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髓缘”大爱点亮生命之光

图片


在一汽丰田有这样一位工人,被人们称作“献血侠”,他叫张锡亮。2006年至今,张锡亮参加无偿献血56次,总献血量达22300mL。2024年1月8日,他又成为长春市第167例、全国第167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身陷绝境的患者传递了生命的希望。张锡亮以“髓缘”大爱点亮了患者的生命之光,是什么驱动他去做这一切?让我们从他的故事中探寻答案。




以热血奉献传递生命希望




张锡亮的爷爷奶奶都是建设一汽的老员工,爷爷告诫过他,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道为什么而活。一个人只有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活得有精气神。“为奉献自己而活”,这是爷爷奶奶传给他的家教家风,也是张锡亮多年在基层一线工作岗位中的人生信条。

张锡亮第一次献血,缘于一个偶然的际遇。“当时在文化广场看到献血车,我便萌生了献血的想法,第一次献了300mL。”从此,张锡亮便与无偿献血结缘。2016年,张锡亮加入中华骨髓库。“献血过程中,有工作人员问我愿不愿意多留一管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我刚开始是蒙的,也不太了解。工作人员告诉我,加入中华骨髓库,如果配型成功的话,就能挽救一个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句话触动了我。”张锡亮回忆。

2023年7月,张锡亮接到了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此时距他最初加入中华骨髓库时已经过去8年了。这一次,他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髓缘”。经过一系列复杂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高分辨配型与全面体格检查,他与患者的配型高度匹配,体检结果完全符合捐献标准!


他是家人眼中的榜样




在等待患者方的预备期,他遇到了一个棘手难题。“不同意!”这是家里人的态度。这其中有来自女儿的害怕、妻子的不解,还有父母的担忧。为此,67岁的母亲特意从老家赶来长春,泪眼婆娑地说了很多话,就是希望儿子再好好考虑一下。面对家人的不安,张锡亮没有犹豫。他带着家人去医院找医生,帮助家人了解捐献的安全性;他还请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们来家里做客,让家人看到其他捐献者的故事和身体情况;他还耐心细致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终于,家人们都同意了。女儿知道这些以后,激动地说:“爸爸,你去救人吧,你是我的榜样!”

2023年12月29日,患者方准备就绪,顺利进仓准备接受移植。2024年1月3日,张锡亮在家人陪同下入院,全力配合造血干细胞采集。回想起2019年曾有一次机会也能捐献,但因为患者方的原因最终没能达成协议,张锡亮感慨地说:“没想到能再一次配型成功,30万分之一的概率我遇到了两次,真的很幸运。”

“我很认可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件事,尽管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疼痛感,但是想到能挽救另一个生命,那点痛算不了什么。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做有意义的事,让人生不留遗憾;期待更多人能加入到捐献中来,给更多白血病患者带去希望。”



他是患者心中的英雄




坚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因为很多事情很难一直坚持下去。就骨髓受捐者而言,一旦开启骨髓移植手术,他就要进入移植仓,为了手术接受大剂量化疗,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如果捐献者临捐反悔,手术中止,那受捐者将面临生命危险。张锡亮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尽管经历过患者方的取消、家人的反对、捐献骨髓时的排异反应……面对种种困难,他都选择了坚持下去,正是源于他内心深处的侠者风范和奉献精神。正如张锡亮所言,“我的人生就是要靠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不管经历多少困难挑战、风霜洗礼,他们只会让我越挫越勇、更加坚定前进的方向”。

由于保密原则,捐赠志愿者和移植患者不能见面,但张锡亮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是您用自身的光芒为“陷于无限深渊”的患者点亮生命之光。在信的结尾,患者饱含深情地说道:“感谢您,素未谋面的英雄。”

奉献大爱,热血青年。张锡亮被评为“长春优秀青年志愿者”,并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近日入选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来  源:吉林日报
编 辑:杨美娜
初 审:陈思秀
复 审:王更月
终 审:谢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