佛蕴含着生命的脉动。当冷却后,那些闪耀着金光的器物,便以一种几乎永恒的形态,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


千百年来,古老且充满魔力的铸铜技艺代代相传,不断创新、突破与飞跃。2023年,铜陵金星铜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文明荣获第七届“兴业杯”中国铸造大工匠荣誉称号。今年7月,胡文明新创作的一组《逆袭鱼化龙》铜艺作品,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上经过国内外专家评委的数轮评审,荣获“艺术铸件”金奖!


图片

《逆袭鱼化龙》铜艺作品


胡文明: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要在生活中顶天立地的做人,更是要在工作中有精益求精的本心。我始终如一地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融入新的工艺技术和文化创意,秉承传统的非遗技艺守正创新,我已经有主要的传承徒弟30余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艺术铸造企业。


图片

“中国铸造大工匠” 胡文明


中国传统技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穿越古今、连缀千年。晨曦初露的铜陵,像赵敏、郑东平、胡文明一样的铜艺匠人们便开始了每天的辛勤工作,那一双双粗糙的手,在模具上轻轻摩挲,仿佛在与古老的灵魂对话。熔炉中舞动的火光映照出铜陵青铜铸造技艺千年的辉煌。


图片

铜官府


如果你想深入探究,何不踏足千年古铜都,与“铜官府”来一场美丽的邂逅。五百吨铜材打造的一座铜的房子,汇聚了古今中外37种制铜工艺精华,涵盖了泥塑、熔铜、错金银、景泰蓝等诸多铸造技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华美与精湛。这里以铜文化为脉络,讲述着三千五百年来不断传承的辉煌篇章,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运用制铜工艺最为丰富的徽派铜建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为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多年来,铜陵打造“中国铜艺之都”的梦想,在新时代的光芒中愈发璀璨。铜陵市博物馆、国际铜雕艺术园、西湖铜艺小镇、城市IP创意大赛等闪耀“出圈”,人才资源细水长流,活力“入圈”,共同绘制着文化繁荣的新篇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和铜陵有着深厚合作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朱炳仁先生,不仅为传统青铜铸造技艺的传承发展点亮了明灯,更希望铜陵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图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

朱炳仁


朱炳仁:

李白多次到了铜陵,他留下好多的诗歌,其中有一首“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传统的铸造技艺是根和魂,我们作为技艺传承人不能只传不承,不一味地复制粘贴,我对艺术的创作一直有深刻的思考,希望我们有坚实的信念,要有坚定的决心做好中华文化传承的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青铜铸造技艺,让更多的人知道铜陵,向世界讲好中国铜陵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青铜文化犹如植物的根系,深深扎入铜陵的沃土之中。青铜铸造技艺,作为技艺与美学的璀璨结晶,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智慧的薪火相传。它不仅是铜器锻造与蜕变的艺术过程,更是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自信展现。


图片


根还在,梦就在。有历史延续性的“传”,有更具生命力的“承”,相信“文化根脉”会愈扎愈深、愈扎愈牢,铜陵三千多年青铜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的沃土中开出一树繁花。


我是中国传统“焚失法”铸造技艺传承人赵敏,“写真铜艺”,是我用焚失法工艺探索铜艺术之境,把自然界精妙再完美呈现出来,赋予作品永恒的生命韵律。

我是中国传统“失蜡法”铸造技艺传承人郑东平,在失蜡法的领域里,我既是守护者也是探索者。传承,是为了不让这份古老的手艺流失;创新,是为了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新生。

我是中国铸造大工匠胡文明,工匠精神,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是对技艺的极致追求,更是一种对品质、对责任的坚守,让工匠精神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文字、音频来源 / 铜陵交通生活广播

视频、图片来源 / 铜陵市博物馆 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 辑 / 费康华

监 制 / 郑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