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让普通人自信起来 | 青年维也纳

图片

如何快速让普通人自信起来


图片

作者:高林(克罗采和春天)

为什么我质朴刚健刚毅木讷就没人搭理了?我好歹还是条性命吧?拿《驴皮记》的瓦朗坦的话说,我现在跳进塞纳河里死了,被捞上来政府还要给捞尸人一笔钱,为什么我活着反而一文不值?
图片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自由意识是一种奢侈品,而不是一种必需品。人真正的必需品是什么?衣食住行和鼓掌之外就是心理满足感安全感。而这些其实都不以自由意识为前提,甚至也不以人道主义为前提。


比如说吧,不管纳粹干了啥,只要我不是革命对象,他们在街上用棍子打死犹太人又怎么样?我不是犹太人,我三代之内也有没有犹太血统,我关好了门点上蜡烛,放上留声机好好吃一顿饭比什么人道主义都幸福。这是相当大一部分体面人对门外发生的大屠杀的态度。更何况远隔大半个亚欧大陆的我们呢?


图片

1934年,德意志少女联盟的成员在无锡一所公园寻找复活节彩蛋,本地孩子在一旁围观


说起纳粹,我们的“热血青年”其实在文化上对纳粹有一种本能的亲近感。孕育了“热血青年”的土壤其实是有很浓厚的“德味”的。比如Stalinism来自Leninism,Leninsim主义来自Marxism,Marxism又可以追溯到青年黑格尔派。比如“发展体育运动增长人民体质”就可以看作是弗里德里希-亚恩的民族体育运动的翻版。从人民的力量到民族的力量,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层窗户纸罢了,至于这层窗户纸是怎么破的则因人而异。比如58年出生的五零后王朔说他自己喜欢纳粹和德国兵的原因是“电影里德国人死得干脆”,挨一枪就死了不像电影里的英雄,挨了好几枪还墨迹呢。


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对纳粹的兴趣很容易矫正过来,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体验到了体制赋予生活的确定性。自认为是精英的那一部分前三十年社会里的儿童,他们在之后的社会转型里属于失落的一代。后来他们大多对纳粹没有兴趣了,当然也还有一以贯之的,这种人的存在就证明了纳粹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提供一种廉价的确定性、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旦你举起右手高喊口号,你就能体验到这种廉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玩意刚好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里所缺乏的。


图片

1937年希特勒青年团欢庆五一劳动节


在体制赋予确定性的社会里,你爸是工人你多半也是工人,你爸参谋不带长,你除非有机会上战场建功立业多半也带不上长。更重要的是你周围的人也跟你一样。于是你并不焦虑,你周围的整个环境都不在乎社会地位和收入,因为大家都有着相近的未来,择偶的时候只要你家里不是孩子一群或者爹妈有病,或者有乡下亲戚,也没有人在乎你的地位和收入,因为在凭票供应的时期这玩意意义不大。如果你是司机或者售货员尤其是卖肉的售货员可能加分。你是伟大事业的螺丝钉,你身上有多少油并不重要,因为别人也是螺丝钉,除非你镀了一层身上亮晶晶的,没人在乎你。


而自由资本主义刚好相反,你再也不是什么螺丝钉了,你就是你自己。你必须向别人证明你自己,没有人有义务去理解你的处境你的个性。因为你如果不能和别人合作你就一文不值,甚至连财富都被周期性通货膨胀弄得不断缩水。于是很多人就被甩在沙滩上了。没有人在乎我,没有人关注我,我爱的人不爱我,我不爱的人也不爱我。为什么没有人能关注我?为什么我质朴刚健刚毅木讷就没人搭理了?我好歹还是条性命吧?拿《驴皮记》的瓦朗坦的话说,我现在跳进塞纳河里死了,被捞上来政府还要给捞尸人一笔钱,为什么我活着反而一文不值?


图片


这时自由岂止是奢侈品,自由简直就是受罪。如果这时候有人说“哥你老厉害了!你老牛逼了!你不会聊天没事啊,你会喊口号不?”“来咱们一起喊:我们最牛逼,你们凭什么看不起我们!”这提供的是什么?是归属感,是认同感,是幸福和温暖,简直就是卖女孩的小火柴看见的那个外婆。


这时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有人会喜欢纳粹了,因为人总是需要认同的。总是需要归属的,其他反而不重要。而纳粹刚好是最简单粗暴的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渠道。




高林主讲的「十九世纪就在你家隔壁」已在忽左忽右全部上线!

既不教你实现财富自由,也不传授实用技能,更不替你预测未来!

感谢各位老爷们、小姐姐们捧场~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