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百千万工程”主战场蹲点报道⑥
横山鸭扎包作为珠海斗门莲洲美食的“四宝”之一,不仅吸引了无数食客的目光,一位80后老板赵景锋更追随了这道美食的脚步,在家乡珠海横山村寻根,开设自家的“赵氏鸭脚包”品牌,计划将这道美食打造成“斗门版周黑鸭”。
鸭扎包与电子老板的渊源
来自珠海斗门莲洲横山村的赵景锋,从医学专业毕业后,就开始了独自闯荡。凭借着勤奋好学和踏实肯干,赵景锋很快在电子行业挖到第一桶金。虽然是八零后,但赵景锋已在深圳福田有了自己的电子公司,专门生产各种手机零配件,还早早在深圳安了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回乡创业的念头在赵景锋心里升起。“那是2014年左右,我将老家制作的鸭扎包作为礼品送给几位客户品尝,他们一个劲说好吃,还问在哪有卖的。”客户们的反应,让赵景锋留了心。
赵景锋后来又调查发现,当年的横山鸭扎包在当地生产以家庭小作坊形式为主,产量有限,市场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珠海比较缺少像鸭扎包这样有本土文化内涵且能长途外销的食品类手信产品。这些让赵景锋觉得,生产鸭扎包大有可为。
“我从小就吃鸭扎包,只不过之前没意识到,鸭扎包这么好吃。”赵景锋说到了他与鸭扎包的“渊源”:小时候,他家里是在横山开烧鸭店的。他的父亲赵长财在卖烧鸭的同时,也生产制作烧鸭的“副产品”——鸭扎包。赵长财说:“那时候,一个鸭扎包几毛钱,一天能卖两三百个。”由于当时商业意识不强,虽然鸭扎包好卖,但没有想到专门制作鸭扎包去售卖。虽然生意只够养家糊口,但数十年的沉淀,赵长财琢磨出自家制作鸭扎包的一系列诀窍,特别是用于腌制原材料的酱料配方,被他视为独家“秘笈”。
排除万难只因恋恋不忘
2016年的国庆,赵景锋和家人制作鸭扎包参加在斗门井岸举行的斗门美食节。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本预备销售5天的鸭扎包,在第一天就销售一空。5天下来,他的小摊实现销售额8万多元,这还是因为家里人已经累到生产不过来的缘故。
当赵景锋向家里人说出回斗门生产鸭扎包的想法时,却遭到全家人反对。家里人认为他在深圳生意做得好好的,回家“折腾”鸭扎包属于胡闹。“他们说,那么多人做鸭扎包,谁靠这个发财了?”赵景锋认为,这就是鸭扎包未能像周黑鸭、绝味鸭脖这些产品一样名满全国的原因,因为大家都没想到去好好经营鸭扎包。
“而我认为,这说明市场空间巨大,把鸭扎包做强做大,大有前途。”赵景锋不讳言,在对故乡的情怀之外,他看重的是鸭扎包广阔的市场前景。虽然斗门区范围内已有一家规模较大的鸭扎包生产商家,但他认为,自己瞄准的是全国市场,并且偏向走品牌路线,往这个方向“掘金”准没错。
赵景锋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经过努力,他说服了家人,哥哥赵景泰还放弃了原来从事的水产品运输生意,成为他的合伙人。他则将深圳的生意交给妻子打理,把重心放到鸭扎包上。于是他便开始筹办“赵氏鸭脚包”的品牌,在横山当地首次尝试开设工厂将鸭扎包标准化生产。
规模建厂根植旅游景点
近年来,当地政府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食品,扶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其中横山鸭扎包就是重点帮扶对象。政府鼓励那些基础较好,从业者经营意识、食品安全意识较强的作坊升级改造,建设规范化工厂。赵景锋为其他家庭式作坊转变经营生产模式,开了好头。
“我相信,好的产品加上好的想法和创新的做法,必然会被市场所接受。”赵景锋透露了他的小目标:“我希望可以将我们的赵氏鸭脚包做成像周黑鸭、绝味鸭脖这样的全国知名产品,让各地‘吃货’,都能尝到横山鸭扎包。”
如今,赵氏鸭脚包在珠海成功开设了6家直营店,分布于斗门古街、接霞庄、淇澳岛和唐家古镇等旅游景点,吸引了不少顾客。目前生产基地每个月可以制作4万个鸭扎包,月销售额20万元。此外,通过创新鸭扎包的食用方式,生产的鸭扎包还通过网络销售到国内许多省份。
赵景锋与横山鸭扎包的故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碰撞的火花,更多的群众参与也让这项技艺的传承呈多元化的发展。横山鸭扎包不仅是传统手工技艺,更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智慧的结晶,时代发展的见证。
策划|吴国颂
统筹|杨雪薇
采写|杨雪薇
出品|“羊城派-珠海斗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