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东部区赛)在苏州城市学院成功举办

图片

在实践中推进人才培养,在创新中提升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深化产教融合。10月25日-10月27日,第四届“RIGOL杯”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东部区赛)在苏州城市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赛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和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主办,苏州城市学院具体承办。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江西、上海“六省一市”51所高校的近百名本科高校教师组队参与本次赛事,参赛高校数量和选手人数均创下赛区历史新高。

图片

开幕式上,苏州城市学院副校长高雷教授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和参赛选手表示欢迎和感谢。电子信息产业是苏州市的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相关学科也是学校当前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之一。实验教学是促进产教融合,瞄准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次赛事充分体现了校地在学科和产业协同发展上的双向奔赴。今年8月,学校发布了《新工科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旨在面向江苏省“165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专业素养、广阔国际视野、远大志向抱负的卓越工程人才。希望通过本次赛事,为高校电子信息学科教师搭建实验教学优秀成果展示分享平台,以赛为媒促交流谋合作,进一步推动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图片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王志军教授发表视频致辞。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电子信息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在当前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要强化学生的实践工程素养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实验教学是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本赛事创办以来,竞赛规模越来越大、受益教师越来越多、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期待各位选手赛出高水平、取得新成绩。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竞赛根据报名专业和课程共分为5个小组,参赛教师分别从实验项目、教学组织、考核方式等阐述了实验教学过程,专家评委逐一对每位选手进行了详细、精彩的点评指导。苏州城市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志愿者沈超说:“参与本次志愿活动,对于我而言是一次近距离学习观摩的好机会,了解到了很多其他学校不同的教学方式,收获颇丰。其中让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有一位老师介绍的机器人跳舞课程,学生和老师一起设计,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完成一首歌曲的舞蹈活动。”

图片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21项教学案例获评一等奖,东道主苏州城市学院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往届比赛,在本届赛事中应用型高校获奖占比显著提高,获奖作品中创新探索思维塑造、产业应用场景教学纷纷涌现。如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陶瓷智检系统——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陶瓷智能检测系统设计”、苏州城市学院的“光影脉动:基于PWM脉宽调制的LED亮度控制电路设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课程实践”,充分体现了选题来源于产业、教学服务于产业的办赛理念。

图片

在赛后举行的闭幕式上,赛事评委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南昌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中心主任汪庆年教授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了点评。他表示,在今年的比赛中,教学案例数量明显增多,许多案例实现了与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不仅如此,教育科研、校企合作也在本次竞赛中得到了积极推动。

图片

东部区赛专家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殳国华教授做总结发言。他对承办方苏州城市学院的精心组织筹备呈现出一场高质量赛事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综合实验实践教学是打通理论学习到工程实践最后一公里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院系和教师都要给予实验教学环节足够的重视和资源保障。承担一线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更要主动走进企业生产研发一线,从真实需求中开展实验研究和实验设计。

图片

苏州城市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郑君媛副教授获得本届比赛一等奖,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次比赛中,我发现很多学校的案例都特别优秀,后续我也会把一些优秀的案例设计思想融入到我自己的教学当中。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来进行交流和学习,共同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质量办学。”

图片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始终坚持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的比重,融入产业行业的真实场景,打造一批企业需要、学生喜欢的实验教学课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课程、教材、产教融合基地三位一体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新工科专业办学水平。”苏州城市学院教务处处长、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许宜申教授作为本次赛事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图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见习记者 鲁玥

摄影剪辑 李亦婷 吕孙涵笑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