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人民城市实践建设,贯彻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绿色化转型中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为儿童提供更加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10月25日,2024年上海“为了孩子”中外论坛·普陀分论坛在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儿童友好实践点举行。
图片来源:普陀区妇联供图(下同)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普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普陀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普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普陀区妇女联合会承办。论坛以“童享苏河 链接未来”为主题,聚焦未来城市与儿童发展,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世界、看未来,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案例展示了近年来儿童友好的普陀实践。
论坛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家庭给予孩子良好氛围和成长力量、人民城市建设中融合儿童视角营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人工智能时代儿童发展的数字化进程及儿童数智素养提升三个学术层面的探讨,由三位来自专门研究机构、大学高校、属地专业部门的专家从理论的高度结合儿童领域前沿发展,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与实施路径。呼应人民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发展理念,普陀区展示了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和成功案例。
区内7家上海市“家+书屋”家庭教育项目予以授牌、《上海市普陀区儿童友好空间规划与建设导则》发布、“半马苏河儿童友好专区”上线“随申办”普陀区旗舰店、“半马苏河儿童友好研学航线”发布。
《小小提案 大大改变》的圆桌议事情景剧通过儿童的视角和参与,为城市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4位来自专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当场给出了回复和提升策略,通过圆桌议事“一米高度”看苏河,让“儿童之声·直通普陀”。同时,为了扩大“为了孩子”中外论坛效应,实现共建共赢,普陀区还邀请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六市”妇联代表,共同签订“儿童发展”友好妇联联盟的合作协议,达成“六市一区”友好妇联共建项目。
活动在短片《童享苏河 链接未来》中拉开序幕,论坛在线直播近2000名观众线上观看。短片集中反映了普陀区聚焦公共服务、成长空间、发展环境、儿童参与四个板块不断完善、持续发力的案例实践,打造“一米高度”儿童友好空间、呵护儿童身心健康,点亮儿童友好新未来。
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肖文高致辞。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普陀区始终将儿童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在“硬设施”和“软服务”方面同向发力,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普陀区将持续扮靓多彩“童年”,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少年儿童,打造更多苏州河沿岸的儿童友好空间。持续守护温暖“童心”,聚焦“一米”需求,不断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持续聆听精彩“童声”,鼓励儿童为城区发展建言献策,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不断健全儿童参与机制,全面建设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
论坛由主旨演讲板块和圆桌议事板块组成,从理论探讨、案例实践、儿童建议、现场议事等多维度、多角度探讨与践行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主旨演讲中,专家学者分别以家庭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营造儿童友好的公共空间、人工智能时代与儿童发展为题,以丰富的理论、崭新的视角勾勒出未来城市与儿童发展的新理念、新蓝图。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从生命的价值感、家校社协同育人,父母的底盘作用等纬度进行分析,阐述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于一凡从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轨迹阐述了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理念思路、要点方法,给出了营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的发展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烜立足发展前沿,从人工智能服务于儿童发展、数字信息助力于孩子成长的角度阐述了未来城市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三位专家对家庭教育、儿童友好空间打造、数字化时代儿童成长三个主题的理论探讨和指引,普陀区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打造品牌。将“半马苏河 儿童友好”品牌建设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在“儿童之声·直通普陀”圆桌议事板块,孩子们以“一米高度”的视角观察生活、捕捉细微、提出建议、破解难题,让更多儿童尽享城市发展的温度和美好,展现新时代儿童的责任感与担当。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代表以“城市小主人”身份,用儿童情景剧形式,展现“小小儿童议事员”们从发现问题、到调研走访、集思广益形成提案的“一米高度”看苏河全过程。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区生态环境局、区文旅局、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积极回应了孩子们的“金点子”和“小提案”,并表示将进一步打造儿童议事的直通车机制,培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后备力量,将儿童视角纳入城市建设意见征集体系,把儿童之声转化为城市建设的具体举措。
论坛上,上海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华,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普陀区副区长、区妇儿工委主任王珏见证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六市一区”妇联共同签订“儿童发展”友好妇联联盟协议。旨在扩大“为了孩子”中外论坛效应,进一步加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六市一区”妇女儿童工作的创新协作与共建共赢。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