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中社23日报道,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亲临洞库视察“火星-18”洲际弹道导弹等装备,这让外界对朝鲜的核力量建设水平产生了新的兴趣。
许多军事观察家认为,朝鲜核力量的构建速度远超预期,核建设水平可能与我国本世纪初的情况相当。
导弹洞库的隐蔽性与技术水平
金正恩此次视察导弹基地,让外界首次看到了朝鲜导弹洞库的内部情况。
从朝中社公布的照片看,洞库内采用高标号水泥铺设地坪,穹顶采用拱形设计,显示出良好的工程质量。专家分析,这种洞库设计不仅能够隐藏发射设施,还能够在敌对卫星和侦察系统面前保持较高的隐蔽性。
洞库外部隐蔽于森林深处,金正恩的到访甚至需穿过密林,这进一步证明朝鲜对洞库的隐秘性要求极高。
导弹洞库的存在,能够确保朝鲜的战略武器在战时生存能力最大化,抵御外部攻击。
这种洞库建设模式与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导弹洞库部署方案颇为相似,虽然略显落后,但在朝鲜特定地理条件下已然是生存与防御的最佳选择。
发射坪冲刺式发射的部署模式
从洞库设施与导弹发射模式分析,朝鲜的洲际导弹发射方式为“发射场坪冲刺式”,即导弹在洞库内存放,发射前才快速转移至洞库外的发射坪进行发射。
相比直接在洞库内发射,冲刺式发射的布局较为灵活,成本也相对较低。但这一方式也有其局限性:洞库外部设施如通信天线、生活营房等同样会暴露在卫星侦察下,隐蔽性并非完美。
火星-18的批量化列装
此次视察中,金正恩站在四台“火星-18”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车前,接受汇报。
火星-18导弹是朝鲜今年4月完成首次试射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具有迅速发射、隐蔽性强的优点。
从此次四台发射车的展示来看,火星-18导弹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具备初步服役能力,朝鲜的洲际导弹战备值班单位也已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固体燃料的使用大幅提升了导弹的战备时间,减少了发射准备所需的时间,极大增强了战术灵活性。
在固体燃料领域,朝鲜技术水平虽远不及我国,但其火星-18的出现让朝鲜在中程到远程打击能力上实现了跨越。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实现了固体燃料导弹的突破,而朝鲜在本世纪迅速追赶,填补了这一代差距。
金正恩的鼓励与战略部署
在视察过程中,金正恩勉励导弹部队全体士兵要保持高度戒备,以应对美方核手段带来的威胁。
他强调,未来朝鲜将进一步提高“要塞化”水平,以确保随时具备核反击的能力。
这意味着朝鲜核力量建设不仅在武器装备上继续推进,同时在防御性与战术部署上加大投入,力图将洞库防御与导弹快速发射机制结合,为应对外部威胁提供可靠保障。
固体燃料与液体燃料的对比
我国在固体燃料导弹技术上已拥有较为成熟的研发体系,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固体洲际导弹的布局。
而朝鲜在该领域相对滞后,直至2023年火星-18试射成功,才步入固体燃料时代。固体燃料导弹具备快速响应的优势,填补了朝鲜对洲际导弹发射速度的需求,但其制造精度和可靠性显然难以与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相比。
在弹头技术方面,我国早在2000年代便通过一系列科研突破,成功掌握了多弹头分导技术,使导弹具有更高的打击精准度。
而朝鲜的导弹弹头技术依旧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多弹头分导能力,射程、精度和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提升。
防御系统建设,洞库部署与地下井发射
我国在本世纪初已实现导弹地下井发射的防御模式,这种防御方式具备较高的抗打击能力,地下井的抗压能力达到3000psi以上,确保导弹在极端攻击下生存。
而朝鲜的洞库部署虽然隐蔽性较好,但在承压能力上远不及地下井。
根据目前的建设模式,朝鲜导弹洞库的抗压能力仅达1000psi左右,并不适用于直接应对核打击,只能在遭遇精确打击前保持隐蔽状态。
朝鲜核武发展背后的“宪法化”
2022年,朝鲜将核武政策写入宪法,成为第八个将核武力纳入国家基本政策的国家。
金正恩此次视察时虽未提及核弹头状况,但核弹头与导弹分离的战备部署方式却是普遍认为的战备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何金正恩反复强调导弹洞库的要塞化改造,以应对潜在的核攻击威胁。
与我国相比,我国的核武发展始终坚持“自卫防御”原则,维持“核不首先使用”政策。
我国的核武政策重视确保有效的战略威慑,而朝鲜则更注重“威慑-打击”一体,追求“随时反击”战略,这一政策取向也导致了朝鲜在战术安排上更倾向于时刻保持武器的临战状态。
朝鲜的核指挥系统建设起步阶段
朝鲜当前的核指挥系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核武指挥链、战略通讯系统的完善尚需时日。相比之下,我国的核指挥系统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成型,具备全球范围内的核反击能力。
朝鲜在指挥系统上的欠缺意味着其核威慑还存在较大缺口。尽管朝鲜加速洞库建设,但在核指挥与通讯系统建设上的进展,将是决定其战略核武有效性的关键。
朝鲜通过快速扩展导弹洞库建设与火星-18的批量列装,显现出其核力量构建的提速。然而,这样的建设模式是否能够真正支撑其战略核威慑力,尚需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