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在人们的眼前安置上一块屏幕,然而物质性媒介却并未如其所预料般退场。
流媒体上的音乐,似乎并不能完全满足乐迷们的需求,实体专辑的销量顽固地守在市场数据中;而近来风靡的“谷子”*,也无从不表明着人们对于自己的热爱,并不止步于存张图、看个相关视频等隔着屏幕的触碰……
(注:一般来说,“谷子”指与动漫、游戏等版权作品相关的周边商品,如徽章、摆件等)
(一些实体专辑和谷子的相关图片)
在“非物质”媒介的迅速增长下,电子书电子专辑已不算新名词,连木鱼、黄历都有“电子版”,可以说“电子”家族一步一步抢占了实体形式的物质性媒介的轨道。然而,今年3月,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实体唱片销售收入增幅超过了流媒体。不难看出,年轻人与物质性媒介的联系好像并未因技术的迭代而被切断。
从追星群体中依旧火热的实体专辑,到现在的吃谷热潮,人们对自己的热爱似乎并不止步于流媒体上的呈现。物质性媒介,好像仍然保留着它的意义。
这份意义究竟是什么?是什么将人们不断从“电子”家族中拉回来,重新欣赏起这类实体收藏等物质性媒介的价值?小强传播邀请了10位实体收藏品的爱好者,来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基本上所有受访者都提到了“翻阅”“翻看”的字眼。不难发现,实体专辑和谷子等实体收藏品,不仅仅是包含着外观设计的欣赏,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爱好者们的身体交互。
(受访者回答样本的词云图)
(部分小红书用户对于“买实体专辑/谷子的意义”的讨论)
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提出:仪式能够激发情感,而情感又会进一步回应和提升人们对仪式的感觉[1]。因此,在各种充满仪式感的身体交互中,人们对仪式本身的情感被激发,从而也会将情感迁移至实体收藏等物质性媒介中。
实体收藏的仪式从购买就已经启动。在预售期间,出品方通常会提前公布产品的专辑配置、实物展示等,调动潜在消费者“心动”,同时也可能设置“限量款”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于消费者而言,“拿到手里的限量款,才是真的限量款”、“是‘拥有’带来的安全感”,这也是实体收藏区别于其电子版的重要方面。开售时,人们通过线上的“抢购”或线下的挑选,为此件商品注入“心血”,并在收到商品时,完成“彻底拥有”的最后一步。
拥有实体收藏之后,便到了情感互动最深入的环节。拆解、使用、收纳、分享,拼合起对于个人以及趣缘群体间身份的建构,催生出人与物之间、人和人之间精神互动,以及复杂的文化转译与网络联结。
“拆解”
首先是拆解。“拆卡”“拆专”“拆盲盒”,当下时代中,拆解的过程有时会伴随着未知与惊喜。“其实我两年前才喜欢买实体专的,当时刷到了一个韩国女团的拆专视频,觉得有点好玩,就去了解了一下,买了我自己喜欢的歌手的专辑拆拆看……我拆到很好看的周边这些就超级激动……”(女,20岁,学生),“主要是为了我担的小卡”(女,23岁,自由职业者),可以说,在拆解实体收藏的过程中,部分爱好者也是在寻求赌注快感,拆解的过程成为理性叛出下的精神狂欢。
(网络上拆专辑、拆卡等相关的视频)
“使用”
其次是使用。实体专辑里面最核心的部分就是CD唱片,而谷子也包含着吧唧(徽章)、挂件、日历等可供日常使用的物件。然而,这些物件却并非都发挥着其实用意义上的功能。在笔者所邀请参与访谈的10名受访者中,有6名都表示不会“真的使用”,只是“为了收藏”,抑或是“吧唧挂书包上容易有瑕会心疼啊”。其中有受访者表示,自己购买过一些实体专辑,但“我没买过CD机,平时在上学用不了”(男,16,学生)。但也有4名受访者表示“买来就是要用的”,表示“播放CD才是买专辑的灵魂所在”、“为了听CD买了CD机”,完成人与物品的精神互动;或是“靠挂件识别同担”,完成人与人之间趣缘群体间身份的建构与相互识别。
(小红书用户对CD、小卡的使用案例)
“收纳”
正是因为实体专辑、谷子等物质性媒介在当代消费文化中,有时会超越其原始的使用功能,转而更多地承载起审美与情感寄托的价值,使得“收纳”这一行为在爱好者的仪式实践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物质性媒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其作为欣赏对象的角色被显著放大。在访谈的过程中,也有受访者提供了自己的收纳柜的图片资料。
(受访者提供的专辑收纳图片资料)
(网友的实体专辑、谷子收纳分享)
“分享”
部分爱好者完成仪式的最后一步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分享。实际上,在拆解、使用、收纳、分享的四步仪式中,每一步都可以在网络上检索到相关的分享视频。爱好者们将自己与实体专辑、谷子等物质性媒介的互动过程传递至网络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冲破了社会中文化与阶层制约,吸引同好的集结与讨论,在社交媒体搭建的场域中交流经验,分享喜悦,从中感受对方情感,体验彼此经历,这在某种程度上增进了趣缘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密度[2]。
