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元创新 老中医展示新功夫

图片
图片
图片
甘肃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乘着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强劲东风,我市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在强内涵、扬特色、育人才上用劲用力,聚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延伸产业链  中医药事业多元发展
今年8月,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陇西县召开。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的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着力于推进中医药产业务实合作,扩大中医药对外影响,让中医药成为更响亮的“甘肃名片”。我省先后在12个国家建立16家岐黄中医中心(学院),累计诊疗患者约18万人次,培训境外医师200余人,并吸引大批国外学员来甘培训,招收22个国家200余名留学生攻读学位。
在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兰州市卫生健康委与甘肃爱在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就甘肃爱在医院护理院项目进行了签约。甘肃爱在医院护理院项目签约额1亿元,建设以医疗、护理、康复为特色的医养护理院,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规划分两期建成18个护理单元、容纳1000张床位。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内部装修,正在开展医疗及办公设备采购、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
找准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新需求的契合点,是中医药历久弥新的关键。
走进兰州太宝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各类中成药琳琅满目。总经理王碧辉谈道:“市场对大健康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太宝制药紧跟时代步伐确定了中成药及大健康产品研发创新战略,成立了兰州太宝同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医药医美双轮驱动战略,陆续研发出了槐花荷叶栀子茶、山楂荷叶甘草茶、人参八宝茶等大健康产品,引领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中医药康养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一个极具潜力和前景的领域。近年来,我市不断促进中医药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成功推荐城关区入选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制定印发《2023年兰州市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工作计划》,充实完善《兰州市文化旅游企业名录库》,引导鼓励支持入库企业参与全市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开发建设,累计培育兰州佛慈医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东方天润玫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延链补链的骨干企业。
重师承培养  中医药人才薪火相传
人才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第一资源。我省共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名、岐黄学者2名、青年岐黄学者3名、甘肃省名中医299名,累计建设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48个,率先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继承人9560人。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加快中医药科研建设进程,组织开展了四批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655名继承人顺利出师。截至目前,全市有1人被评为全国基层名中医、9人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13人被评为全省基层名中医、14人被评为全省乡村名中医、25人被评为兰州市名中医、8人被评为金城名中医;已获得中医药科技成果奖25项,其中省级21项,市级4项,32种院内中药制剂列入甘肃省调剂使用院内中药制剂目录。
李复耀是七里河区中医医院院长,也是今年兰州市新晋的五名“甘肃省名中医”之一。记者在他的诊室见到了这位医术精湛的中医专家。
李复耀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7年,主要研究脾胃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皮肤病、中风后遗症、肾病综合症、肿瘤防变等,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以中药为主,取得了良好疗效。他每年坚持下乡为当地群众义诊,为百姓诊治疑难痼疾,受到百姓欢迎。同时为七里河区各乡镇卫生院培训骨干医师,使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李复耀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人群、五高病症、情志性疾病逐渐增多,需要医生转变治疗理念,通过中医治未病,将治疗疾病、治愈疾病为目的,转向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防重于治’的理念。我认为中医优质资源应下沉,做好医共体建设,加大力度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中医师承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医师承能够弥补院校教育在实践经验和个性化培养方面的不足,为中医事业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功底和丰富经验的人才,促进中医的创新和发展。
采访中,记者走访了两位特殊的中医医师,他们是一对师徒。
李浩炜出身中医世家,现任兰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师从宣蛰人、王福根及朱良春、唐由之、石学敏等多位国医名师,是甘肃省应用银质针及内热针技术治疗慢性疼痛的第一人,也是省内外银质针、内热针技术的传播者。
李浩炜自2014年投身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医师传承带教工作,目前已连续五届担任带教指导老师,培养优秀中医继承人9人。
李浩炜坦言:“我深知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致力于将其传承下去。我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文化,为传承和发展中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浩炜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推动中医文化在省内外的传播,先后在重庆、西藏、广西、新疆、青海、北京等地进行技术推广和学术交流。
常有刚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是兰州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他师承于甘肃省名中医李浩炜,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深入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积极领悟中医的博大精深。
“通过跟师临证,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希望能够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常有刚说。
抓科技转化  中医药科研成果丰硕
中医药科技成果奖是对中医药领域创新和进步的重要认可与激励。这些获奖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也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们展示了中医药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不断焕发的新活力和潜力。
多年来,甘肃中医药大学十分重视中医药成果转化建设,2023年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赵继荣教授团队项目“特色陇药内外兼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荣获2023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学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该项奖项,实现了省部级一等奖零的突破。
作为西北针王郑魁山先生的学生,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针灸科学术带头人杨继若主任医师始终致力于针灸优势病种的探索。
依托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现代眼科医学蓬勃发展的优势,杨继若开始尝试将针灸优势病种拓展到眼科领域。经过多年努力,由包括杨继若在内的58位研发人员共同参与的“创新中医药联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及推广”项目如期申报成功。该项目的部分成果分获2022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三等奖及2023年甘肃省皇甫谧中药科技二等奖。
借陇医优势  中医药文化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不断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推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更好弘扬中医药文化,我省、我市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发挥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基地作用,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我市积极有序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全市中医药系统94人入选兰州市“教育公益人才库”,发放《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2000册;推荐西固区、榆中县中医医院积极申报甘肃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选;组织开展全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40次,实施2023年“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专题活动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活动,累计受众达到16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认知度和普及率。
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甘肃省中医院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医院立足厚重的陇原医史文化积淀,在岐伯医学、皇甫谧针灸医学、敦煌医学、武威汉代医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皇甫谧研究集成》《敦煌医学文献真迹释录》《甘肃中医药传统知识荟萃》等一大批具有分量的医史文献著作。同时,该院立足病区,将中医药文化展示融入医院诊疗环境文化建设。挖掘整理医院骨伤科的发展历史,建成陇中正骨学术流派展览室,长期面向公众开放,让医院成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