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走新”又“走心”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 爽

“这不仅是一次新闻行业与高校的交流,更是一堂创新思政课的生动实践。”

“一个个故事像是一颗思想的种子,播撒在心田,让我们对祖国和家乡有了更深的热爱,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思考。”

……

十月的青海大学校园,秋意正浓、学意更浓,充满青春气息。10月28日上午9时,该校科技馆大礼堂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一场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青记讲堂——青海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走进校园首场活动在这里举行。

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聚焦“懂青海、爱青海、宣传好青海”,结合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结合践行“四力”采访实践中的所思所想,分享优秀新闻作品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反映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和新成就,展现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

“他在工作中默默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辞辛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青海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浩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青海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青海大学农牧学院1995级畜牧专业校友朱治国的先进事迹,现场不少同学被深深感动,眼中闪烁着泪花。

“我相信,只有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爱党爱国爱青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递民生声音,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和使命。”西宁晚报社记者张毓洛以“民生”为主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在基层采访中遇到的一个个关于民生改善的新闻故事,反映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看完锂电铜箔,再来猜猜我手里的这个材料是什么?”西宁市广播电视台记者蒋莹面对面与大学生展开互动,她用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素材,讲述了西宁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升级转型,从科技创新应用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与实践。现场观众的眼神紧紧跟随大屏幕上的一张张图片、一个个镜头看到了省城西宁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中感受到了新青海发展的蓬勃动力。

“地震虽无情,人间有大爱。应急救援、抗震救灾,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汇聚了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海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姜登文结合采访亲历,讲述了积石山6.2级地震中全省上下、各路救援力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一系列感人故事。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援瞬间、温暖人心的互助画面,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听众的脑海中。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充满思考与启迪的分享会上,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奔走在时代的浪潮中。”玉树藏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求永才藏的故事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展开。在她的讲述中,一个个以小见大的故事宛如珍珠般串联起新玉树的美丽画卷,见证了国家力量和人民力量交织融合所创造出的伟大奇迹。

好故事讲到哪里,感动和力量就传播到哪里。一个个精彩故事所带来的感动和力量,在学生们的心中久久回荡,激励着他们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次活动深化了大家对省情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真挚情感。”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符飞说,我们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自身的言行品格,勇于面对挑战,磨砺自身,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现场聆听的这些正能量满满的故事深深吸引和触动着我们。”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学生马锦玉表示,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青海和全国的发展大局中去,从自身做起,夯实专业基础,掌握更多技能,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为这些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新闻故事所感动。”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王舒欣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就是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积极思考创新,不断进取,更好地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实现伟大梦想的具体行动之中,不断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贡献力量。

编辑:乔明周;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