而在这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过程中,拆解、使用与分享都充斥着实体专辑、谷子等物质性媒介中同质化的“商品”属性,惟有收纳这一行为,才为其刻上了独属于个人的独特意义。
在科比托夫看来,人们可通过为事物注入文化性和个人意义,而使其偏移同质化的“商品”轨道。物质性媒介,如实体专辑、谷子等,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文化和情感的传递者。在科比托夫的多形态偏移理论框架下,这些媒介通过用户的参与和改造,可以实现从普通商品向富含个人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物品的转化。
具体而言,人们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实践来赋予物质性媒介个人意义。例如,实体专辑爱好者可能会亲自设计并制作一个CD收纳墙,将每一张专辑视为自己音乐旅程中的里程碑,通过排列组合展现个人品味和喜好。对于部分动漫和游戏粉丝而言,购买或自己制作可以展示谷子的谷美、个性化的小卡卡套,或是亲手制作收藏册等,都是将个人情感与喜好融入物质媒介的过程。
(网友的专辑收纳方式和自制谷美分享)
不难发现,无论爱好者们是否存在上文所述“分享”这一步骤,承担着个性化意义的“风格展示”也俨然成为空间实践的焦点。爱好者们对于实体专辑收纳方式的差异以及对谷美的偏好与选择,深刻映射出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体,在更为宏大的、相互嵌套的媒介制度化环境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3]。这些选择不仅彰显了人们在日常媒介实践中所面对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且作为文化符号,最终被吸纳并嵌入到青年群体与各类文化形态相互转译的过程之中。
那么,需要追问的是,实体专辑、谷子这类物质性媒介在当下数字化洪流中,其本身的内在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媒介研究中的像似转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
杰弗里·亚历山大认为在像似理论中,物质性不能简化为物,而是更强调物质外表的美学建构[4]。有学者借此分析了纸质图书阅读价值的核心所在,认为“纸质图书的装顿布局、纸张材料、重量大小通通参与着内容和意义的构建。纸质图书通过形式将抽象的文化意义根植于具有美学外形的物质之中,为意义和思想赋予生命感的外观。”[5]
这与实体专辑、谷子的爱好者有类似之处。有受访者提到:
对于部分爱好者而言,除了可互动的部分之外,物质性媒介的意义还在于其美学外形。在物质性媒介的广阔维度中,外观设计作为第一印象,以其独特的视觉元素和审美风格,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同时,材料选取的考究与否,直接影响着质感和耐用性。而当这些物质性媒介与现实世界巧妙交错融合时,它们不仅承载着信息与内容,更在无形中传递着情感、理念和故事,共同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意义空间。
(一些实体专辑、谷子的实物图)
因此,外观设计、材料选取以及与现实的交错融合,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诠释着物质性媒介其本身的内容与深远意义。爱好者们通过触摸、审美和感受的方式从表层美学直抵文本的深层意义,并最终对实体专辑、谷子等物质性媒介依恋。
在今年的1月,全球最大的流行音乐收藏馆之一现代音乐档案馆(ARChive of Contemporary Music),拥有300万多张唱片,却面临失去驻地的风险。在数字化的威胁下,人们争议着物质性媒介的价值,但也有人守望着漫长时间中“拥有”带来的意义。
物质性媒介的生命力在哪里?从身体交互,到空间实践,再到物质性媒介本身特质所带来的吸引力,都不难发现人—物、人—人之间的情感流动,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于屏幕后数据流的交错,而在于人们触碰它那一刻的神经元的连接。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柯林斯著.互动仪式链[M].商务印书馆,2021:597页.
[2]刘森林.“装在盒子里的人”:“Z世代”盲盒消费景观及其形成机制[J].中国青年研究,2022,(2):78-84.
[3]吴炜华,黄珩.“昨日重现”:青年群体胶片摄影实践的媒介社会学考察[J].新闻与写作,2024,(9):63-76.
[4]杰弗里.亚历山大,高蕊,赵迪.像似意识:意义的物质感[J].文艺理论研究,2016,36,(2):41-51.
[5]谢妍妍.纸媒依恋:物质性与像似性观照下的纸书阅读价值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46,(7):21-29.
编辑/排版:谢玲怡
审核:刘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