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星7天”丨凫山村——半村诗意半乡愁

图片

“皖南星7天”意指到皖南度星期天
宣城所辖7个县市区,
如同北斗七星一样串点成线,
形成闪闪发光的艺术乡村风景线。

今天,我们推出“皖南星7天”有艺思

凫山村

↓↓↓

图片


凫山村:半村诗意半乡愁


◇宣城日报记者 徐文宣/文 沈彦/图


“飞岩悬瀑布,凫岭翠涛深。”沿着石凫山脚下的乡村公路蜿蜒穿行,抬眼间,旌德县旌阳镇东北角的凫山村便到了。


村以山而得名,村亦得山水之灵气。高山云海、千亩杜鹃、龙潭飞瀑……这里有着人们最向往的自然写意;祈福话茶、寻幽觅胜……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十足。


从过去寂寂无闻的“空心村”到如今人流如织的“艺术乡村”,村前苍翠的竹海,见证着这一场深刻变革。“田野成舞台、房屋成画布”,通过艺术乡建,凫山村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大力谋划“产旅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何必寻觅,这里就有“诗和远方”。



扮靓底色    “愿景”转化“风景”


曾几何时,这个掩映在大山深处无人问津的小村庄还是另外一幅景象,环境卫生无人搞,房前屋后长满草,猪牛鸡鸭到处跑,垃圾成堆路难找……“这一年多可没少啃硬骨头。”凫山村党总支书记储军笑着说,如今旧时景象已一扫而空。


“先有凫山殿,后有旌德县。”这是旌德一直流传的俗语,素有“人间仙境、毓秀凫山”之称的凫山村,坐拥壮观的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舞狮民俗文化、茶文化等丰富的人文底蕴,却苦于基础设施的短板和村集体经济薄弱一直得不到开发。


“我们过去长期都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既没办法、也没想法。”村民纷纷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村里长期产业凋敝,凫山村的发展始终“慢人一拍”,不仅田荒了,村也空了,破旧脏的村容村貌形成了恶性循环,游客自然不愿来。


“有人来、有事干、有钱赚”成了凫山村村民最热切的期盼。村“两委”经过研究,找准了目标:打造艺术乡村,其作用不仅在于给乡村“美容”,还在于激活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将其变成乡村发展的资产。


通过镇、村整合资金和募集乡贤捐款,凫山村将“艺术乡村”建设核心选择在了石山坞区域,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储军话说得直接,“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一个村连环境都整不好,还谈什么发展呢?”


图片

石山坞艺术采风基地。


从治理一片庭院、一泓溪水、一块墙角开始,凫山村边规划边建设,迈出了蜕变的第一步。而后,修缮老旧古屋、“妆点”入村道路、清理池塘水系等各项与“美”相关的行动接二连三启动,为村庄的“变形”按下了“加速键”。


一边做基础设施的“加法”,一边做好污水、垃圾处理的“减法”。半年下来不仅彻底清理了垃圾、粪堆、河道淤泥等,还相继建成了4处宽敞的休闲广场、道路硬化黑化5处约7公里,实现了路灯的全面覆盖,全村3处安全饮水升级提升和6个自然村污水集中处理达90%。


建设是硬邦邦的,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润物细无声”之功效,储军说,村庄更深层的变化还在人心,“很多村民从最初的不支持到现在抢着干,大家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村民对待村容的态度、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扮靓乡村“底色”,激起乡村嬗变的“一池春水”。



艺术赋能    诗意邂逅乡愁


一株虬曲龙蟠的参天皂角树、一方清澈碧透的如镜水面,一环环层叠蜿蜒的云上梯田,一栋栋古朴简洁的青石砖民居。清晨的石山凫艺术采风基地外,云雾或淡如轻烟,或浓似纱帐,点缀其间,浑然天成,树影婆娑下极目远眺,万顷风光,一览无余。“风物不与旧时同”,这是凫山村艺术乡村建设改造出的新风貌。


图片

云上梯田。


村容的问题解决了,艺术元素的融入也得跟上。凫山村把目光瞄准了石山坞千年皂角树下的100余亩撂荒地,村“两委”将撂荒地统一进行流转,开荒种植油菜、葵花等应景经济作物,打造梯田花海网红打卡点,发展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同时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聘请专家以艺术眼光和手法改造乡村将传统文化基因融入石山凫改造中,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瓦房、石阶、砖墙、栅门、古厝……充分利用村里的闲置土房和宅基地,流转闲置的房屋和土地,将残垣断壁改造成标志观景点,以艺术设计盘活闲置院落,恰到好处的布局和古诗词文化点缀,让石山坞角角落落都“文艺范儿”十足。


“现在每到周末来村里拍照的人可多了,还有省外游客专门来天空之镜打卡的。”村民汪长江乐呵说道。他口中的天空之镜不是镜子,而是村里皂角树边的一整片清澈通透的水面,这也是石山坞艺术乡村建设打造出的人气最高的网红打卡点。站在镜面之间,在阳光的映射下,水面倒映出天空的色彩,宛如行走在云端,蓝天清澈如洗,云影悠然浮动,时间在此悄然凝固。


