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美图展示高三学子观鸟收获,大同中学学生个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专注热爱

图片

本周是第十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在上海市大同中学,一场主题为“城市飞羽——我的鸟类观察笔记”的“开展啦!”学生个展系列活动在校园中揭幕。高三(8)班男生王乐阳通过上百张图片,向同学们展示了他在四年多观鸟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王乐阳和观鸟结缘,源于几年前在小区池塘的一次偶遇。他的眼前,闪过一道蓝色的光芒。定睛一看,一只漂亮的小鸟停留在池塘的石头上。回家查阅资料后他才知道,那只鸟叫“普通翠鸟”。古人“点翠”制作发饰,用的就是它的羽毛。这只小鸟,也将他引入鸟儿的世界。他学会了根据观鸟手册,分辨不同鸟类的种类,学会了根据它们的飞行轨迹、叫声,来识别空中掠过的身影,也学会了利用专业网站上传观鸟记录。

图片

高中生学业繁忙,在王乐阳看来,抬头望天,追踪鸟的踪影,是种很好的调节方式,而且,这是随时随地都能实现的爱好。在世纪公园的黄昏,他见到成群的夜鹭返回大树栖息,“夜鹭之家”不远处,便是居民楼的万家灯火;在春天的大树上,乌鸫的巢里伸出两只毛茸茸的小脑袋,迎接父母找来的虫子。当然,也有一些画面令人唏嘘——鸟儿在水塘里觅食,身后,是推土机扬起的尘土……这让人不禁思索起人和自然如何和谐共生。尽管然学校地处繁华的中心城区,但是王乐阳也陆续在校园中发现了近20种小鸟,看到过红隼在居民楼附近盘旋,听到过暗绿绣眼鸟在树丛中叽叽喳喳地鸣叫。

大同中学校长应华介绍,“开展啦!”学生个展系列活动是大同中学的特色活动。此前,同学们还举办过篆刻展、诗歌展、书法展等。“我们希望学生在高中三年的生活中,能有一个平台来展示自我的爱好和思考,能拥有一次出彩的机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更多的学生,找到并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应华说。

“就像《哈利·波特》里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纳尼亚传奇》中的衣柜,观鸟也带了一种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高三(8)班班主任孙雷声说,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种爱好,非常难得。他也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生活方式。”

图片

百余张照片,也很快在同学们中间产生共鸣。在文学社指导教师宋士广引导下,一群热爱诗歌的同学们从画面中获得灵感,写下诗句。在高二(8)班倪嘉逸眼中,树上的白头鹎是“一位老年歌唱家”,“她总是顶着一头白发,沉溺在银铃般清脆婉转的音律中”。见到白鹭和推土机的“合影”,高二(6)班薛芸感叹,“灰蒙的迷雾里,乌鸦在派对狂欢;贫瘠的水田边,白鹭正低头徜徉……铲斗翻耕的土地满是蚯蚓和昆虫,白色的精灵暂且原谅了曾追杀它的死神”。 宋士广坦言,孔子说,诗歌的功能之一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起初他并不理解。后来,他渐渐领悟到,“多识其名”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已,而是循此而知鸟兽草木之性,知农事和自然,进而能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

在展览揭幕的同时,学校也邀请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用一场微讲座,向同学们讲述鸟类在迁徙过程中的故事。如果大家有时间,有兴趣,欢迎同学们多多走到户外,感受一下除了人类之外周遭的世界。因为我们依赖这颗星球。”何鑫说,虽然很多市民觉得,观鸟这一爱好是小众的,但在近年的工作中,他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参与到了观鸟的队伍中。鸟类是城市中最易观测到的动物种类之一,通过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能够引起市民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对人与自然如何共处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王星

文:王星图:蔡维帅摄编辑:王星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