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蘑菇 回乡的路 | 语闻·故园

七月末的一天晚上,接到大哥从乡下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已有很多人上山采蘑菇了,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这是我与大哥约定俗成的事。每到长蘑菇的季节,大哥就会打电话告诉我。退休以后,我与肖哥每年这时候都要到乡下山里采蘑菇。肖哥是当年上山下乡落户在我们村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生产队劳动的时候,我俩和大哥都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回城的政策落实后,肖哥便回大连了。我参军十几年,转业后也去了大连,我与肖哥便又在一起了,时常见面小酌。乡情的留恋,儿时的记忆,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回乡采蘑菇,成了我与肖哥联结城乡两地的纽带,大哥也一样。

第二天上午,我便驾车带着肖哥出发了。也许是前一天刚下过雨的缘故,空气格外清新。天空晴朗,八九点钟的太阳将建筑、道路映照得分外清新明亮。从后盐高速公路口进入高速公路,一路飙行。在三十里堡出口,驶入农村乡道。经大谭、莲山、星台进入我的故乡——双塔。虽说是乡道,但也是一水儿平整光洁的柏油马路。为此肖哥还回忆起当年:回一趟大连,乘坐公交车,车上人挨着人,十分拥挤,费尽周折才能挪腾出一个放脚的地方。人多热量也多,春夏季节车窗必须开着,风卷着土路上的沙尘从车窗灌进车内,往往是穿一套崭新的衣服,回家时就成了一个灰兔子。

我的老家——双塔栗寺沟,是有名的芝麻白花岗岩出产地,附近一些城市如沈阳、鞍山、大连等地的建筑及公路所用的石材,大多来自这里,甚至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地。石材的用途非常广泛,如某些房屋基础、墙面,道路两边的马路牙子以及铺设路面、假山装饰、雕塑等。一进入双塔地界儿,便可看见路边厂房栉比鳞次地排列着,空地上堆积着如山的大块儿方正石料的,就是石匠们的石料加工厂,本地人也叫锯场,可以加工石条、石板等,还有做雕塑的。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就是做石刻雕塑的,我与肖哥还特意停车到他的厂里浏览了一番。只见场子边的空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石刻雕塑品,有观音菩萨雕像、弥勒佛雕像,还有一些人兽相间的西方人尊崇的雕塑,以及大象、狮子、猴子等其他物种的雕塑品。大小不一,高矮不同,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是能工巧匠,巧夺天工。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回到了家。虽说父母都已故去,自己也早在大连落户,但还是将这里当作家。

大哥大嫂早已在街边迎候了。肖哥是常客,无需过多寒暄,我们便走进了大哥整整齐齐的院落。中午简单用餐,晚上这顿酒是必要喝的,邀几位古邻老亲,喊几个当年的发小,围一桌酒席,酒瓶开处,欢乐便来到了桌面。一番觥筹交错之后,话匣子就都开了。我虽不胜酒力,但记忆力还算可以,当年怎样掏鸟窝,怎样在沙滩骑“马”打架,怎样比拼力气......记忆犹新,就似昨日。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话古论今,似有说不完的话题。暖意融融,就像杯中老酒,醇厚浓香。

直喝到深夜,四面环山的村庄一片寂静,天空中稀疏的星星在悄悄地眨着眼睛,远处传来斑鸠清脆的叫声,在山谷中回响,告诉人们,该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要上山采蘑菇了。可天空却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我与肖哥面露难色。大嫂讥笑我们:雨天才长蘑菇呢。人家都是专挑雨天上山,你们反倒害怕下雨。我与肖哥窘得无语,嘿嘿笑了两声:好吧,那就上山!

都说西庙的蘑菇多,我与肖哥还有大哥,驱车直奔西庙而来。走进西庙山坳里时,看到已经有很多车辆停在路边,看来有人比我们还早呢。寻个地方停下车来,小雨像牛毛一样丝拉地下着。我们换上长袖衣服,每人拎一个事先备好的塑料桶,向西山坡奔去。用镰刀砍下三枝粗细合适的树丫稍作修理,便成了木杖。这木杖有几个好用处:在树林里遇到枝叶茂密处,用这木杖挑、拨开路;树木间随处可见丝状的蜘蛛网,就用这木杖挑开,否则你会中了蜘蛛的埋伏,成了它的客人;在陡峭的山路上,你还可以把这木杖作为拐杖使用,能节省不少体力。采蘑菇的人不能扎堆儿,步人后尘是采不到蘑菇的,于是我们便逐渐分散开来。

