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睹|| 杉 韵
李 斌
“水杉”,是以“水杉、池杉、落羽杉”为主要品种的“三杉”。“杉”,从历史状况去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他人、社会、国家作贡献。“韵”,本意是指和谐的声音,引申出了一种风度、气质、情趣。
泰兴市济川街道跃进中沟和公路沿线以及旷野田头巍然矗立10万多颗水杉,特别耿戴村拥有的水杉21880株,树龄均在40年以上,水杉分布相对完整,占街道水杉树总量的20%以上,夏日里耿戴中沟两岸水杉林荫天蔽日、鱼翔浅底、碧波荡漾。这是老一辈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最好见证,是济川街道村庄与兄弟街道村庄的自然生态区别。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泰兴县(现叫“市”)原城北人民公社(现叫“济川街道”)党委书记刘俊杰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沟河网络化、土地方整化、农林田网化”的地方特色,种植了大量水杉林,成为当时“全国不多、全省少有”的农田基本建设样板,受到中央和省市的奖励。
而那时的双耿村和戴庄村(如今的“耿戴村”),家家户户出人,出工分,当时没有机械,全靠肩挑车推,挑出“耿戴中沟”等河,种植水杉树,结果是在村庄主干道两旁、田间地头、水沟两侧栽下水杉树,可以说是见缝插绿,改变了村庄沙土飞扬、苦不堪言的状况,进行了有效的防风固沙,留下了如今的水杉。
于祝君当时任戴庄村书记,肖天裕任双耿村书记,他们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人。七六年底开始,原城北人民公社从耿戴中沟开始,栽种水杉树,村里的主要工作是执行严格的奖惩管理制度,当时只要人为的少一颗树,公社是要追究村党支部书记责任的。
如今,毫不夸张的说,夏天的“绿丝带”,冬日“美如童话”确实惊艳观众,“立身直上破云开,挺拔凛然正气来”。水杉树形优美,树干笔直如针,树冠宛如云彩,身姿挺拔、自然美观。春天嫩绿的叶子、生机盎然,夏日郁郁葱葱、荫天蔽日,秋天金黄的叶子、层林浸染,冬日银装素裹、美如童话。
48年后的今天,红色基因文化的精神是为他人、社会、国家作贡献,甚至像烈士那样献出生命;而杉韵文化的精神也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他人、社会、国家作贡献的大旗。
(作者单位:泰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