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凝望均是情(2)——新安江大坝一瞥

伫立的是渔梁坝,凝望的是新安江水电站,虽一瞥之间,仍然是充满了一种恋情。

伫立凝望均是情(2)——新安江大坝一瞥

离开渔梁坝,赶往新安江水电站,这是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

出火车站,打了一辆车,前往新安江水库。

司机是一位和颜悦色的女司机,很友好,她说是淳安县人。

听说是淳安县人,我接话道:

“海瑞是不是在淳安当过县令?”我有此印象。

“是啊,是啊。”司机回答。

她告诉我,淳安县有海瑞的塑像,在千岛湖的一个小岛上,还有海瑞的庙。

我很快想起海瑞在淳安的一件事,总督胡宗宪的公子不满意淳安驿站的招待,耍横将驿吏吊起来,海瑞知道后扣住胡公子,没收其财物,言胡督要求驿站不得靡费铺张,此人断不是胡公子。然后,自行将“案件”弛报胡督,胡无话可说。此事载于《明史》。

图片

我其实很想到淳安县城走一趟,未必是要去寻找什么古迹,在街上走一趟,就算凭吊了海刚峰。

“他为老百姓做了好事,老百姓就记住了他”。司机忽然补了一句话。

一句平实的话,谓之海瑞青史留名。

路途有些堵,我有点着急,说水库作为景区,不比市区,关门早。司机说,能赶上。她熟悉路,载客人来过水库,全家人曾一起去坝上游玩过。

很快抵达景区门口,门口正在修缮。车还未停稳,突然有一个保安横在了车前,说走走走,不开放。我们问,不开放吗?保安说,没看到在修门吗,并指了指旁边竖立的一块小牌子,上写不开放。我下车,这时又多了个保安。

新安江水电站是成熟旅游区,辟有展览馆,对公众开放,再加上我只是看建筑物,水电站内部构造熟悉,不进厂房,也不想麻烦人,所以就没让单位出函联系。不想碰到了修门楼。

我讲情,说不是游客,近距离看一下坝就走。不同意。

保安的岗楼后边是一片小树林,完全遮挡住了看到大坝的视线,不得已求其次,希望在他们眼皮底下走进去几十米,路在这里转了弯,直通大坝,视角好,希望拍张照片,只为了上课放给学生看,几分钟就离开,并不进景区参观。没用,被轰走。

司机很生气。我自嘲说,他们没错。

“他们没错,问题是对他们有什么危害吗?真是不通人性。” 司机几乎怒了。

几千里远辛苦,就这样灰溜溜被轰离,总是不甘心。我爬到高处,用长焦拉近大坝影像,总算拍了几张近景照片,有稍许的遮挡。

然后,我让司机慢慢前行,在前边的跨河大桥处等待,自己则沿河步行。行进方向的左侧是新安江,新安江,出名的画廊,因刚才没能进入水电站景区,心里有些不快,傍河低头走,风景也就不存在,心里边却想到了一些或能扯上关系的一些人和事。这也是我写出此一段“不快”的原因,其实是在铺垫。

图片
(新安江水电站大坝远眺)

记得我在遥远的北欧访学期间,与一位国内的官员聊天,该官员说,韩国非常重视教育,一大学教授开车闯了红灯,警察拦下,教授说,对不起,怕赶不上课……警察听后,立马给教授一个敬礼,让教授先去上课。官员的话当然不是赞赏教授因为上课而违反交通规则,他想说的是,在韩国,人们对教育工作、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普遍都有一份尊重。

我曾多次接待过北欧的学生来我国参观水电站,从中了解到,他们出国考察的经费来自于工业界,并非由学校资助。也就是说,在假期来到之前,学生会自行向工业界提出资助申请,想去国外考察,只要有正当理由,总会得到资助。这些学生给我解惑:学校是向社会培养人才,工业界有义务、也高兴出这些钱,受资助的学生未必将来要到资助者的机构就业。这让我进一步想到了北欧国家科学基金的申请,其中一项重要的成果内容是基金对人才的培养(这些我国当然也有),如博士生的薪水包含在基金之内,其薪资水平等同于正式工作。

我还想到了与同学武汉大学舒教授的聊天,舒教授的聊天文写得好,征得同意,全文转录如下:

我的端午节,至今难于忘怀。

四十年前,22岁的我正读研二,导师给了十几封联络信和130元现金,要我去浙江紧水滩江西万安和湖南东江等大型水电工地转转,以拜访专业高人并参与施工实践。尽管当时交通和经济条件都差,但这样的安排,却让我开始真切感受了那个年代人际相处的有情有趣,也初次感触了社会舞台的广阔与丰富。这两个多月的东游西逛及各种境遇,也可认为是我成长成熟的重要节点。最后一站,我去了当时著名的大瑶山隧洞。这是京广铁路的南岭隧洞复线工程,是1984年全国的新闻重点与热点。那天,我浑然不知工地因端午节停工休息。我来到隧洞口,周围几百米瞧不见一个可打听的人。我深一脚浅一脚往隧洞内走,希望到达工作面。直走到一片漆黑无法再行时,猛见洞侧有微光闪现。顺着这有光的通道往上爬了许久,终于看到了头顶上蓝蓝的天和山间的一片原生森林。原来,隧洞的施工队伍就驻扎在这森林里。他们很快就接纳了陌生又莽撞的我,热情邀请我加入他们的端午节聚餐,还将隧洞施工方法和有关数据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我。我一点不怯生地与这些可爱的建设者们推杯换盏。仅几杯酒下肚,加上疲惫不堪,我便在人家床上呼呼大睡了。直到醒来,他们才派人派车把我送到郴州上火车。        ……

