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顿贴饽饽熬鱼 赵丽蓉的天津“如意”往事

图片


她出生在沈阳
却以“我是宝坻人”自称
她几乎演了一辈子配角戏
在晚年的“大女主”角色
在春晚舞台和大银幕上
带来了欢乐和人生感悟
自己也斩获国际影后桂冠
她就是

赵丽蓉

图片
1985年,赵丽蓉在宝坻影剧院演出《花为媒》中饰阮妈。来源 天津图书馆

一个想起名字就能让人眼前

浮现各种经典形象的大演员


日前,记者专访表演艺术家赵丽蓉的入室弟子、76岁的评剧名家赵如意,听她讲述了师徒娘儿俩的往事,让人不禁再次怀念这位曾经给几代人带来艺术享受的老人。



图片

1991年的拜师现场,赵如意向师父赵丽蓉鞠躬。赵如意回忆说,当时,师父让她唱一段,自己连忙说:“怕唱不好。”赵丽蓉笑着说:“唱得好,你还拜我干什么,不是为了学吗?”


1991年春节前,宝坻组织全国评剧名家荟萃演出,赵丽蓉在老家宝坻收下天津评剧院的赵如意为徒。娘儿俩的首次接触还得溯源到1986年。


头一份“”是自己做的熬鱼


赵如意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评剧演员,从小学习青衣,却非常喜欢彩旦、老旦行当,最终也成为承上启下的名角。在天津,她从小就看过赵丽蓉的戏,并特别喜欢。

1986年,中国评剧院在天津的中国大戏院演出。演出后,赵如意由师哥王金章领着到后台见到赵丽蓉

图片
赵丽蓉在《弄假成真》中成功塑造了“小白鞋”这一极具特色的评剧角色。资料图片

“当时,骆玉笙先生也在后台。赵丽蓉先生和我说起各种天津的风味,提到宝坻有贴饽饽熬小鱼。”转天,赵如意就做了熬鱼、蒸了饽饽,送到当时剧团下榻的交通饭店。

图片
赵丽蓉和新凤霞演出的《花为媒》。资料图片

“赵丽蓉先生非常高兴,还邀请随行的新凤霞先生一起品尝。她说吃不惯饭店的饭,这熬鱼做得太好了,是天津熬法。”赵丽蓉管赵如意叫“小如意”,赵如意表示希望拜师时,连马泰先生都愿意做见证。

但赵丽蓉却拒绝了:“孩子啊,我初次见你,没看过你演、没看到你学习的过程。这样吧,我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我就先认你做干女儿。”

先有了母女的名分,两人一直保持通信。

在侧幕看了演出才收徒

1991年,全国评剧名家会聚宝坻。赵丽蓉到了以后就问“小如意”来了吗。这一次,赵如意由天津名家六岁红、李福安、刘小楼领着到赵丽蓉面前。

“她一看这阵势,盯着三位先生问‘有事?’大家都乐了。”

听到再次提出拜师,赵丽蓉说:“我只有‘半出戏’,怎么教孩子?”这是谦逊的表示,自己主要是演配角。

“就和你学‘半出戏’。”李福安、六岁红这样说。赵丽蓉继续问“孩子品质怎么样”,刘小楼“作保”:“我们从小看着她长起来的。”赵丽蓉说,要看看孩子的演出。“转天,我演出的《花为媒》中‘花园’一折,先生在边幕看完后,认可了我。”

图片

这是戏迷给赵如意发来一张“中国评剧名家演出盛会”的老照片,赵如意高兴地说,这就是当年那场《花为媒》的“花园”,“赵丽蓉师父就是看完这场演出,最终也从艺术上认可了我,同意收我为徒的。”