我是朝着西北方向去的。细雨霏霏,雾气漫山,但还是能看见紫的、蓝的、红的、黄的野花,在山坡上,在山岗上伴着雨摇晃着、笑着,更使我鼓起勇气向山坡的纵深处挺进。草地上依稀可见有被折断的草梗和被踩踏过的落叶,证明已有人路过,我便寻着无人去过的地方走。我采到的第一只蘑菇是鸡腿菇,宛如一把小伞插在地上,它的腿如雄鸡,修长且亭亭地立着,像是在昂扬地迎接着你。接着便遇见了各色各样鲜艳漂亮的蘑菇——有鸭蛋青,伞面的肤色与鸭蛋皮儿的颜色一样,绿莹莹的;还有鸡蛋黄,体积娇小,蛋黄颜色,玲珑精巧;在一个坡地上我与胖孩腿照面了,很是兴奋,它是古铜色的,在刚长出地面的时候,腿部胖胖的,似小孩子的腿圆润可亲。这种蘑菇有一个特点,只要你发现了一个,它就不会是孤立的,附近必有其同类。我在周围寻了一圈儿,果然找到了,这一丛有十多个呢,有大的有小的,大的伞面直径可达二十多公分。胖孩腿是蘑菇族类中的精品,当我把它们装进塑料桶里的时候,心里是乐滋滋的。

我采的蘑菇快要满桶了,才觉得有点儿累,便想找一个有石头的地方坐下休息片刻。当我走近一个石砬子的时候,竟然惊奇地邂逅了变蘑菇,真是好运,多年未曾谋面,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它却在此处。我高兴极了,真想与它拥抱,可又怕它翻脸变色。变蘑菇是黑金色,之所以叫作变蘑菇,是因为只要你触摸了它的某处,那个部位的颜色就会变得暗黑。我知道变蘑菇与胖孩腿有相同的特点,便在附近踅摸了一遭,又找出了五六个变蘑菇。到这时,我是彻底地满意了。

雨渐渐地停了,身上衣服早已被打湿。雨天上山虽然有些不适,却凉爽,避免了酷热难耐的煎熬。山坳里树木婆娑、烟波浩渺,时而传来人们寻找伙伴的呼叫声。我也试着喊了两嗓子,但毫无回应。我便拿出手机,拨通了肖哥的电话:“你们在哪里?”“我们在西山岗,你呢?”“我在北山岗,时间差不多了,该下山了。”“好!”

我下来的时候,肖哥和大哥已等在车旁。我们看了看对方的收获,都是满满的一桶,彼此会心地笑了。我们换了衣服,又到旁边的庙宇里参观了一圈。这座庙宇名叫望海寺,据传年代久远,是隋唐时期初建的。后来据说是一个南方人通过集资的方式重建,但与我小时候见过的模样大不相同了,两幢高高的房屋,有五座庙堂,正厅是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威严地矗立中间,一众神像侧立两边,栩栩如生。望海寺的地理环境优越,东西北三面环山,只有南面一望无际。天气晴好的时候,站在殿前的台阶上,可以看见南方虚无缥缈影影绰绰的海面。庙宇的名称必是由此而来。

当我们下山走到山口时,看见有人在道口边上收购蘑菇,出于好奇,我特意上前问了问收购价格,胖孩腿和变蘑菇的收购价格竟然要160元一公斤!我们的蘑菇是不会卖的,但心里却很惬意:我们的塑料桶里可都是值钱的宝贝呢!山里的野生蘑菇是真正的山珍野味,不用太好的厨艺,放一点五花肉,再切一点土豆片,加些水炖起来,就是神仙的味道。蘑菇吃起来嫩滑可口,汤喝起来鲜美绝伦,一口难忘。

回到大哥家里,把蘑菇采摘干净。在锅里开水焯一遍,捞在大盆里,再端到小河去清洗。这条小河自山上流下来,河水潺潺,清澈透明。河畔绿草茵茵,野花点点,柳枝摇曳,像一条玉带环绕着村庄。

午饭后,大哥、大嫂再三挽留,怎奈肖哥不喜叨人太久,执意要走。我虽恋恋不舍,但也只能随肖哥的意。临别前,大哥大嫂还反复叮嘱我们:明年夏天一定再回来,上山采蘑菇。

一定会的,山里的蘑菇,是我回乡的路。

作者:尚武成 编辑:徐征 校对: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