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心血管年会”(CSC 2024)在长沙举行。CSC 2024秉持传承发展的理念,回顾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最新成果,并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在“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防治专题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湖南省人民医院潘宏伟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启明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柏勇平教授担任大会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连生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刘育教授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旭辉博士作为主讲嘉宾,分享、探讨了络病理论及其指导下的通络药物相关临床研究及最新成果。现整理会议精粹如下。
韩雅玲院士
韩雅玲院士表示,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是当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策略之一,这要求我们在疾病各个阶段均进行有效的干预,从源头控制疾病的发展。而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作为中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路。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促进心血管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杨跃进教授:通心络双重保护,标化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1年临床预后
杨跃进教授
“急性心梗冠脉再通治疗后的心肌无复流/慢血流和心肌再灌注损伤仍是目前两大国际性难题,临床亟需新的药物或治疗策略改善治疗现状。”杨跃进教授指出,微血管堵塞是心肌无复流/慢血流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是心肌无复流/慢血流防治的关键。“这与通心络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相契合。”
基于此,杨跃进教授于20余年前开始了探索通心络改善冠脉微循环作用机制的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系列基础研究显示,通心络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双重、双向保护作用。
在临床研究方面,通心络防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的临床研究(ENLEAT试验)证实,患者在行PCI前后,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明显降低ST段抬高幅度,加速ST段回落速度,降低心电图无复流发生率达36.6%,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为进一步验证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显著疗效,“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子课题“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应运而生,在大样本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证实通心络可有效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结局。
CTS-AMI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3797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指南推荐的标准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治疗一年时,通心络仍能持续降低MACCEs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降低再次心梗风险74%,降低卒中风险56%。
2023年10月24日,CTS-AMI研究问鼎国际医学顶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杨跃进教授表示,CTS-AMI研究的发布为急性心梗患者提供了首个对微血管和心肌细胞双重保护的药物,为急性心梗患者提供了进一步改善临床结局的治疗方案,为中药循证医学评价提供了范例,为中医药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为中西医结合找到了结合点和有效路径,有望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钱菊英教授:通心络改善冠脉微血管功能,开辟中西医结合防治CCS新路径
钱菊英教授
会上,钱菊英教授对《2024 ESC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24 ESC CCS指南》)进行了解读。《2024 ESC CCS指南》明确了CCS是一系列由于冠状动脉和/或微循环慢性疾病相关的结构和/或功能改变而引起的临床表现或综合征。
钱菊英教授指出,与2019版指南相比,《2024 ESC CCS指南》有四大更新要点:明确冠脉痉挛和微血管障碍在CCS病理机制中的重要性;强调CCS管理目标的重点从改善症状转为改善预后;CCS药物治疗原则为早期、足量和足疗程;强调CCS应个体化管理,提高依从性。
“尽管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每年仍有2-4.8%CCS患者发生心绞痛。”钱菊英教授指出,目前标化治疗和血运重建只针对CCS冠脉大血管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无法解决微血管功能障碍及血管痉挛的病理机制。冠脉造影发现无复流/慢血流提示存在冠脉微循环障碍,合并“三高一胖”的CCS是预测存在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既往一系列基础研究证实,通心络对内皮和心肌细胞有双重、双向保护作用,可改善冠脉微血管功能。2023版《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通心络用于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治疗。
2023年发表在Medicine的通心络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表明,通心络联合常规治疗显著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C反应蛋白和LDL-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CS开辟了新路径。
王连生教授:通心络《专家共识》发布,助力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新征程
王连生教授
王连生教授解读了《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指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吴宗贵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林谦教授作为核心专家组成员,集结了全国47位专家共同制订。
王连生教授介绍,《共识》明确了临床涉及的9大类冠心病相关人群、确定了22个结局指标,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充分发挥通心络在冠心病人群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化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改善其临床结局。
