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警惕:沉迷手机正让你“缺席”孩子的成长关键期

童年为孩子的人生奠定坚实或脆弱的基础。
Bethlehem等人绘制的大脑发育图显示,大脑的多数脑区在3岁前达到生长峰值,部分在5至6岁,极少数脑区在9岁后。这表明,童年时期丰富的经验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Levitt指出,大脑在出生后的前几年最具可塑性,之后通过经验重塑大脑变得愈加困难且成本更高。因此,在童年早期建立强大的大脑回路比后期干预、修复或重塑它们更有效、成本更低。

第一节:  基础技能缺失的影响

显而易见,大脑很难在薄弱的基础上建立高级的认知、社会和情感技能。
例如,缺乏高质量语言输入会限制孩子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其日后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而在幼儿时期没能建立起基本的数感、形状识别和计数能力,孩子日后学习复杂数学概念可能会遇到困难,如加减乘除、几何和代数。此外,没有充足的运动,精细和粗大运动技能发展不足,会影响骑行、弹钢琴等高级运动技能发展。
图片
同样的,缺乏社交互动,孩子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如分享、合作和同理心)难以健康发展,这将影响他们在学校和公共场合的表现,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而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能力的缺失,可能引致情绪调节上的困难,影响孩子日后的学业表现、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特别是,未培养良好习惯导致孩子时间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不自律、没有计划性,拖延症严重的问题,进而影响自控力和责任感的培养。
Levitt提醒我们:大脑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其全面发育的基础是在生命早期建立起来的。日后再培养孩子,远比“一开始就把孩子教育好”要困难得多,效果也差不少。然而,不少父母认为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却没能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依赖于与父母敏感、温暖和互惠的互动。特别是,进入数字时代后,不少父母沉迷于虚拟世界,错失为孩子提供优质经验的机会。
图片

第二节:  父母沉迷手机的影响

研究表明,屏幕时间会分散父母的注意力,降低育儿敏感性,导致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反馈减少,进而影响亲子互动的质量。毋庸置疑,孩子正在经历的活动蕴含众多的成长机会点,但父母不参与其中,便很难抓住这些机会,更不可能为孩子提供及时的引导、帮助和支持。
以学习攀爬为例。当孩子对攀岩墙产生兴趣,但因害怕不敢尝试时,父母需要鼓励孩子迈出第一步。孩子欠缺攀爬技巧时,父母的指导便显得格外重要。因失败而受挫时,父母应告诉孩子不要气馁,教导他们如何努力以获得成功,这是“重要一课”。倘若孩子有了进步——即便它看起来微不足道,父母也不要吝啬“赞美”。特别是,引导孩子关注努力改变的历程,对培养积极人生态度至关重要。
图片
同样的,学龄前儿童对画画充满兴趣,但因画笔的运用、色彩把握和绘画技巧的缺失,可能让这项活动变得索然无味,进而失去兴致。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参与和支持尤为重要。当孩子的作品不尽人意时,鼓励孩子,并教导他们如何改进以提高作品质量,有助于维持孩子对画画的兴趣。同时,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创新思维和洞察力,并增进孩子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热情。
开始校园生活后,多数孩子需要面对学业落后的问题,其原因各异,不总是智商不高引致的结果。但多数父母期待“补课”能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习惯不好,注意力问题,自驱力不足,以及不自信、焦虑、抑郁等引发的情绪问题,还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父母不合理的期待等,都可能降低孩子的竞争力。事实上,在童年时期,掌握各种软技能,如专注力、复原力、心理韧性和灵活性,以及情绪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才是孩子保持领先的关键所在。
图片
然而,当父母专注于刷手机时,很难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共同注意力的缺失,也即亲子没有关注同一件事,让父母很难知道孩子正在经历什么,遇到什么难题,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和压力,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的。特别是,一旦遭遇育儿问题,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父母往往会向孩子发出混乱或错误的指令,例如:
01.忽视孩子情绪和需求
  • 别闹了,安静点!
  • 别哭了,烦死了!
  • 有什么好怕的,胆小鬼。
  • 不要哭,这是你的问题。
  • 按我说的做就行。
  • 忍一忍就好了。
02.错误的反馈
  • 你做得很好,继续吧。
  • 别担心(别怕),没什么大不了的。
03.过度保护或限制
  • 别乱动,危险!
  • 别跑了,摔了我可不管你。
  • 不许动那个,再动我打你了!
  • 你要是……我就……(威胁)
图片
04.施加额外压力
  • 快点,别磨蹭!
  • 你怎么这么笨/调皮/不听话。
  • 你怎么搞的?
  • 你为什么总这样?
  • 这么没出息,都不知道反击吗?
  •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笨!
  • 你就不能学学别人,怎么就你不行?
  • 为什么别人就不会这样?
05.拒绝社交互动
  • 我很忙,你自己玩(解决)。
  • 别烦我,等会儿(以后)再说。
  • 快点走开。
  • 等你爸/妈回来再说。
  • 别和他玩了,他不好。
  • 大人不会管这些事
图片
显然,正在玩手机的父母也在陪伴孩子,但意识却“缺席”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觉得事情不太妙时自己需要好好管教一下孩子。所以,他们往往会下意识地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或采取那些令孩子困惑的行动。

第三节:  行动建议

养育子女,不只是陪着孩子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以及如何努力把它们做好。而只有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的父母才能抓住各种机会,以促成孩子的成长。具体而言,父母可以这样做:
01.积极参与孩子的日常活动
  • 设置无屏时间,策划丰富的家庭活动。
  • 主动参与孩子的游戏、学习和探索过程。
  • 保持专注,关注孩子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和需求。
  • 鼓励探索,以培养兴趣爱好。
图片
02.提供高质量的互动和反馈
  • 保持关注,给予孩子及时、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 避免使用负面或混乱的指令,保持沟通清晰和正面。
  •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 教导孩子如何从失败中学习,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和改进。
  • 定期对话以了解孩子对现实的态度、看法和应对方式,及时纠偏。
03.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 教导孩子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 以身作则,为孩子展示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能力。
  • 设定合理的期望和目标,帮助孩子建立自律性。
  •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图片
04.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 寻求机会以促成各种技能的练习。
  • 教导孩子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
  • 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培养社交技能。
  • 鼓励充足的户外运动,以促进身心健康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 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以促进认知的发展。
05.持续学习与反思
  • 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以提高育儿效能。
  • 定期复盘,及时调整和改进育儿实践,与孩子共同成长。
图片
总之,通过以上行动,父母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能为他们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父母积极的参与和支持将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和成功。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放下手机,真正做到“不缺席”孩子的成长。
最后,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