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那条迷人的古道

铁骑横行铁岭头

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

黄河不用更防秋

       ——唐 高适《九曲词》
雪岭横空,蓝湖静谧,古寺安详,耀眼的阳光下,美丽苍凉到让人想哭——这就是唐蕃古道。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唐蕃古道全长 3000 公里,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在空间范围上涉及陕西、甘肃、四川、青海、西藏 5 个省区。其西南接蕃尼古道,西北接丝路南线,东北与丝路东段相连,东南与滇藏茶马古道相通,它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重要通道,是丝绸之路南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途分布着驿站遗址、军营遗址、边城遗址、墓葬、碑刻、佛教造像等大量文物遗存,为我们全面研究唐蕃古道沿线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片
唐蕃古道示意图
图片来源:“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公元 7 世纪初随着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开通的,它是中原王朝与西藏高原吐蕃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所开辟的“陇道”“高平道”“河西道”“羌中道”以及“吐谷浑道”联通了中原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为唐蕃古道的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遣使长安,拉开了唐蕃关系的序幕。之后,伴随着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的入藏,唐蕃关系日益密切。唐蕃古道开设驿站,双方使节、商贾、僧侣往来不绝,成为联通汉藏民族的“黄金桥”。
图片
唐蕃古道途经地区古今地名对照表 
出自《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陕西段由西安至陇县,是唐蕃古道的起始部分,途经今天的西安、咸阳和宝鸡 3 个地区,大致路线为长安(西安市)、始平县槐里驿(兴平市)、马嵬驿(兴平市马嵬坡)、望苑驿(或为武功县驿)、龙尾驿、岐山县石猪驿(岐山县)、凤翔府(凤翔县)、汧阳县驿(千阳县)、陇州治所汧源县(陇县)。
图片
唐代 镶金兽首玛瑙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
图片
唐代 三彩载货卧驼俑
西安博物院
图片
唐代 三彩双鱼壶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古道西段经鄯城(西宁)、临蕃城(湟中多巴)至绥戎城(湟源县南),沿羌水(湟水南源药水河)经石堡城(湟源石城山)、赤岭(日月山)、尉迟川(倒淌河)至莫离驿(共和东巴),经大非川(共和切吉草原)、那录驿(兴海大河坝)、暖泉(温泉)、烈谟海(喀拉海)、过海(玛多黄河沿),越紫山(巴颜喀拉山)、渡牦牛河(通天河)、经玉树地区、过当拉山(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到藏北那曲(阁川驿),继续沿今青藏公路经羊八井(农歌驿)到逻些(拉萨)。 

图片
唐代 鎏金铜胡腾舞俑 
甘肃省山丹县博物馆
图片
唐代 三彩胡人骑驼俑
甘肃省博物馆

图片
魏晋十六国时期 金扣蚌壳羽觞
青海省博物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唐太宗李世民采取“华夷一体”等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注重改善民族关系。吐蕃第32任赞普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完成了对青藏高原诸多小国的兼并,正式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吐蕃王朝。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唐贞观八年(634年)吐蕃首次遣使入唐,至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209年间,双方往来使者共290余次。用唐朝人的话说,就是形成了“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亲密关系。

图片
唐代 鋬指金杯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图片
三世纪“王侯”汉字织锦
西藏故如甲寺

图片
明宣德 银錾花座青花藏文款高足碗
布达拉宫雪城珍宝馆

蕃竺古道是唐蕃古道的延伸。唐蕃古道到达拉萨后,经日喀则地区,取道芒域贡塘(吉隆沟),一直延伸到了泥婆罗(尼泊尔)、天竺(印度),全长也有两千多公里。古道最初形成于公元7世纪,尺尊公主入藏,正式开通了西藏和尼泊尔之间的外交往来。这条道路是中国与南亚地区交流交往的重要的国际通道。
图片
唐蕃古道的终点拉萨
图片来源:Pixabay

唐蕃古道和蕃竺古道贯通后,将唐朝和印度连接在了一起,极大地方便了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西藏的药材、皮张、羊毛制品、乳酪、酥油、木器,尼泊尔的铜器、木雕、玛瑙、宝石、佛经,中原地区的丝绸、食盐、陶瓷器、纸墨、布帛等商品得以交流。唐朝时,王玄策出使印度带回来的制糖工匠,在江南用“竹甑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使制糖技术从印度传到了大唐。尼泊尔和印度僧侣由此道入藏传法,同时,唐朝年间,先后有玄照、玄太、道方、道生、玄会等高僧,通过古道前往尼泊尔,再转道去往印度求法。同样在蕃竺古道上,清朝名将福康安则率清军击退了廓尔喀人的入侵,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古道悠长,不仅见证了无数人行走于此,更是见证了一段历史的诞生。它静静的注视着过往的旅人,默然展示着灿烂的历史遗存。
这是文成公主的和亲之路,也是唐蕃古文化的交融之路,更是象征着民族团结,和同为一家的“黄金之路”。无论它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岁月流转,时光悠长,向人们诉说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