“《共识》内容覆盖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慢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合并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类型和患者群体,并对通心络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治疗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推荐。” 王连生教授介绍,该《共识》中,通心络在冠心病一、二级预防中,尤其是在ACS,病情反复发作的冠心病防治方面获得8个Ⅰ类专家推荐,9个A级证据,是首个在ACS获得Ⅰ/A类推荐的创新中药。
王连生教授表示,通心络由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等12味中药组方成,具有调脂、抗凝、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液流变、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抑制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等综合干预作用,尤其是在保护内皮细胞、改善冠脉微循环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机制是通心络治疗冠心病获益的基础。
刘育教授:参松养心显著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刘育教授
我国成人房颤标准化患病率为1.6%,随年龄增长,房颤发生率不断增加。有研究显示,在房颤治疗方面,导管消融维持窦律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治疗,且房颤导管消融的适应证逐渐拓宽。但临床仍存在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较高、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短期使用AADs无法有效改善远期成功率等问题。
刘育教授介绍,参松养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创新药物,在心律失常领域已开展了系列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其治疗阵发性房颤、特发性室早、心衰伴室早、窦缓伴室早等疾病疗效确切,具有“整合调节、快慢兼治”的作用优势,且已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为评价参松养心对持续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的影响,2019年,由黄鹤教授牵头开展的“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子课题之一“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SS-AFRF研究)在中国内地启动。
SS-AFRF研究纳入来自中国66家医院的920例首次射频消融术后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随访观察时间为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在空白期后,持续≥30s的复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1年随访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参松养心组提高了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85.5% vs 77.7%,P=0.001),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率7.8%,降低复发风险达40.0%(HR=0.6,95%CI:0.4-0.8)。次要终点结果上,与对照组相比,参松养心组在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显著降低了房颤负荷。在生活质量方面,参松养心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躯体和精神评分的双重获益。安全分析显示,参松养心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参松养心组并未观察到额外的不良反应事件。
该研究于2024年8月24日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重磅发表。刘育教授总结道,SS-AFRF研究为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管理提供了一种创新策略,是心律失常防治领域中一个里程碑式研究,对于安全地预防消融术后远期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郑旭辉博士:芪苈强心显著降低心衰死亡和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开辟心衰防治新途径
郑旭辉博士
郑旭辉博士介绍,中医脉络学说指导慢性心衰病机概念与RAAS、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导致心室重构为慢性心衰病机理念相吻合。基于脉络学说研发的创新药物芪苈强心胶囊,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与西医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心衰的理念一致。多项机制研究从细胞及动物水平多角度验证,芪苈强心可能通过激活PPARγ及其配体依赖性共激活因子PGC1-α防治心衰。
2013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可提高临床疗效16%;此外,芪苈强心组的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因心衰再入院等)发生率呈现降低趋势。
为了进一步探索芪苈强心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中长期用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子课题——“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QUEST研究)”。
该研究纳入来自中国133家医院的3110例LVEF≤40%、NT-proBNP≥450 pg/ml、NYHA II-III级且临床症状稳定或在入组前2周内诊断为IV级的成人HFrEF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标准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芪苈强心(4粒,tid)或安慰剂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18.3个月,芪苈强心组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风险22%(HR: 0.78;95%CI,0.68-0.90;P<0.001)。与安慰剂组相比,芪苈强心组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降低24%,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7%。此外,芪苈强心对主要终点的益处在预先指定的亚组中基本保持一致。
该研究于2024年8月2日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郑旭辉博士指出,芪苈强心治疗心衰还获得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的重磅推荐,为芪苈强心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医学支持。期待以芪苈强心为代表的中药可以走向世界,造福更多心衰患者。
总结
“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随着对其挖掘的深入,以及其与现代医学理念的结合,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刘启明教授总结道,“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围绕心血管事件链关键环节重大疾病,揭示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系列循证医学研究走向国际舞台,进一步证实了通络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显著疗效。期待未来继续深化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推动更多针对心血管疾病的创新研究成果发表,为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