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老人 | 五溪蛮的西迁

贵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这里居住着苗、布依、侗、水、仡佬、彝,土家、壮、瑶、回、羌等40多个民族。在祖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苗、布依、水、侗、仡佬等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贵州高原民族的发展史,始终影响着贵州历史发展的进程。因此,对贵州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后,第二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此时,居住在贵州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濮人、夷人、“五溪蛮”和俚人等各族,纷纷参与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行列,对贵州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图片

五溪蛮的西迁

魏晋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族群,已散布到相当广的区域。北到今河北南部,南到广东北部,西到四川东部,东到江西、安徽,都有蛮人居住。“蛮”的种类很多,仔细统计不下数十种。其中,与今贵州有关的在贵州黔东、黔东南地区生活的主要有两部分,一为盘瓠种的蛮族,一为廪君种的蛮族。

《南史·蛮传》载:“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种落布在诸郡县。宋时,因晋于荆州置南蛮、雍州置宁蛮校尉以领之。孝武初,罢南蛮,并大府,而宁蛮如故。蛮之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人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郡,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谓之五溪蛮。”这就是史书上所常称的武陵蛮或五溪蛮。“五溪”名称除《南史》所指外,还有多种说法。《水经注》说:“武陵有五溪,谓之雄溪、樠溪、酉溪、沅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明《一统志》说:“五溪有雄溪、樠溪、酉溪、辰溪、溆溪。”学术界对五溪的解释还有歧议。就清《湖南通志》谓:“出于酉阳石堤蛮界、流经辰州府城西为北江者名酉溪;有出自铜仁蛮界,流经麻阳县城为锦江者名辰溪;有从湖南界城步县巫山出,流经关峡而下为若水洪江者名雄溪;有出镇远界,流经沅州城西下为盈口竹寨江者名㵲溪;有出自靖州西南黎平府,流为亮寨江者名樠溪。”文中所说铜仁、镇远、黎平都在今贵州。按此说,其中辰溪、㵲溪、樠溪都与贵州地域有关,说明自汉魏以来,相当一部分“五溪蛮”活动在今贵州黔东及黔东南地域。

汉末以来,五溪蛮不堪统治者的盘剥压迫,多次起义反抗封建王朝的统治,受到镇压。三国时,吴主孙权刚一立国,就派黄盖镇压五溪蛮的反抗。在吴亡前夕,为了安顿内部,对付司马氏,又于永安六年(263年)派钟离牧为武陵太守,镇压有贰心的武溪蛮人。

在五溪地域,还有另一族群“蛮人”。秦惠王灭巴以后,巴族成分有很大变化。就川东地区而言,其中就有一部分巴人流入黔中。《十道志》说:“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源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为五溪蛮。”《太平寰宇记》对此又作了补充:“五溪谓酉、辰、巫、武、源等五溪,故老相传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一说五溪蛮皆盘瓠子孙,自为统长,故有五溪之号,古谓之蛮蜑部落。”巴人为五溪之长,这种说法不一定可靠。但巴人为廪君之后,史书则有记录。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四《涪州风俗形势》说:“其俗有夏、巴、蛮、夷”一段文字下,原注引旧《图经》谓:“夏则中夏之人,巴则廪君之后,蛮则盘瓠之种,夷则白虎之裔。”可见,五溪地域除盘瓠种外,还有廪君之后。所以,《隋书·地理志》说:“荆州郡多杂蛮,其与夏人杂属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可见五溪地域的“杂蛮”,在语言上保留着各自族群的特点。他们一部分“与巴渝同俗”,即指出了与巴族的密切关系。以上史实说明,今贵州黔东及黔东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盘瓠蛮、廪君蛮都在这一带活动,对该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总之,魏晋时期,贵州高原各民族处在频繁的迁徙、融合中。对照今天贵州各民族的分布状况,可以追循其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线索。生活在五溪地域,与今贵州黔东及黔东南而接壤的族群,在隋唐以后,有的逐步融合到汉族中,有的成为苗族、瑶族和土家族的先民。

作者简介:

张祥光,贵州桐梓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学会理事,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省史学会顾问、贵州地方志研究会顾问。著有《贵州古代史》(合著,任副主编)、《贵州近代史》(主编之一),参与编写《贵州通史》五卷本中第一卷魏晋至五代十国、《贵州省志·政府志》《贵州省志·文史馆志》等。

(来源:贵州省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