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文杰
单位 ∣ 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
艾滋病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大致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而急性期短暂、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及HIV抗体尚未阳转,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HIV急性期感染时指体内存在HIV病毒但抗体尚未阳转的阶段,也就是HIV病毒或抗原能够被检出但抗体检测为阴性或不确定的“窗口期”[1]。
艾滋病的急性期(窗口期)时间短,通常发生在感染的2周后,持续3-14天,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咽炎、盗汗、嗜睡及皮疹。急性期内即使抗体检测结果阴性,也不能掉以轻心,此时应选择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其他方法学[2]进行检测,例如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的第四代检测试剂或者核酸检测。
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试剂进行检测,可以提高对HIV感染者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患者屈某,女,40岁,主诉:发热5天。病史: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0摄氏度,发热时有头痛、乏力,余无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肢体抽搐等不适。
入院时,检测HIV抗体。当时,使用了HIV抗体检测-胶体金法(产家A),结果为无反应,见图1。
图1 厂家A阴性
按照HIV复检流程,此时此结果为无反应,未触发复查规则,按理说会发HIV抗体阴性结果给临床,但是浏览患者病例发现该患者自述在外院做HIV抗体为“感染待确定”,与我们检测的结果有异,产生了疑问。于是,找出该样品,再次复查产家A试剂,同时用另一牌子胶体金法(厂家B)结果为:厂家A为无反应、厂家B为极弱阳性,见图2。
图2 上为厂家A,下为厂家B
因厂家B结果极弱阳性,结果可疑,于是再上了HIV抗原抗体检测(化学发光法),结果为450COI有反应,见图3。
图3 化学发光结果
临床也同时开具了HIV-RNA定量检测,结果为5.402E+6IU/ml,另外患者CD3+CD4+T细胞绝对数137个/ul。最后,根据综合判断,以“感染待确认”结果回复临床,并同时留样送检市疾控进行抗体确证试验。
此后对该患者血样进行追踪检测,3日后患者重新采集的血样HIV抗体(厂家A)为强阳性。为搞清原因,为何3日前厂家A做出阴性,而化学发光阳性?于是对前后的样本通过不同厂家的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试剂进行比对,同时对胶体金法结果进行色度检测,结果见表1、图4:
表1 比对数据
图4 胶体金法结果图
根据分析,患者入院时的(8月10日)样本分别用厂家A、厂家B、厂家C的胶体金法试剂检测,结果均为测试带肉眼不可见的色带结果,很容易发成阴性结果。进行色度比对,显示厂家A、厂家B为L1“有反应”,厂家C为L0“无反应”(L0和L1色带肉眼不可见),采用厂家D和厂家E的酶联免疫试剂进行检测,均为“有反应”结果。
次日(8月11日)的样本采用同样的3种胶体金法试剂检测,厂家A试剂检测L4“有反应”(L2以上色带肉眼可见)的色度,其余均为L1“有反应”。同时两种酶联免疫法试剂均可检测出有反应结果。3日后(8月13日)的样品为厂家A为L8“有反应”、厂家B为L8“有反应”、厂家C为L7”有反应”,同时两种酶联免疫法也是“有反应”结果。
HIV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第三代试剂主要是检测这些特异性抗体。上述的胶体金法就是第三代检测试剂。第四代试剂和第三代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第四代检测试剂除了检测抗体外增加了P24抗原检测,上述的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的试剂就是第四代检测试剂。
P24抗原是HIV病毒本身的一种结构蛋白,在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之前,血里就可以检测到P24抗原。比如在感染早期体内特异性抗体还没有出来,这个时候应用第三代试剂检测结果可能就是无反应,而使用第四代试剂可以检测到P24抗原,就能够提示你感染HIV。所以第四代的试剂将HIV抗体检测的窗口期提前了。
根据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该患者在入院时为在艾滋急性期(窗口期),抗体未阳转或者含量低,所以胶体金法(抗体检测)检测阴性或者弱阳性,而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均为第四代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此两种方法可以检出有反应,说明此时患者可能存在P24抗原无HIV1/2型抗体。后续经市疾控中心反馈抗体确证报告为阳性,因此该患者以“艾滋病”感染收治我院感染科继续治疗。
目前现有的HIV检测技术,HIV抗体窗口期为感染后3周左右,HIV抗原窗口期为感染后2周左右,HIV核酸窗口期为感染后1周左右[3]。另外,窗口期长短受到病毒的复制能力、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而每一种方法学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且要严格按照每种试剂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避免因技术问题出错而造成结果错判。当我们遇到可疑的结果或者临床存疑时,应该用灵敏度更高的方法学去复核,避免造成HIV的错报或者漏报,同时应加强科室与临床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点评专家:李文瑞 主任技师
临床在对患者病情分析时,尤其是针对有过高危行为或者有相应临床症状者,应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试剂进行检测,可以提高对HIV感染者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选择的方法学都为阴性时,应做好定期复查和随访。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HIV感染者即使在窗口期也有传染性,所以对于有高危行为或者怀疑自己可能感染HIV者,需要注意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别人。
参考文献
[1]王晓林,李林,李敬云.HIV感染的窗口期与暴露后检测策略[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2,42(6):421-427.DOI:10.3760/cma.j.cn112309-20220427-00137.
[2]宋超,单志明,康凤凤,等.浙江省抗HIV抗体盲样质控考核结果分析及不同品牌分析灵敏度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2018,36(7):532-535.DOI:10.13602/j.cnki.jcls.2018.07.14.
[3]《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WS29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