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黄河水,养育了百万河套人;一铺土炕,承载了上个世纪河套农民一家老小的生活之重;一组红躺柜,锁住了河套百姓当时的全部家当;一瓶河套老酒,见证了河套人酒桌上的俚语笑谈……
馆里收藏的旧电视(乔舒央 摄)
内蒙古巴彦淖尔作为河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凝聚了最深层次的河套文化基因。在临河区曙光乡的“塞外珍坊”民俗馆里,珍藏着数万件即将要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老物件,它们能让人们更加直观地领略河套民俗文化的魅力,它们是河套地区时代变迁的记忆、缩影、痕迹。
民俗馆的创办
历史的变迁在记录中显得尤为珍贵。“塞外珍坊”民俗馆占地6000平方米,由刘文帅投资创办。“我大概从2001年开始收集这些,之前纯属爱好,随着物品越来越多,我就有了买地建房办民俗展馆的想法,最近这三年才开始规划整理。”刘文帅说。截至目前,民俗馆大约有藏品40000余件,按类型共分为十个小馆——塞外书画馆、河套民俗馆、寻味老酒馆等,其中包括字画、年画、挂历、电影海报图书20000余件、各式老酒3000余瓶、旧电器500多件、红色及民俗物品10000多件、农耕文化物品及奇石、瓷器1500多件等。每一件物品都是刘文帅从各地淘的,大多是在旧货市场,当记者问到他最难淘的物品是什么,他说:“太多件了,好多人家都不愿意出手,我要驱车几百公里,上门吃几顿饭、喝几顿酒,才能把它们‘收入囊中’,找到这么多老物品是真的很不容易!”
馆里收藏的民俗用品(乔舒央 摄)
河套人家的“故居”
民俗馆用了十几平方米的空间百分百还原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旧民居风貌,名为“河套人家”,里面有柴火灶台、锅连炕、红躺柜、衣架、梳妆台……著名作家梁衡先生曾在《土炕》中写道:“不懂得土炕就不懂得中国的农村和农民,至少不懂得北方的农村和农民。而没亲身睡过几年土炕的人,很难感受到这块黄土地和农民心头的细微的震动。”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河套地区秋冬季节奇寒,人们整天都离不开土炕,“烧在前,吃在后”就是对这种土炕的真实写照。“我就出生在这种小土炕上,箱子柜子里放着为数不多的衣物,一盏油灯能照亮全家,锅里常煮着简单的饭菜,特别是这个小炕桌,爸爸在这里喝小酒,妈妈在这里缝补衣裳,我在这里写作业,那都是我童年的记忆。”故居的完整还原,直观展现出河套农民那时的生活环境,用实物留住了祖辈、父辈们的乡愁与记忆,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土炕上的文化和烟火气,而这铺炕上的烟火,已然渗入了河套文化的基因……
馆长刘文帅正在带领参观民俗馆(乔舒央 摄)
河套地区的民俗文化
有人的地方就有民俗,而有民俗的地方就有文化。留声机的声音一出,仿佛聆听到了那久远的故事,走进了那峥嵘的年代——爷爷亲手制作的旱烟袋、奶奶亲手裱糊的纸篓篓,一盏马灯、一尺布票、二两粮票、缝纫机、小人书、钟表……这里所展示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都是河套农民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使用过的,朴素的用具涵养了河套人淳朴、善良、宽容、博爱的精神。通过实物与历史进行对话,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风俗等。“这些馆藏物品件件都是曾经父辈们使用过的,我想让后代们通过老物品了解祖辈们是从多么贫穷落后的环境中一步步走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发展到今天物资这么丰富真的很不容易,提醒他们一定要珍惜当下。”
粮票(乔舒央 摄)
民俗馆的未来发展
收藏的本质,是对时光的收藏。谈到民俗馆未来的发展,刘文帅说:“我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研学基地,涵盖参观研学、实践教育、文旅休闲、拓展训练等项目,把弘扬民俗文化这件事做好做成功,让所展示的物品发挥出更大的文化价值,以文化去感人,以新的理念去育人,推动我们河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些物品都取之社会,未来也会留给社会,给我们的家乡留一份厚重的历史纪念。”(乔舒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