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家庙:让古建筑成为城市历史的讲述者

在广州,一些年轻人结婚时,婚车会特地经过永福路,寓意“永福”。这条大致呈南北走向、象征着美满幸福的路,与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有关——他就是刘永福。

而在广州天河的闹市之中,也有一处他曾驻足的地方,那就是坐落于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1430号之一的刘氏家庙。

图片
刘氏家庙

今天,刘氏家庙已作为天河区博物馆举办了诸多展览,其创新的展陈模式将刘氏家庙的建筑本体变成了一座广府传统建筑的活态“标本”,让文物“活起来”。

历经百年

民族英雄刘永福主持修建 驻军广州燕塘的居所

10月25日,记者来到刘氏家庙。秋日的羊城天高云淡,早晨的阳光照射在风格古朴的建筑上,变幻出斑驳的光影。

穿越历史的光影,来到1898年,刘永福在白云山南麓沙河边主持修建刘氏家庙,1900年落成。建筑三路两进,头门石门额上刻阳文“刘氏家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7平方米。

刘永福官至武职从一品,可按《大清通礼》品官于居室之东建家庙。普通百姓只能建家祠、宗祠。故而在广州,现存宗祠数量很多,家庙则很少,仅有越秀区拜庭许大夫家庙、海珠区潘氏家庙、天河区刘氏家庙等寥寥数座。

天河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刘氏家庙是刘永福驻军广州燕塘时居住的寓所。家庙落成后,刘永福从原来在豪贤路的公馆搬到此居住。不过目前没有确凿的资料可以证实他住在哪间屋中,推测应该是北厢房。刘永福对先人格外敬重,每日必早起到后堂中对祖先牌位行礼。家庙的左侧原建有忠义祠,专为供奉阵亡的黑旗军将士,可惜在日军侵华时被毁,现已不存。

图片
家庙内的刘永福塑像

2012年,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专题展览上,有关中日甲午战争部分展出了两位民族英雄邓世昌、刘永福肖像照片。其中,对刘永福的介绍是:“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曾在中法战争中配合清军共同阻击法军,多次取得胜利。中日甲午战争时,为帮办台湾防务。在反割台斗争中,率部与台湾人民共同抗击日军。”钦州,就是今天的广西钦州,20世纪50年代以前,钦州一直属广东,所以展览的文字介绍刘永福是广东钦州人。

“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不应失刘冯。”这是诗人田汉对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抒发的追念和敬仰。作为一位被写入中学历史课本的人物,刘永福生平最重要的功绩有二:

一是打败法军精锐,赢得近代中国唯一没有割地赔款的对外战争。清末中法战争中,刘永福及其领导的黑旗军在越南打败当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事强国法国侵略者。中法战争宣战之后,黑旗军层层阻截,成为法军沿红河入侵中国云南不可逾越的屏障,1885年3月24日,更在临洮打败了西线法军的精锐。法军只好开辟东线的第二战场向广西进逼,于1885年2月23日打破国门镇南关。开缺在家养病的清军老将冯子材临危请命,3月24日镇南关一战,打败入侵我国的法军精锐。刘永福和冯子材的同时胜利,使中法战争以中方胜利的结果结束。

二是抗日保台,虽败犹荣,“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大忠大勇。中日甲午战争,清军一败涂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相继沦陷,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驻守台湾的清军及大小官员纷纷内渡,而“为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的闽粤南澳镇总兵、帮办台湾防务刘永福与台湾军民临时组织起3万人的人民武装,在台南面对8万侵台日军,坚守4个多月,至弹尽粮绝,刘永福被迫放弃台湾内渡回大陆。跟随刘永福赴台的近2000名黑旗军将士,大都长眠宝岛。他的小儿女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孙中山先生对刘永福有非常高的评价,曾表示:“余少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

建筑智慧

顺应广府物候和世俗文化 晚清广府祠堂建筑重要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被称为“石头、砖头、木头的史书”,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刘氏家庙是广州晚清广府祠堂建筑的重要代表。其平面形制采用广府祠庙建筑的典型布局,中轴对称,格局规整。硬山顶、博古脊、碌筒瓦、蓝色琉璃瓦当和滴水,在建筑的“雕”“塑”“构”等装饰工艺上充分体现了顺应广府物候和世俗文化的特征。

图片
刘氏家庙俯瞰

刘氏家庙后堂四根金柱,分别刻有两副楹联,由整根坤甸木雕刻而成。后金柱上篆刻着刘永福所撰对联,上联:“策马从南越归来,构数椽用妥先灵,敢说声威留穗石”,下联:“整旅入神京捍卫,把两字偏贻同姓,合存忠孝耀彭城”。落款:“庚子孟秋永福谨志”。“庚子”即1900年。前金柱木联为顺德举人苏若瑚所撰:“尚书恩泽,学士词章,奕世犹留佳话在;星岫云环,沙河水绕,此间宜有夏声来。”上联赞美朝廷对刘永福的恩泽长留,历久不衰,下联写出刘氏家庙在沙河优美的地理环境。苏若瑚是晚清岭南著名书法家、诗人,现广州陈家祠正门“陈氏家祠”四字也为其所书。

