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融三季报丨山东财经大学彭红枫:政策协同提升科技金融效率

10月28日,山东公布了前三季度金融数据。根据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9月,全省科技型企业的贷款余额已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高于各类贷款的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

“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有效解决科技企业在‘投早、投小’方面的个性化难题,山东省依托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深入推广‘科融信贷’特色业务,这是山东省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首篇的有益尝试。”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彭红枫在接受大众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片

“中小企业通常因其高风险特点而难以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初创期,企业风险最大且资金需求大。”彭红枫提到,这些企业通常因缺乏固定资产和抵押物,而难以获得传统贷款支持,而“科融信贷”通过提供纯信用贷款,将资金直接投向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此外,该项贷款的期限要求至少为1年,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3年及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支持,为科创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有效助力企业跃过早期的高风险发展阶段。

科技增信机制的引入,则是“科融信贷”业务的另一关键创新点。“科融信贷”业务依托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对企业在人才、知识产权、科研投入等九个方面的无形资产进行量化评估,实现企业“科技报表”与银行“财务报表”的对接,有效解决了“评估难”“抵押难”的问题。

彭红枫认为,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资金配置的效率,而且为更多具备创新潜力的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人行数据显示,“科融信贷”业务发展势头强劲,业务开展不足半年,已向16家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2830万元,发放贷款1100万元。

“政策协同有利于提升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彭红枫表示,“科融信贷”业务较好地协同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为降低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山东省提供了多重政策支持,包括贷款风险补偿和利息补贴。省、市两级财政对银行贷款损失的风险补偿比例可高达90%,大大降低了银行机构的信贷风险。同时,贷款企业还可获得实际支付利息的部分补贴,这些政策不仅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财务压力,也极大提高了金融机构参与科技金融的积极性,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在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设立了100亿元的再贷款科创引导专项额度,专门用于“科融信贷”业务。通过专项额度的支持,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能力得以增强,同时,银行在开展“科融信贷”业务上的风险得到了有效分担。

总的来看,山东省的“科融信贷”业务不仅解决了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资金难题,还通过优化政策整合与风险管理的政策协同机制,形成了一套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彭红枫建议,可以进一步加强金融、财政、税收、产业及人才政策的协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大众新闻记者 王新蕾 设计 吕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