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部“龙标”电影尽展蟠龙梆子魅力,农文旅融合家门口吃上“生态旅游饭”,未来畜禽种业“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用机器人炒菜的“幸福食堂”绘就民生福祉新画卷……10月24日,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暨乡村振兴主题采风活动走进钢城区。
近年来,钢城区突出抓点、串线、成面,以“片区化打造、项目化推动、全域化提升”带动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发展聚合,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旺、文化兴、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文旅融合家门口吃上“生态旅游饭”
“说济南,道济南,济南的景致实在全……”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河畔凉亭里蟠龙梆子正唱得火热。10月24日一早,记者来到钢城区辛庄街道办事处下陈村,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整洁的环境,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蟠龙梆子的发源地,下陈村被誉为“山东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当地坚持以蟠龙梆子文化振兴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蟠龙河环境风貌及地理优势,打造垂钓露营、果蔬生产、花卉观光、种苗繁育、小麦生产五大基地,建设农产品展馆、蟠龙梆子两创馆、蟠龙梆子传承馆、育苗展示中心、为民服务中心、靳氏针绣体验馆、非遗工坊等七个展馆,全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我们的蟠龙梆子剧团先后创作了新时代‘三农’题材影视作品282部,有21部取得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新路径。”山东省级非遗蟠龙梆子第七代传承人、济南市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告诉记者。文化的繁荣,丰富的不仅是村民的精神生活,更赋能产业振兴。据下陈村党支部书记韩美介绍,2023年该村集体收入达到60万元人民币,预计今年将达到160万元,村民既“富脑袋”,又“富了口袋”。
咸丰帝题写的牌匾、经过两百多年风雨洗礼依然保存完好的古院落、供销社等历史文化景点……在第六批国家传统村落——钢城区颜庄街道澜头村,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交织带来的冲击。澜头村古风古韵犹存、人文历史厚重、自然风景优美,有多处古建筑遗存。近年来,澜头村当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23年10月,山乡花雨澜山农文旅融合基地开业,成为立足澜头村特色资源、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农增收致富的标志性项目。今年,澜头村又成功引入“翟氏金石传拓”“鲸工坊”“雷击木雕刻”三家非遗工坊,包含掐丝珐琅、缠花、剪纸、皮影戏、泥塑等多项非遗手艺文化,致力打造非遗文创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
泉韵乡居市级示范区、“九龙观澜”市级示范区、“花开辛庄”省级示范区……注入新文化业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据了解,目前钢城区依托豆画、针绣等35处非遗项目,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在村里建设非遗工坊、开发研学游,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传承和保护非遗。山乡·花雨澜山、齐鲁源·不觉晓露营地、未央山居民宿、柿子树下露营地、寄母山田园乡居民宿等文旅项目投入运营,打造了一批“网红打卡点”。
项目“硬支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文化“软实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引领与内在动力,项目“硬支撑”则为乡村振兴带来了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钢城生态农业声名远扬,畜、禽、蔬、粮、果、花样样有,黑猪黑鸡黑山羊获得国家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被列入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库。而位于钢城区辛庄街道的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项目则“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钢城区政府共同建设的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是2024年济南市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建设,分别是科技创新区、保种繁育基地、基因编辑中心。据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科技创新区主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P3实验室、P2实验室,配套实验动物中心及周边辅助设施,入驻疫苗研发、兽药研制、疫病防治等功能性项目。保种繁育基地项目主要进行中试熟化、标准化养殖、种业贸易等。基因编辑中心位于钢城区艾山街道,总建筑面积约77.8万平方米。基因编辑中心以技术创新和研发为引领,以突破性高产、优质、高抗等核心种质的培育为核心,推动现代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服务“畜禽种业”和“生物安全”国家战略,为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提供硬核科技支撑。
一村一业占比超80% 唱响民生福祉新篇章
临近中午时分,来到辛庄街道乔店村“幸福食堂”,后厨先进的炒菜机器人正在工人师傅的操作下加工着饭菜,透窗而出的香味引得许多周边村民前来就餐。乔店村“幸福食堂”占地约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余人就餐,在解决本村孤寡、独居、留守、高龄等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的同时,还探索尝试向社会开放,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
促进村集体、村民增收,乔店村采取的“小妙招”可不仅仅是开食堂,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卓连栋介绍,他们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建了祥乔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果不凡”农业品牌,以农户土地入股的方式,集中流转全村945亩可用耕地和1800亩山岭土地,种植彩色小麦和粗杂粮等作物,并进行深加工售卖。建设兰玫特色产业园,成功举办六届兰花博览会;引进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种植金银花加工售卖;盘活闲置房屋,建设5000平方米电商直播中心和月饼加工厂;打造2000余米的荷花走廊,开发农家乐等餐饮民宿项目……预计2024年年底村集体经济突破70万元。
同样为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下足功夫的,还有柳桥峪村。
“我们村四面环山,人杰地灵,自然观光及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柳桥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永奇介绍,该村可耕地包括经济林果地5700亩,生态林业4400亩。近年来,当地采取多向合作,典型带动,土地入股等措施,大力发展杂粮和林果经济,年产山楂、花椒、柿子、核桃及各类干鲜果等370余万斤。依托当地特产“小黄米”,开发出“峪米”品牌系列五谷杂粮,产品已成功打入几十个市区,成为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高附加值果蔬种植,目前草莓、火龙果、水果西红柿等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在村级,以村村有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一村一业占比80%以上。加强高标准农田整治,实现成方连片、小田变大田。目前,蔬菜种苗,丹参、艾草、金银花等中草药,小米等优质杂粮,蜜桃、樱桃、苹果、草莓等水果,已经达到千亩以上种植规模。
钢城区按照“片区化打造、项目化推动、全域化提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旺、文化兴、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后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省级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大众新闻记者 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