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珍惜”守护“珍稀” 福建野生动物“朋友圈”扩容

人民网福州10月27日电 (杨灏昱)水碧天蓝映绿野,钟灵毓秀鸟欢飞。26日,“2024全国爱鸟周自然笔记总结暨福建省首届野生动物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省晋江市举办。

图片

启动仪式。人民网 杨灏昱摄

启动仪式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红树林基金会(MCF)联合为晋江市人民政府颁发全国自然笔记活动推广“感谢信”,并开启了2025年全国“爱鸟周”自然笔记征集活动,倡导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等多方力量协同合作,共同推动自然教育的深入发展。

图片

展区逼真的动物标本。人民网 杨灏昱摄

活动现场共布置了七大展区、近8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尤为引人注目的是,100多只珍稀野生动物标本首次在当地的文化中心美术馆亮相,让市民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志愿者们生动地介绍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彩鹮、白鹤等珍稀鸟类,这些曾经难得一见的动物,如今已成为晋江的“常客”。

图片

活动现场展示以野生动物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人民网 杨灏昱摄

小学生钟若粼也是一名观展者,她说:“原来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国家级保护鸟类,能感觉到晋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晋江聚焦湿地保护修复,累计种植高固碳红树林2912亩。截至目前,晋江共监测记录鸟类22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0种,泉州湾河口湿地等地成为鸟类“安家落户”的栖息地,蓝色海湾更获评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经过多年努力,一幅绿量充沛、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放眼全省,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公布成立以来的首次科考报告,同样令人振奋。与2011年相比,闽江河口湿地野生脊椎动物种类增加了175种,维管束植物种类增加了68种,生态多样性的提升彰显了福建生态保护的坚实步伐。

亮眼的数据背后,离不开持续数年的努力。福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法规,划定禁猎期、禁猎区,明确了野生动物重要迁徙通道,构建起全面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体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物种在福建“安家落户”。

同时,福建划定了大面积的生态公益林,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建立包括111个自然保护区在内的358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全省约8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各类典型生态系统和植被类型。

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生态屏障,福建深知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这次活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这些珍稀‘朋友’们出现在大众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事业,加入到野生动物的保护行列中来。”福建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福建将持续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力度,鼓动员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努力,让候鸟自由飞翔,让野生动物生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