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久事美术馆携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的“日月光华—2024国际当代艺术展”于2024年10月26日至2025年1月12日在久事美术馆举办。“日月光华”展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通过展示全球近60位艺术家的作品,全面思考宇宙、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关系。
该展览与其他展览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个以“天地人”为核心的哲学观念贯穿的主题展,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来回答“人类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的亘古命题。
为此,展览中虽然东西方名家林立,但任何一件展品都是围绕主题展开,与周围的展品形成主题呼应。因此,单一地看某件展品意义并不大,但是把所有的展品作为一个整体连起来看,而且要到现场看,这个展览的分量就突显了。
为什么要做一个如此宏大哲学主题的艺术展?策展人童雁汝南称,这个展览筹备时间达3年之久。当今时代,正逢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很多人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过去,并展望未来。我们展览的目的就是要梳理“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个命题。
展览第一个板块是“天”,从黑色的展厅开始,阐释世界的来历。
世界从万物萌动开始,然后有了光,有了色彩。展品从余友涵、申凡、秦风等人的抽象作品开始,讲述宇宙混沌;然后是讲述光和色,通过朱德群、赵无极、罗马尼亚艺术家丹尼尔·克诺尔的三件作品,分别呈现了“红黄蓝”三原色。
这个板块中,余友涵先生的抽象作品最为动人,他用笔触表现了宇宙的生生不息,而他的这种艺术追求与前辈塞尚、黄宾虹是一致的。
第二个板块是“地”,表现大地和草木。其中一件巨作是张洹的《冈波仁齐10号》,艺术家用香灰作画,香灰代表了信仰,堆积而成一座圣山。艺术家展望的雕塑《假山》,犹如一块外星飞来的陨石,矗立在外滩边上的久事美术馆。
童雁汝南表示,艺术的“艺”在象形文字里有人拿着植物的图形,表明艺术是人类对植物的崇拜。植物扎根土地,是天地之间对话的通道,艺术也就是这样一种通道。
该板块的代表作品有塞尚的水彩画《两棵松》。这件作品因为早早地被定下到上海展出,所以错过了2021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塞尚绘画》大展。
人和植物一样,也是生命体,所以第三个板块就是“人”。分别展示了人的面孔、身体、人与人的关系、人所构成的社会,最后是反思人类的社会性。
板块中有中国写实画派代表人物、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的早期人物肖像,驰名世界艺坛的中国艺术家徐冰创作于1980年前后的两件版画,均为罕见之作。
该板块中,还有奥地利象征主义巨匠克里姆特的人物素描,被鲁迅先生引荐到中国的德国著名艺术家家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织工起义》等。
展览的最后部分,展出了几件把古今各种人类文明和现实灾难等等混杂在一起表现的当代巨型作品,显示了艺术家们对于人类未来的共同思考。
还有一件影像作品显示了当人类离开这个世界后,下一代文明如何观看人类遗迹的情形。
看完展览,如果你沉入了对于当下一切的深深思考,在短时间内不能自拔,那么恭喜,你算是看进去了。
展览周期:2024.10.26-2025.1.12
(周一不闭馆)
展览地点:上海久事美术馆(外滩27号6层)
开放时间:10:00-18:00(17:30停止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