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好
近日,国务院批复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0月29日上午,杭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划》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发布会现场。记者王好摄
规划赋予杭州新的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和更高发展目标
根据国务院批复,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规划》是杭州首部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绘制了面向2035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规划》是杭州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规划获批为杭州勇担新发展使命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面向2035年,杭州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杭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构建“一主六辅三城 三江两脉八带”国土空间格局
除了城市性质等重点内容,杭州新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也备受瞩目。
《规划》明确,杭州构建“一主六辅三城、三江两脉八带”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国土空间格局。
“通过持续实施‘做优主城、做强辅城、集聚县城、培育重镇’空间发展战略,杭州将形成东西并进、南北互动的市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杭州将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加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积极打造世界遗产群落;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加大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呵护生态屏障,维育生物多样性,彰显独特韵味的杭州大山水特色风貌;深化“千万工程”实践,以“共富带”“魅力圈”串联城乡、山水、人文资源,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打造高能级“创新圈”与高品质“生活圈”
根据《规划》,区域层面,杭州将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提升萧山国际机场枢纽功能,完善空港集疏运体系,与周边机场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完善公路、内河航运等交通系统,健全物流仓储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市域层面,大力发展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十多个重点产业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引领形成“科创西拓、智造东联、园区集聚、创新联网”的创新智造空间格局;重点围绕名校名院、科研机构等打造集创新、生产、生活于一体的二十多个高能级“创新圈”,支撑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时,杭州将重点打造与创新产业充分融合的15分钟高品质城乡“生活圈”,持续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加大公园、绿道建设,“把城市轻轻放进花园里”,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进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避灾避险空间保障,健全运行体系,打造安全韧性城市,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