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看振兴

  万里长城长又长,长城脚下是故乡。

  深秋时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古老的明长城在山峦间蜿蜒盘桓,长城脚下的百姓忙着收获谷子、高粱等农作物。外面的世界在快速变化,时间仿佛在这里故意放慢了脚步,农耕文明在长城脚下延续。

  今年63岁的碓臼坪村村民李福珍,对长城再熟悉不过。从小爬长城,成年后在长城脚下安家、种田,一辈子守在长城边。像李福珍一样的村民,不在少数。

  李福珍家门口的长城是明长城小元峁段。在清水河境内,明长城全长达155.29公里,沿线有烽火台79座、敌台243座、马面253座,保存较好的城堡5座,墩台林立,基本保留了昔日风貌。长城外侧均为砖石包垒,为当年防御外来袭扰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水河县明代长城虽然历经400余年的风雨剥蚀,至今仍然耸立,显示出一种穿透岁月的力量。

  李福珍见惯了长城,对他而言,长城没有什么稀罕的,他更关心自己的生活。

  “我岁数也不大,还想谋个营生。”两年前,李福珍干农活时摔坏了胯骨,动了手术,不能再干重体力活。李福珍不善言辞,但想干活的念头一直没变。

  由于长期辛勤劳作饱经风霜,李福珍比同龄人更加显老。“他这个岁数,还能干点活,在村子里算‘年轻’的了。”北堡乡碓臼坪村党支部书记刘荣笑着说。

  清水河县地处山区,群众收入较低,直到2020年全县才脱贫摘帽。作为脱贫户,李福珍一年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生态补偿金、低保金、养老金等,几项收入累计起来不到1万元。当地发展缺乏产业支撑,村民收入结构简单,乡村振兴的难题更加凸显。

  变化在悄然发生。李福珍竟然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这对年过六旬的他来说无疑是送上了一份厚礼。究其缘由,还是得益于家门口的长城。

  2020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中,清水河县明长城小元岇段入选。“明长城小元峁段可以说是内蒙古境内现存明长城资源中最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一段。”清水河县长城专家刘建国说。

  2023年,清水河县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839万元,对小元峁段长城墙体进行保护性修缮。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长城资源,清水河县启动实施了好汉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项目核心区位于长城脚下的栜木塔村,村民整村就近搬迁后,村子里剩下的108口窑洞被完整保留下来,被打造成民宿、展厅等旅游设施,让游客近距离体验长城文化、窑洞文化。

  “今年10月2日,好汉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正式开园,由第三方公司运营管理,保洁、保安等服务人员都是当地村民,李福珍就是其中一员。”刘荣说,明年景区运营成熟后,固定用工会更多,村民们每年最起码能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李福珍对明年充满期待。

  “怎么才能让长城脚下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就是要让长城沿线的群众能充分享受到长城保护和利用的红利,过上好日子。”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副会长董耀会如此认为,他对清水河县明长城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寄予厚望。

  古老的长城,如今正在得到更好的保护,而它也在默默回馈着沿线的群众。“长城文化如源头活水,必然会带动我们的旅游产业‘活’起来。等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建成,我们会有更多的村民从农文旅融合发展中获得红利,乡亲们的日子将会更红火。”刘荣憧憬道。

  长城,既见证了时代更迭风云变幻,也见证了长城脚下百姓生活的沧桑巨变。当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长城脚下的故乡焕发生机、令人神往。

  长城长,长城长,长城脚下会有更加美丽的故乡。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