我这里写了三个小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想说明,对人才的培养,其实全社会都有责任,而不仅仅是学校本身,社会与学校不是割裂的无关联系统,因而,社会对教育部门给予适当的关怀、照顾,也未尝不可。我隐隐地觉得,现在高校派学生到企业实习并不那么容易,至于对于学工科的学生想在工业界收集到一些资料,愈发显得困难。就拿水利的专业教材来讲,其中很多插图都来自于实际工程,这源于当年教材编写者对资料的收集,但如今要以写教材的名义收集资料,也不容易。

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

不知不觉间越过了跨河大桥,司机早已等在那里。猛抬头,前边是一尊铜像:是周恩来总理。我大喜过望,赶紧拿出了相机。

周总理全身站立的铜像站立在山前,面前就是新安江。铜像底座上,写着周总理给新安江水电站的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注意这个题词与一般题词的不同之处,不是“祝贺”类的一般用语,而表达的是一种心情,是那种难以抑制的雀跃之情,是那种难以言表的澎湃之情。时在1959年4月,当时新安江水电站还在建设期,这是总理在现场工地的题词,因而有理由相信,周总理为那种火红的战斗场面所感染,故而才会用“欢呼”之类的极具感染力的词,也就是说,题词带着热度。一年之后,即1960年4月,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比原计划提前20个月。距离共和国建立才十一年半,可想而知当年碰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当年创业的艰苦,可想而知全国人民的支持,可想而知电站建成后人们的自豪,这是多么伟大的成绩!一个水电站的建设,所涉及的部门实在太多了,某种程度上说,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代表了我国当年的工业水平,也是全国人民积极建设伟大祖国的缩影与写照。

图片
(周恩来总理铜像,新安江水电站)

在我回到北京之后,就在电视里看到了新安江水库泄洪的消息,且不止一天。电视里有清晰的大坝泄洪的镜头,比我在现场看到的更为清晰,从“美”的角度看,新安江水库的泄洪足称得上波澜壮阔,素练当空抛起,然后平稳落入河道,无论水流的力量如何强大,都极为驯服地按着人们的意志下泄。泄洪的恢宏画面被人们看到了,看不到的是水舌底下,水舌底下就是发电厂房。新安江水电站采用厂顶溢流式厂房,是本水电站水工布置最大的特色,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唯一(对比于其它可行的方案,如主河道泄洪,利用隧洞引水发电,不知道要省多少钱),为窄河谷、大流量的水电站水工布置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就在这厂房内,水力发电机组发出的巨大电力被输送到了杭州、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们未曾感触到的,还有其巨大的社会效益,体现在防洪与供水方面,其蓄水量约相当于4个太湖、3000多个杭州西湖【1】。著名诗人郭沫若曾有诗题曰“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电量夺天日,洚威绝旱涝;更生凭自力,排灌利农郊。”我书架上有一套书《信物百年——红色财经》(有同名电视),主要讴歌祖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新安江水电站是唯一上榜的水电站。原邮电部还发行过纪念《新安江水电站》的特种邮票,一套四枚。

图片
图片
(特68 新安江水电站【2】)

我以为,在中国的水电发展史上,新安江水电站有它一席之地,新安江水电是在一穷二白的大地上,靠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铸起的一座熠熠闪光的里程碑。我一辈子教课时间最长的就是《水力发电站》,主编的教材也是《水力发电站》,因而,对于那些里程碑性质的水电站,无论其规模大小,无论是靠近城市还是在深山老林,都愿不辞辛苦地走到。说到底,是为了完结一种心愿。写到此,或许就可理解为什么我不辞辛劳的几千里之行,只为了看一眼水电站。此行虽然带有遗憾,但心愿已了。

我在周总理的塑像前思索了一阵,原来的不愉快已经烟消云散。脚底下所站的地方就是进入水力发电厂的门口,总归是到了新安江。

我走到江边,向上游看去,远景,是高山作为背景的大坝下游;近景,江流平稳,并无半点波浪,水深绿色。向下游看,两岸均是高山,从山顶直绿到水中,是带着质感的绿,水更似凝结的绿。更远处,有一些完全镶嵌于绿色之中的一丛白楼,楼在画中。

再看眼前的跨河大桥,非常新,非常漂亮,远处天朗气清,顺大桥往天上看,天山湛蓝,而湛蓝的天幕下,是一道青山,天幕与青山共同作为背景,烘托出眼前的白色悬索桥,直让这白色悬索桥,成为了硕大无朋的艺术品。

打车到建德高铁站。

时间还富裕,我没有进站,而是找了一个凳子,坐下,从背包里拿出了两片干面包,啃完,拧开一瓶矿泉水,一口气喝了个干净。再看四周,几乎没有人,显得空旷,似乎有一些微风,天空飘下几滴几乎感觉不到的雨星。

坐上火车,天已经显得晚了,车窗外风光无限,但我却感到疲累,不经意间,打了几分钟盹,再睁眼看外边,看到了半轮暗红的太阳,而逆光的山,已经完全暗下来,很快,太阳完全消失,远处的天空,留下不太明亮的暗红。而我却完全没了睡意,疲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脑子却不闲,闪现出《与朱元思书》的残断句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且住,这是风景描写吗?还是《归园田居》之意?

建德往下,沿新安江,桐庐,富阳,一路到杭州,有航船吗?既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走一趟,该也是一种追求吧!

留待将来。

(马吉明,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

参考文献: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信物百年——红色财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276-281页。

  • 三国故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