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慧生活报】
在外伤急救中,及时、正确地搬运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后续治疗的效果。本文将从徒手搬运、器械搬运、特殊伤员搬运等方面,详细阐述外伤急救中如何进行患者搬运,并强调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徒手搬运:灵活应对紧急情况
徒手搬运是外伤急救中最基础、最快速的搬运方式,适用于现场环境复杂、搬运工具无法迅速到位的情况。常见的徒手搬运方法包括扶行法、抱持法、背负法以及双人或多人的椅托式、轿杠式、拉车式、平卧托运法等。
1. 扶行法:适用于意识清醒、行动能力稍受限的患者。急救人员需站在患者一侧,用手臂扶住患者的腰部或上臂,引导其缓慢行走。
2. 抱持法:适用于体重较轻、无法自行行走的患者。急救人员需弯下腰,双手从患者背后穿过,一手托住患者的臀部,一手托住患者的头颈部,平稳抱起。
3. 背负法:类似于背书包的动作,适用于体重较轻且意识清醒的患者。急救人员需让患者弯腰,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然后将患者背起。
4. 双人搬运法:如椅托式,两人分别站在患者的两侧,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然后合力将患者抬起并平移至安全地带;轿杠式则是两人分别握住患者的双脚和双手,合力将患者抬起搬运。
徒手搬运虽然简便快捷,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平衡。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保持身体平衡,防止因晃动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保护患者。特别是头部和颈部,避免受到撞击或扭曲。
——观察病情。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搬运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器械搬运:专业高效的选择
对于病情较重、无法采用徒手搬运的患者,器械搬运是更为专业、高效的选择。常用的搬运器械包括帆布担架、绳网担架、长板担架等,也可就地取材使用椅子、门板等简易担架。
1. 担架搬运:担架搬运是最常见的器械搬运方式。急救人员需将患者平稳放置于担架上,并用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滑落或颠簸。搬运时,担架员应位于伤员一侧,将伤员抱上担架后,头部置于后担架,确保头部固定且不受挤压。搬运过程中,担架员需保持步伐一致,走步交叉,即前左后右,以减少颠簸。
2. 就地取材:在缺乏专业担架的情况下,急救人员可就地取材制作简易担架,如使用两把椅子背对背放置,中间铺上衣物或毯子作为担架,或使用门板、梯子等物品作为搬运工具。但需注意,这些简易担架的稳固性和舒适度,避免造成患者二次伤害。器械搬运的注意事项包括:
——确保稳固。搬运前,急救人员需检查担架或简易担架的稳固性,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散架或断裂。
——保护隐私: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用衣物或毯子遮盖患者的身体。
——观察病情:与徒手搬运相同,器械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也需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三、特殊伤员搬运:专业细致的操作
对于脊柱或脊髓损伤、颅脑外伤等特殊伤员,急救人员搬运时需采取更为专业细致的操作,以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1. 脊柱或脊髓损伤:搬运此类伤员时,急救人员需保持伤员躯干轴线稳定,避免头部和躯干的扭曲或旋转,可采用平托法,即一人扶头、一人托胸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两下肢,在统一口令下托起并将伤员搬上硬担架或木板上。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保持伤员身体平直,不得弯曲或扭转。
2. 颅脑外伤:急救人员搬运颅脑外伤患者时需去枕让其平卧于担架上,头部偏向一侧或侧俯卧位,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同时,急救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等。
3. 开放性气胸:对于开放性气胸患者,颅脑外伤患者在需先密闭伤口并包扎固定,再以坐椅式搬运。搬运过程中颅脑外伤患者在,需保持患者坐位稳定,避免剧烈颠簸和晃动。
特殊伤员搬运的注意事项包括:
——专业指导。在搬运特殊伤员时,最好有专业急救人员的指导或参与,以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避免牵拉硬拽。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避免牵拉硬拽等动作,以防加重患者伤势或造成新的损伤。
——保持脊柱轴位。对于脊柱或脊髓损伤患者,急救人员需特别注意保持脊柱轴位稳定,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四、总结
外伤急救中的患者搬运是一项既考验专业技能又要求细致耐心的工作。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徒手搬运、器械搬运及特殊伤员搬运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未来的急救工作中,我们需不断学习和实践这些技能,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陆小晶 桂平市中医医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