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婆媳矛盾中,常常消失的男人

图片


婆媳矛盾,可以说是东亚社会家庭的“特色产物”了。


以“婆媳矛盾”作为搜索关键词,你可以看到许多的婆婆与媳妇之间的哀怨委屈,甚至是两人之间的硝烟战火。


有的时候,婆媳矛盾还会被称为是夫妻关系破裂的元凶之一。


但我们在说“婆媳”时,却常常忽略了让这两位女性产生联系的,是那个处在中间却常常消失的男人。


图片


01


小文结婚四年,孩子刚满一岁,她本以为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将要建立起来,没想到却被婆媳矛盾绊住了。


“其实我跟婆婆之间要说闹很大的矛盾倒也不至于,但我们相处时就是会吵架,吵的都是些鸡皮蒜毛的小事,有时我过后想想,也觉得自己有点不讲理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是很火大。”


说着说着,小文叹了口气。


“你挺为难的,也想跟婆婆相处好,但就是在一起就会吵架,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回应道,并进一步询问,“你刚刚提到的莫名火大,当时你心里有想到些什么吗?”


“嗯,就是很烦的感觉,好像这不是我预想中的样子,会想着‘怎么我要去处理这样的事情’!”说到这,小文的眉头紧皱,语气也变得不耐烦起来。


“听起来你感觉这些冲突不该是自己来处理的,但现在你又不得不去处理,这让你感觉到很是烦躁,被迫的感觉让你很不舒服。”我说道。


“没错,就是这种被强迫的感觉,我跟婆婆之间本该有第三个人的,但我现在就是得自己直面婆婆了。”小文一下子顿悟了,皱着的眉头也松开了。


“你觉得这个第三个人会是谁呢?”我继续提问。


“我老公。我希望他能做些什么,而不是总在那里沉默,这会让我很恼火。他没有站任何一方,但却把这个他本该参与的事情丢给我和婆婆了!”小文肯定地说道。


在婆媳矛盾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她们硝烟四起,炮火连天,仿佛要搅得家里不得安宁。


而在这两人的阵地之间,本该有一个中间地带存在的,让这对立的双方在这里达成一定的共识,战火也得以平息。


但很多时候担任着中间地带的先生兼儿子却隐身了,又或是成为了有偏颇的一方,而少了这缓冲地带后,婆媳战争便直接打响了。


图片


02


接下来,我便让小文说说她与先生的相处。


“我老公是一个话少的人,但生活中他其实也蛮贴心的,会做很多事,但不喜欢说。


以前我会感觉这样的他很靠谱,让我很有安全感,这种默默陪伴与付出也让我很感动。但没想到,沉默的另一面会是冷漠。


我跟他其实很难吵得起架来,因为他在这种时候完全就是个锯了嘴的葫芦,半个字都蹦不出来。


我有时候说着说着,也觉得没意思了,也就算了。但其实心里的那些情绪还在,只是被我压下来了。”


“其实我很多时候恼火的,不是我婆婆,好像更是在恼火我老公的不作为。


我跟婆婆吵架,他从来都不吭一声,婆婆那样子对我,他也从来不为我说一句话,有时候真的让我很心寒。


我跟婆婆之间是存在一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我也不是不愿意忍让,但我也需要有人来尊重我的习惯。以前我都是会暗地里跟我老公说,让他跟婆婆说。


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说,还是我婆婆不愿意改,反正后面还是一样。


我委婉暗示婆婆,她听不懂,跟我老公说,又没有用。


这真的让我很憋屈,也感觉自己很不被尊重,在自己的家里生活却像个客人一样,没有一点空间和话语权。”


“要是他能在中间调和一下,是不是情况会不一样呢?”小文问道。


小文的行动力其实很强,在初期她也是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调和和婆婆之间的矛盾,但在先生逃避消失的情况下,小文很难单凭自己来解决。


要让先生参与进来,我们要先明确先生选择逃避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男人选择在这种冲突中保持沉默或消失的原因有这些:


1.避免卷入冲突:有些男人可能害怕卷入婆媳之间的争吵,因此选择保持沉默以避免加剧问题;


2.不擅长处理冲突:小文的老公便是如此,不擅长处理情感冲突,不知道如何在妻子和母亲之间进行调解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选择了消失。


3.感到困惑或无助:两个自己蕞爱的人在争吵,这样的情况让男人很头疼,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有时自己做了一些努力后反而让情况变得更糟,此时选择逃避看起来会更好些。


4.避免责任:婆媳之间起了冲突后,蕞常见的便是要让男人站队,此时为了避免被归责或被要求做出选择,男人选择不参与进入便是成为了蕞便利的做法。


图片


03


“这样的情况下你希望老公能发挥出他的作用,承担起他的责任,这样子也会对你跟婆婆关系的改善起到作用。


而你之前也有一些尝试让老公出面来解决,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先生很回避。


而这种回避的状态我似乎在你们夫妻之间也看到了相似的情况,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呢?”我问道。


