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刊 | 总第3769期
全篇共6集,分别为《造化》《四季》《心画》《龙节》《共生》《守护》,每集时长25分钟。9月24日至2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20:00黄金档播出,广西卫视等广西广播电视台各频道于9月27日起接续热播。
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传媒界、文艺界、学术界的众多专家,共同围绕纪录片《漓江》的创作理念、制作水准、融合传播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热烈研讨。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主持研讨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等领导参加会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满昌学表示,《漓江》是近年来广西方面投入力量最多、投入经费最大、拍摄时间最长的纪录片。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创作团队精心打磨拍摄方案,在漓江流域进行了近四年的拍摄工作,最终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广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范易介绍了《漓江》的策划思路和拍摄过程。过去关于漓江的文字、影像很多,但一直缺乏全景式展现漓江及其流域生态文明,人文之美的纪录片,纪录片《漓江》的拍摄就是想弥补这一缺憾。
为了用影像呈现漓江如诗如画的极致风景以及背后的生态文明故事,创作团队数十次修改拍摄方案,从漓江之源到漓江之美,从高山到河谷,从城市到山野,上天、潜水、钻洞……摄制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主创团队指出,在紧张的时间线和繁重的任务要求下,《漓江》创作团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精神和追求极致的态度。历经数年精心打磨,成功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漓江形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虹认为,《漓江》立意高远,视野宏阔,价值深远。漓江作为美丽中国的缩影,在这部纪录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它为人们呈现了一幅关于美丽中国的绚丽画卷,同时也为媒体如何展现中国树立了可供参考和学习的典范。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雅欣表示,自己看到《漓江》后很兴奋。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上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构建共识,《漓江》做到了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创新性阐释。
一来,本片通过秀美的山水构建了情感认同;二来,主创团队敢于在片中提出问题,满足了对知识的深层需求;三来,通过对漓江沿岸人物故事的展现,运用留白等艺术手法,超越了地域和文化局限,赋予了漓江更广泛的文化含义。
中国作协《文艺报》编辑许莹肯定了《漓江》从不同视角展现漓江的自然、人文、物产、精神、生活和生态的六集架构设计,同时建议加强多角度拍摄、多维度的技术语言,从而服务于更加立体思想的阐述和表达。她还提出,纪录片可以更加注重小众垂类传播、扩大年轻态传播,将纪录片内容与当地文旅产业结合,提供深入体验的项目,增强互动性。
《光明日报》主任记者牛梦笛认为,《漓江》的4K高清镜头不仅呈现了广阔天地、四季轮回的极致景色,还展现了细腻生动的人文故事。
片中记录了许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守护者的真实生活,观众并没有看到惊天动地的保护壮举,而是从缓缓淌出的涓涓日常中发觉,漓江早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纪录片还可以在短视频垂类传播上可以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参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打造“跟着纪录片去旅行”,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内容触达。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对《漓江》艺术呈现的整体印象是“每一帧都是屏保”,片中的漓江既熟悉又陌生。本片综合运用新闻、艺术的手法,特写、素描和航拍等手段,实现更加了多元丰富的“美”的呈现。
同时,袁新文对《漓江》提出进一步提升意见,包括全面深刻解读漓江作为自然和文化符号的意义,以及应用更加多元的艺术手法,如音乐、民歌、水墨等美术手法,以期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评价,漓江山水之美难以构图,但航拍技术提供了全新视角,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漓江的自然美、生态性及其与人文的关系。广西应继续深化拍摄,从国际传播和世界遗产角度,延伸桂林山水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申请,展现其作为天然大园林、中国山水画田园诗代表作的独特价值。
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所所长赵捷认为,《漓江》是在故事中见漓江之美。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线,纪录片为历史留痕、为当下存档,这一重要作用在广西制作的这部纪录片里得到了全方位呈现。它为后世留下了漓江的宝贵痕迹,构筑了漓江的珍贵档案。
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副院长滕勇认为,一部好的纪录片应具备知识含金量、极致画面感、生活烟火气和心灵抚慰力四方面特质。《漓江》调研深入,逻辑贯通,画面极致,细节精致,文本华美,音乐浑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丰富了生态文明、文旅、现实题材等主题类纪录片的影像图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指出,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广电视听行业面临流量困境,社会影响评估不应仅局限于收视和触达率,而应考虑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等多维指标。
当前行业存在有精品意识而无产品意识的问题,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来延展纪录片的商业利益和链条。纪录片具有真实性和强大的穿透力,因此应配备运营团队并给予机制支持,以全链条运营的方式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最大化。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新闻处处长姚瑞提出两个“用心”:一是纪录片工作要在主动谋划选题上更用心;二是在推动精品纪录片广泛传播上更用心。
《漓江》的超高清画质带来了更加极致的体验、更沉浸的感受。宣传司会把更多的政策资源向超高清纪录片的拍摄制作播出倾斜。
明年开始,总局将推动13个中央频道和主要省级卫视的超高清主频道开播,在推优扶持方面也会有相应的举措。
桂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蒋育亮表示,自己是地道的桂林人,生活在漓江边几十年,时刻触摸漓江、感受漓江。这次看过纪录片《漓江》的六集后既惊讶又震撼,对熟悉的漓江有了全新的认知。它应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走出国门。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纪录频道计划将《漓江》译制成英文版本,向全球观众播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西广播电视台计划将《漓江》译制成越南语、泰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等版本,在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播出,向世界讲述美丽中国的动人故事。
【文/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