让艺术的藤蔓攀爬在村庄的墙上,既诞生接地气的艺术精品,又反哺给乡村让“村建”更具艺术气质。凫山村积极挖掘当地文化符号,推出“凫山十景”,520景观带,先后打造10余个特色休闲观光项目,并将景点慢慢连成片,不仅给村里带来了绝佳景致和发展活力,吸引大量游客、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让凫山村石山坞真正成为网红打卡点,以文艺范助力乡村旅游振兴。


“节假日期间,村里日均200辆车进出,单日游客峰值突破千人。”是什么吸引了这些游客?答案对于储军早已烂熟于心,“村庄不能千篇一律,我们选了一条艺术文化赋能的路子,没有大拆大建,在这里看到的是农村乡愁。”


图片

千亩杜鹃。


蜗牛乐园、乡村咖啡馆……一个个具有艺术特质的新业态在绿水青山间生长,处处生景、移步换景、步步皆景的艺术乡村日渐成型。凫山村农旅融合体验馆正在建设中,四时之外民宿、峡谷漂流等签约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这些仅仅只是开始。”储军认为,艺术乡村的内核很大一部分还源自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艺术搭台,乡村唱戏,凫山村还成立了自己的文化艺术队。“节目都是我们村民自己编排演出的。”大家伙齐心协力干事的氛围深深打动着储军,这是艺术乡村建设激发的内生动力。


千年皂角树下,一曲曲民谣娓娓道来,游客或站或坐,一边听着歌一边喝咖啡,神情悠然。观山、听雨、沐风,“松弛感”在这一刻便有了具象的表达。


当艺术邂逅乡村,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方水,村庄却已然是崭新模样。



以节为媒    “流量”转化“留量”


“咚咚咚、咚咚咚。”锣鼓音乐响起,这是艺术凫山嘉年华活动,也是凫山村最热闹的时节。夜色下被灯光装饰的凫山美轮美奂,演出活动在热热闹闹的鼓舞中拉开序幕。激情澎湃的鼓声,将现场气氛瞬间点燃,中国风太极剑、竹笛表演,田园风斗笠舞,欢快劲歌热舞互动,架子鼓合奏,舞龙舞狮等轮番上演,一系列精彩的节目让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观众享受到一场独特的民俗文化盛宴。


图片

凫山新春烟花节。


村庄有了人气,如何将游客留住,实现“流量”变“留量”。以节为媒,凫山村通过举办节日文化活动营造热烈氛围,带动乡村旅游“网红”变“长红”。“我们举办的艺术凫山嘉年华活动,现场有600人参加,网络直播期间吸引了6.2万人在线观看。”


持续举办大型活动,为凫山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凫山新春烟花节、凫山假日·甲辰嬉春、凫山2024山地越野邀请赛……节日活动的引流效果显著,上半年,凫山村累计吸引游客超2000人次,集体经济增收约15万元。


图片

村里的文化活动。


大批游客的到来,对住宿、餐饮的需求随之增加,也让村民们开始吃上了“旅游饭”。村舍间建起民宿、咖啡厅,曾经在工厂打工的村民成了咖啡师,在家务农的村民经营起特色民宿。


“四五年前,我们还不敢想,游客有这么多,旅游能发展得这么好!”石山坞农家乐老板娘叶登娟正手脚麻利地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张罗地道的凫山菜,“原本在外务工,听说家乡的变化很大,成了景区,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就回来创业了。”一次节假日叶登娟回到村中,发现景区游客人山人海,很多外地游客还到家里咨询住宿吃饭问题,这让她坚定了返乡创业的想法。“要被客人记住,民宿就一定要有特色。”从一开始的摸索尝试,大半年下来,到如今她对农家乐和村子的发展也越来越有信心。


“跟以前大不一样咯!”73岁的王阿姨20岁出头便从隔壁村嫁到了凫山村,见证了村子的变迁,“村子越来越漂亮、人气越来越旺,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图片


文化底蕴与生态优势,这些是凫山村的资源禀赋,也是营销宣传的立足点。民宿经济逐步扎根,而这批民宿经营者,不仅尝到了发展民宿的甜头,还带动周边农户鸡蛋、笋干、茶叶等销售,可谓形成了“连锁效应”。如今,凫山村正计划打造以民宿群落项目为主的吃、喝、玩、乐、住、观光赏景等系列新业态。


“通过旅游开办农家乐、民宿,旅客们看到土特产不仅愿意品尝,还都乐意花钱买着带回去,足不出户就能将农产品给销售出去,既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也更好地激发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储军告诉记者,艺术乡村旅游的开发,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且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以上,全村农民可支配收入基本实现翻倍。



图片


信息来源 丨 宣城日报 徐文宣/文 沈彦/图
编辑 丨 汪飞
复审 丨
终审 丨 胡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