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43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分 钟
“菀菀类卿”它又来了!网传出自《甄嬛传》的台词“菀菀类卿”可能会被录为成语。因为它符合流传广博、词句典雅、朗朗上口、表意明确等特征,其文学性也并不逊于古时成语。这一消息可谓颠覆了许多人的印象——人们普遍认为,成语都是古老的,是从恒久流传至今的文献当中脱胎而成的。
比如造词技能点拉满的军事家韩信,可是距今2000多年的人,以及曾经创造了331个成语的“成语狂魔”韩愈,他创造的成语历史也已有1200年左右了。
但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成语比我们想象中要“年轻”,现代所产生的成语不但数量多,其名气也不小,创作者多是近现代的知名人物。
比如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曾创造了“风华正茂”这一成语,把少年风华与草木茂盛相通,意趣浑然天成。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沁园春·长沙》)
除了写诗作词的雅兴,毛主席也会在文章中严肃造词,比如“一穷二白”,比喻基础差而底子薄。
而毛主席创造的成语自然不止这些,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他在“朝气蓬勃”的年岁便早早立下了“大气磅礴”的志向,不畏惧“引人注目”也要在闹市读书。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出乎意料”的瞬间,但正如他在诗词中所写“不到长城非好汉”,眼光如此长远,其成语也十分“长”,这句出自《清平乐·六盘山》的诗,其实也是一句成语。类似的非四字成语还有“温良恭俭让”“桃李满天下”等。
“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土生土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今天开'一二九'四周年纪念大会,满堂青年,朝气蓬勃。这是一个多么生动活泼的集会!”(《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你的大作,大气磅礴。”(《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
“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
“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共产党人〉发刊词》)
对此,周恩来总理也“不甘示弱”,他也在诗文中还创造出了成语“千古奇冤”,这出自他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表达了对于内部斗争的愤懑。其实,四字诗歌也是诗歌的一种,同非四字成语一样罕见。类似的四字诗歌还有东汉蔡邕的“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贡献过不少名言的鲁迅曾经说过:“我也创造过很多成语。”他的文章“旁征博引”,至今仍是“口耳相传”。他对世俗的不公与肮脏“横眉冷对”,却对敢于发起冲锋的斗士和好学的孺子“不吝赐教”。他说:“如此后竟没有成语,我便是唯一的光。”
“宝钗妙玉则从徐说,旁征博引,用罚甚勤。”(《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人情小说》)
“口耳相传,或逮后世。”(《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
“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两地书》五:)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文化界知名人士郭沫若不但著作等身,他创造的成语数量亦是“数量等身”。
“打通了安合公路;使北路的进军畅通无阻。”(《洪波曲·第九章·四》)
“要是句子短些,章节短些,文章就生动活泼。”(《关于文风问题》)
“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蔡文姬》第三幕)
“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洪波曲》第五章一)
“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
“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洪波曲》第十章)
“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
“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南京印象》)
“在整个经济危机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下,……成本增高了,购买力减低了,发行网破坏了。”(《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
“这儿在三天前正是大打出手的地方,而今天却是太平无事了。”(《南京印象》)
“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海涛集·徐家埠》)
而大文豪钱锺书也不仅仅是我们印象中和杨绛“谈情说爱”的丈夫,他是中国现代学者、作家,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在清华读书时,他便总是“全神贯注”地沉溺其中,才入学不久便名震校园,同学们预感到这位极其擅长国文与英文的同学或许会成为“前途无量”的大师。
所谓“名师出高徒”,钱锺书的老师吴宓也是知名当世的大学者。尽管曾被自己的学生钱锺书在文章中讽刺,认为他在恋情中是个薄幸的“冷血动物”,吴宓最终还是同意发表了这篇文章。
钱锺书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工作中,他认真负责,绝不会“玩忽职守”。早年面对指控与困顿,他如“孤魂野鬼”一般,有“牢骚满腹”却不能言。他在县里自己盖起了一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新房子,陪伴他度过了许多写作时光。
一部《围城》涵盖了大部分出自钱锺书之手的成语。
“(方鸿渐)看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
“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鸿渐还低头不响——‘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无量。’”
“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活。”
“高松年身为校长,出去吃晚饭,这时候还不回来,影子也找不见,这种玩忽职守,就该死。”
“人家哪里有工夫梦见我们这种孤魂野鬼。”
“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北京人艺编剧老舍先生,不但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还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多部耳熟能详的代表作,是一位“百年不遇”的大才子。作为市井小说的集大成者,他创造的成语既多又接地气。譬如他笔下的祥子“绞尽脑汁”希望买辆属于自己的车,为此“发愤图强”“走南闯北”,拉着黄包车“走街串巷”拉活儿挣钱。
“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龙须沟》第三幕)
“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他思索。”(《四世同堂·偷生》三七)
“你越是发愤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鼓书艺人》十七)
“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龙须沟》第二幕)
“那些天,我正好有钱,带着于晶走街串巷吃雨后春笋般在北京开张的各帮菜馆。”(《浮出海面》)
老舍还是个“e人”,非常喜欢交朋友,打麻将。他总是“火急火燎”邀请朋友聚会。老舍对于社会现实也看得“一清二楚”,他看穿了“掐头去尾”的编造和“浑水摸鱼”的不真诚。他可以做到“一心二用”,一面写市井小说,一面以笔为刀抨击现实。写尽了那些“贼眉鼠眼”的小人,对其表面上“点头哈腰”,却又暗自“改换门庭”的行为十分厌弃。他希望破除“陈规陋习”,故而“绞尽脑汁”进行创作,希望能“速战速决”。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老舍,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遭到了不幸,比个寡妇还不如。往后怎么办?想到这里,她心里火烧火燎,呆呆坐着,急得一身汗。”(《鼓书艺人》十九)
“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么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四世同堂》)
“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说着玩,一说起来也不愿掐头去尾。”(《骆驼祥子》)
“其余那些人,有的是浑水摸鱼,乘机会弄个资格。”(《四世同堂》)
《正红旗下》:“他们也不能一心二用,去考虑爆竹以外的问题。”(《四世同堂》:)
“‘你没看见李景纯 吗?’ 武端贼眉鼠眼地问:‘他来,她就不能来!’”(《赵子曰》第十三)
“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四世同堂》三四)
“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英国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四世同堂》九四)
“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鼓书艺人》十七)
“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他思索。”(《四世同堂》三七)
“战争已拖了一年多,而一点看不出速战速决的希望。”(《四世同堂》五一)
“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四世同堂》)
这些口口相传的成语,虽可称一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在成语词典中还算是“年轻人”。未来会不会出现比我们还要“年轻”的成语?确有可能。因为成语的定义是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经典是不断被创造的,是历久弥新的沉淀。成语亦不一定只出身于古代经典,当代蓬勃发展的文艺创作必将会为后人留下更加多元的精神宝藏。
本文经“国家人文历史”(微信ID:gjrwls)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