“嗯......确实是这样。其实不止我们夫妻之间,他在生活中也不太会处理人际冲突的事情,又不会说话,怎么吵得过别人呢?每次都是吃哑巴亏,我有时都替他生气,让他硬气点,他又不吭声。”小文无奈地说。


“听起来你先生对于处理冲突很不擅长,也更愿意采取回避的方式,那当这样的他身处你跟婆婆的矛盾中时,你觉得他能积极处理吗?”我问道。


“这样一想,这对他来说确实是很难的事情哦。”小文点头说道。


“嗯,所以并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做不到。”我说道。


小文意识到了先生的回避更多是出于他自身能力的匮乏,并不是他冷漠疏离,而有时自己太强硬的态度也造成了先生更加的逃避。


而这种不擅长处理情感冲突的特质不仅存在在处理婆媳矛盾之中,也存在在他的亲密关系模式中,在小文先生的亲密关系模式中,遇到冲突时他能做到便是保持沉默,回避掉愤怒的妻子。


很多时候,妻子会愤怒于在婆媳之间不作为的先生,而这份愤怒其实也混杂着许多她在夫妻关系中压抑着愤怒。


在小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文的先生在亲密关系中是偏向回避和压抑的,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无法接纳和满足小文的情感需求。


对情感冲突的无能,也导致了他在婆媳中间常常会感到压抑和委屈,当他试图去解决婆媳矛盾时,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双方都感到舒服,而这样的状态让他更加逃避,使得他对小文的需求无法给到足够的回应,蕞终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图片


04


男性如此回避的背后,其实是融合焦虑在作祟。


何为融合焦虑?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就是个体恐惧自我会被对方吞噬的感觉,似乎一旦靠近就会失去自我、被吞没。


潜意识里害怕过度亲密,担心融合后,没有边界,自我会被吞没,因此,需要在关系、环境中与他人、事物保持距离,需要独立空间。


而这份焦虑来自于在早期母婴关系中的吞没创伤经历。幼年时,获得的关注与爱过多,父母给足的100分的“爱”没有给孩子留出空间。


过多的爱会让孩子心理发展受限,心理功能无法完善;并且缺乏边界的关系也无法让孩子形成健全的自我,使得孩子感受到过大的压力、控制。


因此,成年后,潜意识里的吞没创伤会在亲密关系中被唤醒,一旦关系稍微开始亲密,潜意识里就会想要推远他人、想要逃离,保留自己的恐惧,不被吞没。


我们可以在许多成年男性身上看到吞没创伤的影子:


那些爱工作胜过家庭的男性、那些始终游离在婚姻与家庭边缘的丈夫和父亲、那些总在亲密关系里过于理智和强调情绪稳定的男性、那些习惯以权葳形象站在孩子面前的父亲……


创伤形成的各种防御方式,使得他们在亲密关系里无法真诚的坦露自己,拒绝伴侣进入自己内心真实的世界,看似亲密的关系却缺乏深度的联结,有时也给伴侣带来了伤害。


而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伴侣,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靠近似乎都会被他们推开、或是他们不自觉地后退。在这样的关系里我们总会体验到被拒绝的感受,以及浓浓的挫败感。


若是我们自己成长经历中有过被抛弃的创伤体验,那么此时的关系便会唤醒我们内在被抛弃恐惧,更想要靠近、黏附、甚至是控制侵占。于是关系便进入了“追逃”模式,打了个死结。


小文的婆婆便是一位高控制的母亲,一直把控着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结了婚依然如此。


而先生面对母亲的安排常常是沉默不语,小文要是反对,只能自己去跟婆婆说,这也让小文很是恼火。她越是希望先生能够站出来说句话,先生却越是逃开,沉默。


影响小文家庭和谐的,表面上看是婆媳矛盾,但本质上是夫妻两人关系模式的问题。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小文逐渐将关注的重点放回了夫妻之间,在后面也邀请了先生一起参与咨询。


在咨询中,先生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回避给小文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并且看到了自己内在的创伤。


同样,小文在将注意力放回到关系,放回到自己身上后也发现了很多时候自己的愤怒与焦虑更多的来自于自己内在的恐惧和不安,并且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推动了当下婚姻僵局的形成。


在彼此都觉察到自身的问题,并且愿意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彼此之间的关系后,他们的婚姻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小文说自己与婆婆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许多,隐忍变成了宽容,跟先生也变得更加亲密了,先生也更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成为婆媳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对夫妻也构建起了婚姻家庭的边界,完成了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在大家庭与小家庭之间找到了平衡。


虽然成长中留下了创伤,令人遗憾。但好消息是,创伤是可以被修复和疗愈的。


我们可以进行自我修复,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我觉察,了解自己,并逐渐建立起健全的自我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