其独具匠心的“构饰”主要体现在门窗棂格、内檐隔断、封火山墙、石门窗框等处的各种构饰独具匠心、精彩纷呈,可谓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景观。

图片
图片图片

家庙内处处可见精美的建筑艺术

“刘氏家庙不仅是一个有居住功能的建筑,更体现出当时建筑的高水平,”在现场,广州灰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打开了话匣子,“它其实是在我们广州、岭南的气候条件之下,聚焦于所需要的功能、所要解决的问题去平衡整体的设计。”

以灰塑为例,邵成村说,一方面是所用材料的组合与配比,如草筋灰、纸筋灰、色灰等的搭配,一方面是结构的设计,如通风孔道的安排,重量、规模的考量等,都需要仔细琢磨,从而令其在装饰效果之外还具有稳固建筑结构、调节建筑“小气候”等实际功效。种种细节的一丝不苟,让建筑在历经百年风雨之后,依然屹立不倒,为今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今天的修缮和保护,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这些传统的技术、观念、智慧传承好,并且让它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多所高校已经在开展灰塑相关的细化研究。邵成村说:“希望能有一些量化的数据出来,这样既能制定标准,又能对传统工艺中那些‘经验’的成分给予科学的解释,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它们。”他透露,结合刘氏家庙等传统建筑中的实践经验,他与一些同行不断尝试将灰塑等传统建筑技艺引入当代的建筑设计之中,收获了不少成果。对今天的建筑设计来说,刘氏家庙就是一个宝贵的“资料库”和直观的“教科书”。

保护利用 

创新的展陈模式让文物“活起来”

今天刘氏家庙的周边沙河一带,早已是繁华喧闹的现代化城区。而附近“永福路”“永福正街”“永福北约”这些饱含历史韵味的路名与街名,不仅是地理的标识,更是今人对刘永福的缅怀与纪念。那么,对于这处刘永福在广州仅存的建筑遗存,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使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助力呢?

天河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2004年,广州市文化局将刘氏家庙移交给天河区政府管理和使用,天河区政府将刘氏家庙作为天河博物馆馆址,举办“民族英雄刘永福业绩展”于2007年对外开放。2014年,刘氏家庙后檐墙出现倾斜,天河区即对刘氏家庙启动修缮保护相关工作。2015年起,天河区依法依规对刘氏家庙先后开展了后檐墙抢险加固、后堂檐口抢险加固工程;2016年起闭馆开展院区整修、院墙加固等系列修缮保护工程。2022年上半年刘氏家庙主体建筑修缮工程开工。2023年上半年工程竣工,下半年,区博物馆举办“木石工琢·祠宇重光——刘氏家庙建筑工艺展”,对刘氏家庙的“三雕一塑”及其建筑构造进行细致研究。

中国传统祠堂、庙宇中壁画、雕塑等艺术装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在识字率不高的古代、近代传统社会中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之一。所以,传统建筑有着“砖头、石头、木头的史书”的美誉。“木石工琢·祠宇重光——刘氏家庙建筑工艺展”向市民群众逐一解读了刘氏家庙这座传统建筑的活标本的建筑工艺,以期让市民群众通过观展,了解蕴含于传统建筑中的中国智慧和传统文化。

图片
创新展陈形式 让公众更好地亲近古建筑

其实许多普通观众在参观古建筑时,对于那些精巧但复杂的结构常常不甚了了,觉得“很牛”,但也的确“看不懂”。记者发现,“木石工琢·祠宇重光——刘氏家庙建筑工艺展”就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公众视角”的换位设计。在介绍建筑各部分、各种部件时,将之以显著的标识与建筑实体的相应部分对应,让观众看了图文解说之后可以马上到标识出的实际位置去感受建筑构件真实的应用场景,印象一下子就加深了。“所以很多观众来我们这里看展览都是里里外外跑来跑去,边看边讨论,”天河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家都反映这种效果很好,容易看得懂。”

天河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展陈模式是一种创新,实际上是把刘氏家庙的建筑本体变成了一座广府传统建筑的活态“标本”,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在此从“入门”开始,逐渐熟悉广府传统建筑的一些基本构成、基本元素、基本知识,让建筑“说话”,让文物“活起来”。同时馆方还开发了“云游”刘氏家庙的小程序,让远方的观众也可以在手机上畅游。

自恢复开放以来,刘氏家庙还举办了塑“福”字、塑天河、塑福鼠等灰塑体验活动,以及饼印制作体验活动等。“基本都是活动报名消息一放出来就‘秒光’。”天河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天河区还将推进“声威留穗石——民族英雄刘永福业绩展”的策划筹备,并推动刘氏家庙申报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广州已经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而城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广州文旅发展的重要底气。仅以天河为例,近三年以来就推动完成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周总理视察岑村纪念旧址、云从龙墓、抗日战争革命老区根据地长湴村旧址等25处文物保护工程,积极开展活化利用。随着天河乞巧、天河龙舟非遗嘉年华等活动打造“现代化都市旅游区”等工作的推进,也让我们看到激活历史文化存量资源的多种可能。

刘氏家庙周边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史迹,如果能将之串珠成链,系统激活,将会形成一组历史文化与城市旅游相融合的景观带,成为为天河乃至广州增添城市软实力和新魅力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