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重组题材?老成长白马?左转还是右转?

这段时间大A最火的题材无疑就是跨界重组。


十年一轮回,重组题材再回风口

自从XX药业开启这一波先河之后,这公司每天不是涨停就是跌停,突出一个神鬼莫测,25天22涨停3跌停,上上下下比蹦迪还踏马刺激! 图片

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纯粹就是炒作。

说句不好听的,我是有疑问手的,收的公司当年在一级圈子里人尽皆知,而且估值喊的巨贵无比,但是你去看真正下注的VCPE没有一个真正有名或者带产业方资源的机构,尽是一些不知名的。

没有知名机构投资背书当然不代表公司做的不好,但是现在事情也太蹊跷了,现在号称有十多亿收入,大几亿利润,我一看公司主要芯片的业务是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还有一部分是传感器。

典型到不能再典型的卷王领域,时钟芯片算一个极小的细分模拟,成长天花板极其有限,电源管理IC和传感器都属于大路货,去年这种遍地哀嚎行情下还能取的几个亿利润,简直是天神下凡一锤四!要么就是这公司真的是巨牛逼,吊打一堆同行上市公司,要么就是公司纯在骗。

算了不说了,估计粉丝要来喷我了,反正这种事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各自安好。

你们随便玩,我并不眼红。

随着政策上出台的支持并购的动作,不禁让我想起十年前,那一次,当年也是重组题材频出,各种妖股横空出世。

不过和十年前不一样的是,当年重组题材尽是一些什么跨界影视文娱项目。

还记得不,什么“吴奇隆给刘诗诗十亿嫁妆?”的成年老梗。

图片

2016年正值刘诗诗、吴奇隆大婚之际,暴风科技试图以高达15.2亿估值,10.8亿元购买稻草熊影业60%股权,为二人的大婚送上贺礼;其中以现金方式支付30%,总计3.24亿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70%,总计7.56亿元。

这一切发生在三个月前刘诗诗仅仅200万元入资之后。

当然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交易所都看不下去了,叫停了这一场堪称侮辱智商的闹剧,而暴风科技早就在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我身边就有这样真实的案例,有上市公司老板借钱搞并购,最后一地鸡毛,最后这位老板被判11年。

唯一不同的是,现在不再搞这种花里胡哨的影视文娱项目,而是变成跨界芯片,医药,高端装备,高端制造这种硬科技。

好吧,时代总算是有点进步了。

不过到后面会不会像十年前那样,很多所谓的“高科技”项目一地鸡毛?真不好说。

有个朋友此时此刻在群嘲讽我:启哥你也不是经常把“不要有基本面洁癖”挂嘴上吗?

额~~~,这好像不是有没有基本面洁癖的问题了,而是智商够不够的问题了。

很多一看就是假的不能再假的消息,但是就有一大堆人直接冲,把我直接看傻了,老了,老了,洒家现在跟不上90后00后的思维了。

胆子还是他们肥!

不过以我这种老江湖的经验来看。

别看这种重组题材妖股跳的欢,2周给你直接翻倍!但是如果真有牛市,你回头看,一定是机构抱团板块的票,到最后收益最高。

所以机构们在干嘛呢?


基金经理们也很迷茫

讲道理,我认识的很多人基金经理,现在很迷茫也很焦虑,迷茫的是,你们都在玩什么?我怎么看不懂啊,焦虑的是,还有什么票能让我下注?

这可能是当下很多机构的心态,想冲动又不敢冲动,但是看着别人赚钱,又觉得不对劲。

不过随着上半年业绩出来,特别是半导体公司普遍走出泥潭低谷,我感觉下周就是他们开始猛干猛干的时间点了。

毕竟很多公司业绩公告,动不动净利润加几百,几千的百分比,还是很香的。

讲道理,在半导体板块,当年那些老成长白马,基本属于被遗忘状态,各位看一下当年的明星成长白马,韦尔,兆易,卓胜微,圣邦,雅克,中微,华创,澜起,长电,紫光,君正那种,除了第一波跟涨之外,后面就开始震荡,和隔壁那种重组题材的妖股比,根本不叫涨。

这些重组题材股,各个都是小市值的公司,大机构根本买不了。

你想想一个管20亿的基金经理,给他推一个40亿市值的公司,他能买多少?就算买了,能影响他多少个点的净值变化?

而且买这种公司还要过一大堆基金公司的合规和风控,除了当年“国金三剑客这种路子比较飘逸的,大部分机构还是偏保守,还是要很确定业绩才敢下注,毕竟江湖人心险恶,被人忽悠的故事并不少见。

所以启哥认为,老情人有老情人的魅力,大部分基金经理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还是会去找当年老情人,也就是那些白马股。

万一再来一波牛市行情,我的基金就成了就是“三造大汉之功,哪个中国男人会拒绝这样的魅惑呢?比如诺安成长,你说是不是?

虽然蔡总不在了,但是江湖依然流传着蔡总的传说。

讲了这么多,启哥就是笃定,那些渡过去年低潮的芯片公司,在之后的日子里,就是积极向好,业绩会又回到高速增长的年代,那么机构们又开始积极抱团,一直顶到天上。

不要在意PE, 当年宁德时代两万亿市值的时候,动态PE也就上百倍,那都不叫事。

左转小公司重组妖股成行,右转机构抱团老成长白马,是你,你选谁?

今天厕所读物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