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心梗,会引发胸痛;脑梗,会导致肢体活动障碍。那“腿梗”了又会有什么症状呢?日前,苏州一男子就因时常“走一段歇一下”就医,结果被查出是患了“腿梗”。
苏州市民方先生(化姓)今年68岁,最近一年里每走一段路后,左腿总是感觉酸胀疼痛,还伴有乏力感,稍作休息后又好转,以为是腰肌劳损没有引起重视。近期走100米就得停下来休息,夜晚睡觉休息时也出现疼痛感,严重影响了生活,这才来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详细询问病情后,医生了解到,方先生有近40年的烟龄,二型糖尿病史35年,平常血糖控制差。进一步查体发现,方先生左侧腘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难以触及。血管CTA显示:左下肢动脉多处长段闭塞,伴管壁高度钙化,医生告诉方先生,他患上了“腿梗”。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腿梗”医学上称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由于下肢动脉内壁积聚脂肪、钙质等物质导致血管逐渐变窄甚至完全阻塞的疾病,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第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医院血管外科通过导丝和导管配合将球囊引入阻塞的血管,然后膨胀气囊以扩张血管并恢复血流(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第2天,方先生即可下床正常活动,左腿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
据介绍,抽烟、“三高”、中老年人群容易得ASO,有长期吸烟史、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患者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高危人群。除此之外,患者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约5%的50岁以上人群患有该疾病,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至20%。
“腿梗”的主要症状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主要取决于动脉阻塞的部位和程度。在无明显症状期,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人群中,超40%的人无症状,部分患者腿脚发凉、麻木,腿部肌肉出现痉挛等。在间歇性跛行期,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尚轻时,患者行走中由于肢体缺血缺氧,小腿肌肉会出现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等不适,被迫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活动,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再次出现,这就是ASO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即“间歇性跛行”。在静息痛期,当腿部血管被严重阻塞或闭塞时,患者即使坐着什么都不做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夜间疼痛明显。在坏疽期表现为下肢疼痛、缺血性坏死,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现下肢溃疡甚至面临截肢风险。此外,长期的下肢缺血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心脏病、肾功能衰竭等。
需要注意的是,ASO预后较差,轻者可导致活动后小腿部疼痛不适,严重者出现腿部溃疡,甚至坏死、截肢。若不及时治疗,间歇性跛行的患者,5年病死率可达30%;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的下肢缺血的患者,5年病死率高达70%。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多数症状轻微的患者,药物治疗以及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止其恶化和预防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仅有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除为方先生实施的球囊扩张成形术外,必要时,可以通过在狭窄或闭塞部位植入支架(支架成形术)来维持血管通畅。此外,根据病情并结合患者的自身状况,还可以选择动脉腔内斑块切除术、外周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方法,清除血管腔的闭塞内容物,恢复血流。
医生提醒,秋冬季节是ASO的高发期,老年人,尤其是“三高”人群如果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发凉、麻木、疼痛以及行走时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及时专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