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让有温度的“免陪照护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图片

10月26日,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统一指导各省规范护理价格项目,同时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引导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性、技术性护理服务,获得增量收入。

“免陪照护服务”是指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不再依赖患者家属亲自陪护,也不再需要家属自聘护工。这种服务模式旨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引导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性、技术性护理服务,从而获得增量收入,对于有需求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毫无疑问,有了“免陪照护服务”后,家属不再需要亲自陪护,减轻了家属的负担。总体看,由专业医疗护理员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而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员岗位职责相对固定,专业性更强,既有利于照护患者,也能够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可见,这种模式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院来说都有好处。

事实上,“免陪照护服务”已经在多地试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在全国推广。例如,在天津、浙江、福建等地陆续开展免陪护护理或无陪护病房试点,即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这主要是为了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缓解“421”家庭“一人住院,全家奔波”后顾之忧的有力之举。

为避免新项目被滥用,挤占有限的护理服务资源,国家医保局还明确现阶段“免陪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级、Ⅰ级护理患者,且暂不纳入医保。患者或患者家属可自主选择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免陪照护服务”,也可选择社会化、市场定价的护工服务。可见,在照护上患者有了更多选择,满足了多样化需求。

当然,“免陪照护服务”还有诸多难点赌点需要打通,如要加大专业队伍的供给力度等,这可视为深化医疗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如何,探索“免陪照护服务”模式,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缓解有需求家属的后顾之忧,让有温度的“免陪照护服务”惠及更多家庭,无疑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文/刘天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