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昼夜长短不一,钟鼓楼如何保证“北京时间”的精准?

钟鼓楼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北端起点,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依靠钟鼓楼的报时,北京中轴线上的城门规律地开闭,从而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管理。承担着如此重要任务的“时间建筑”,为何设置在中轴线的北端?为了保证报时的精准,钟鼓楼里又蕴含了哪些营造智慧?

“故宫北海颐和园,东四西单鼓楼前”,始建于元代的钟鼓楼南北纵置,以其高大的建筑体量成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制高点。

图片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岗:元朝人认为,钟鼓楼的位置比皇城的位置还重要,所以就把这个钟鼓楼放在了全城的中心位,而把这个皇城,放到了钟鼓楼的南面。到了明清时期都在沿用,就形成了咱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北京中轴线的模式。

明代时期,北京城向南变迁,于是钟鼓楼逐渐处于了中轴线偏北的位置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暮鼓晨钟”的背后,蕴含的是古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

图片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岗:鼓楼和钟楼实际上是当时的人和天之间进行交流的机构,所以鼓楼又叫作齐政楼。古人认为,天上一共有七颗星星是最亮的,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人的生活当中,也以七天作为一个周期,就是现在咱们见到的每星期是七天。根据整个宇宙运行规律来计算时间。

“齐政楼”是取齐金、木、水、火、土、日、月等天象规矩的七政之意。在这里,中国传统的时间文化孕育出了精深的计时智慧。从元代到清代,碑漏、铜刻漏、时辰香等计时仪器计量着这座古城的“北京时间”。

图片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 谭妍:碑漏是元代鼓楼初建时候使用的一种计时仪器,里边有12根这种之字形排列的曲筒,最上方有一个储球桶。当第一个金属小球随着这12根之字形的曲筒滚落到最下方,击落铜铙发出响声,全程是24秒。一天24个小时,需要滚动3600个金属小球,以此来换算时间。

这一计时方式昼夜使用,不受温度、湿度影响,展现了古人在精密计时上的卓越智慧。由于其木质结构,在一次失火中被烧毁。于是,鼓楼便采用铜刻漏进行计时。

图片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 谭妍:在最上面这个方斗形的壶里装满水,这个水会逐级流送,到最下方流到这个圆柱形的收水壶里。有一个双龙抱扶箭尺,它会根据水的浮力来上升,显示相应的刻度,代表相应的时间,红点就是代表当时的日出和日落的时间。

但四季昼夜长短不一,如何保证计时精准?根据元代《授时历》记载,冬夏二至之间昼夜长短差值为24刻,每差“一刻”需更换一箭,因此共有25支箭尺。

图片

作为报时中心的北京钟鼓楼,数百年来,依据计时仪器,击鼓定更,撞钟报时,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报时系统。

为使浑厚绵长的钟声传向四面八方,在钟楼底层四面各开有一个券洞,四向券洞在钟楼正中十字相交,形成一个正方形天井。天井向上贯通,直达大钟底部,构成一个内部声腔。据史料记载:“钟响之时,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

如今,“听”时间早已变为“看”时间。北京钟鼓楼这座古老的“时间建筑”,留给后人的不仅有建筑,更有对于时间的思考以及文明秩序的构建。

图片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吕舟:钟鼓楼的神圣性或者它的价值,是通过声音来管理这个城市生活,晨钟暮鼓,周围十几里大家都能听得到,所以大家才能整齐划一。它(钟鼓楼)在构建一个文明的体系,这恰恰特别贴合中轴线对于秩序的构建,对于文明的构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