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类工伤事故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泰安市打好工伤预防“组合拳”,坚实开展工伤预防工作。
优化预防形式,聚焦行业关键少数
2021年以来,在全市范围连续开展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矿山等六类行业重点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等重点行动。更新工伤预防宣传形式,适应车间、建筑工地等工作环境特点制作发放安全头盔、反光马甲、水杯等实用性工伤预防宣传品,拍摄“1+7”工伤预防宣传系列视频,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视频动画等形式,提高职工工伤预防技能,增强全社会工伤预防意识。
优化工伤预防培训形式,突出关键少数,重点培训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一线班组长等重点岗位人员,强化重点岗位人员安全生产、工伤预防、职业病防治意识,带动工伤预防工作整体开展。2024年,市社保中心与市住建部门联合启动建筑施工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岗位人员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加强部门间密切配合、协调联动,联合建立包含培训机构筛选、培训人数摸底、确定培训方案、培训项目立项、培训组织动员、培训过程监督和结业考试评价等一整套工伤预防行业培训体系。主动适应企业和职工生产生活节奏,采用“线上+线下”培训模式,重点、实训类课程线下实操教学,确保培训核心课程质量,公共基础知识等课程线上跟踪教学,提供学员注册、课程学习督促到技术答疑等一站式服务,减轻培训学员工学矛盾。
加强培训过程监管,社保中心监管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线下培训实时画面,破解多期培训班同时开展过程监管的人力物力难题,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质效。加强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和监督,提升整体培训质量,项目验收程序首次加入培训质量考核模块,线下培训全过程录音录像,不定时抓拍培训人数,不达标班次扣除相应费用;线上培训平台应用实时人脸抓拍、人证比对、视频进度条防拖拽等功能,防止发生代课、刷课、替学等现象,从源头上杜绝虚列参训人员、虚增培训时长、虚设培训班次等方式套取、骗取基金现象的发生,依法保障工伤保险基金效益和安全。与此同时,各县市区积极尝试,探索工伤预防工作提升方向。
树立示范标杆,提高重点带动效应
示范标杆往往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工伤预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对行业内最佳实践的体现。通过树立示范标杆为其他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和指导,激励其他企业效仿,推动工伤预防工作法制化和标准化进程,提高整个行业工作预防、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泰山区通过近半年时间的学习调研,确定联合泰安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推进工伤预防目视化建设,打造集工伤预防宣传教育、案例警示、参观交流、测评训练等为一体的全市首家工伤预防示范企业。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工程、建筑、起重机械为主的重工机械企业,具备年产各种工程机械3000余台套的生产能力,伴随企业成长的安全生产问题却成为一直悬在企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正确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减少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危害,成为企业需要迫在眉睫解决的问题。围绕提升“人”的安全意识这一关键问题,联合打造小组抽调人社、应急、卫健等部门业务能手组成专家小组,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企业文化,综合评估在厂区内打造了以生产一车间内200余平方的警示教育基地为主阵地,厂区门口一家四口幸福温馨画面和挖掘机为元素的示范企业景观小品、道路两侧各式内容警示牌、工伤预防文化主题公园、企业食堂和工伤预防培训教室等为副阵地的一整套工伤预防宣传培训阵地。
作为厂区工伤预防工作主阵地,生产一车间的警示教育基地更是工伤预防和企业文化深度结合的代表作。警示教育基地以“安居乐业”为中心思想,包含从嘉安到嘉业的工伤预防和企业文化的展示区域,通过幸福家庭墙、工伤预防、企业发展等内容的展示,将职工家庭幸福与工伤预防紧密结合起来,融入企业文化;通过政策宣传液晶显示屏,采取工伤预防宣传视频、警示案例等形式,宣传普及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常用知识,帮助职工们及时了解最新工伤保险相关政策,掌握工伤预防各项技能。
“现在厂区里随处可见工伤预防的知识,这时刻提醒我,在工作中要上好‘安全阀’。以前手上的小伤不断,现在只要开始工作,我就不自觉地戴上了手套和护目罩,既保护了自己,也给厂子减少了麻烦”。打磨工周师傅谈到工伤预防宣传的成效时深有感悟道。
创新宣传形式,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宣传氛围是工伤预防工作的重要支撑。良好的宣传氛围可以提高企业和职工对工伤预防的重视程度,增加企业和职工工伤预防技能,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工伤发生的风险。
肥城市创新工伤预防宣传形式,通过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间协调合作,成功举办全市首例县级工伤预防知识竞赛,组织肥城市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参加竞赛,预选赛阶段共组成30支参赛单位代表队,经过6场淘汰赛制,最终决出6支参赛单位代表队晋级工伤预防知识竞赛总决赛。工伤预防知识竞赛总决赛采取网络平台直播形式,经过个人必答题、团队必答题,个人抢答题、团队抢答题、名次争夺题等比赛环节,共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此次竞赛为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沟通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展现了参赛企业勤学精练、爱岗敬业、敢打胜仗精神风貌,加强了企业和职工对工伤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比赛精彩视频通过抖音等线上平台观看量近30万余人次,创了近年来工伤预防宣传规模新高,社会效应显著,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学习工伤预防知识、工伤保险政策法规的热情,为“我要预防”“我会预防”营造了良好氛围,奠定了社会基础。
打造文创形象,贴近服务企业群众
打造文创产品是工伤预防工作的创新举措之一。通过独特富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外观设计,将工伤预防理念融入产品内核,吸引更多职工关注,提升工伤预防宣传效果,促进工伤预防意识普及和强化。
泰安高新区积极探索工伤预防宣传新形势,举办工伤预防IP形象征集设计大赛,向全社会征集IP形象设计作品,最终设计确定集合泰山元素、平安元素的动漫人物“高小安”作为泰安高新区工伤预防IP形象。
未来将以泰安高新区工伤预防代言人名义开展系列文创产品的创作和动漫宣传片的制作,更接地气地做好工伤预防宣传工作,架起了行业职工了解工伤预防政策和知识的桥梁,营造人人关注工伤预防,人人参与工伤预防的浓厚氛围,有效提高了工伤预防社会关注度。紧扣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在重点企业沿线策划打造以“坚守工伤预防 拥抱幸福时光”为主题的工伤预防主题街区,广泛宣传工伤预防政策知识,实现了宣传阵地前移,更好地贴近群众,让工伤预防看得见、摸得着,形成工伤预防“新名片”。
注重事前预防,保障职工生命健康
工伤保险的意义不仅在于事后赔偿,更在于事前预防控制,即通过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和分散潜在的事故伤害损失,降低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率,避免职工遭受工伤事故及职业病伤害。工伤预防工作的开展对于保障用人单位安全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下一步,泰安市将进一步把减少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危害作为工伤预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劳动者对工作安全的期待,推动工伤保险从“事后补偿、康复”逐步转变到“事先预防”,将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优先事项,提升全社会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健康,实现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再到“我会预防”转变。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