宝坻政府部门相当重视,2月2日,一场盛大的拜师仪式在当地举行。评剧名家、当地名人纷纷出席。


赵丽蓉收徒的顾虑


1988年,赵丽蓉首次登上春晚,表演小品《急诊》,转年,又演出《英雄母亲的一天》,立刻红遍全国。

图片
《英雄母亲的一天》,是赵丽蓉小品生涯中的经典之一。资料图片。

赵如意很明白师父的顾虑:“师父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行当是属于半班戏;一方面,现在重心多在小品、影视剧,可能学生投师目的并不为学评剧,即便收了徒,也没时间去教……”

在人品和艺术双重保证之下,赵如意的拜师成功,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赵如意至今记忆犹新,师父赵丽蓉说,自己的第一个开门入室弟子,也是最后关门的弟子,还嘱咐赵如意:“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千万别学我皮毛的东西,演戏要从心里去演,不要演行当,要从人物出发。”


图片
拜师会上的嘉宾签名纪念,大家能找到赵丽蓉先生签名在哪吗?

当时有个红绸子,到场嘉宾签名写得满满当当,赵丽蓉说:“我得签个字。”赵如意说:“师父,您别签了,都没地方了。”赵丽蓉说:“我得签,我得对你负责任,我既然认你了,我就得好好教你。”

演杨母摔下床是无意中


1991年的宝坻评剧汇演,一直到过年。其间,赵如意买了一朵咖啡色的大花,绸子叠成的,上面镶嵌着金银线,在清唱时就让师父戴起来:“您戴着好看。”

图片

师徒俩的合影。

当时的赵丽蓉穿着大气随意且非常时尚,在演员中十分打眼,开口一唱《昨夜星辰》,立刻掌声雷动。

正月十五过后,赵如意去北京探望师父。“我给她买了一件兔毛的大毛衣,还有烟酒点心。”赵丽蓉一见就乐了,说:“嚯,你这是把百货公司搬来了呀。”

两人的饭又是赵如意给熬的鲫鱼,“我这有五粮液,咱娘俩喝一点?”于是,吃着天津熬鱼喝着酒,两人聊到很晚。


“她和我说了身世。包括学艺经历、婚姻以及早逝的女儿……”赵如意相当感慨,“我才知道,师父的经历也是非常坎坷的。


赵如意也问了艺,《杨三姐告状》里杨母从炕上摔下来是如何创作的,师父说,其实就是拍戏时,无意中从床上摔下来了,被导演看到了说“太好了”,从此就有了这个固定表演。


赵丽蓉曾总结这段表演


杨母正在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听他二人对话,揪着心怕他们闹起来,被这突然地一响,吓了一跳,就从炕上摔了下来。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与谷文月演出的《杨三姐告状》。舞台版截图。

我认为这就是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动作,是剧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显得自然可信。而演员的心里千万不能是等着要从炕上摔下来,如果等着表演那就太假了。



电影《过年》里的“真”与“


之前,黄健中导演邀请赵丽蓉出演《过年》,她觉得李保田葛优丁嘉丽等都是大腕,有意回绝,但赵如意鼓励她“你一定要尝试一下”。


接了本子后,赵丽蓉还让徒弟帮着对词。“她问我,老头子拿一个碟子盛着人民币‘该是什么心情’。”赵如意当时说,就应该像阿崎婆(日本影片《望乡》中的主角)一样,看着钱又哭又乐,师父当场给予肯定——太对了。

图片
据说当时拍摄时,气温达零下二十几摄氏度。有一场戏需要赵丽蓉露着后背拔火罐,导演决定找个替身演员,赵丽蓉坚决自己拍摄。拍完后,她大病一场,落下肺气肿。

电影《过年》斩获国内外数项大奖,赵丽蓉获得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在评剧舞台上的配角,斩获国际影后桂冠。

赵丽蓉告诉赵如意这个消息时,直说要感谢当时担任评委的谢晋给投的关键一票。


“师父说她得到这个消息时,自己还不信,就掐了自己一下,还真疼。看来不是做梦,是真的。”赵如意要看一下那个奖杯,居然只是一个半尺不到的“小豆芽”,“我对师父说,别看就这么小,可是个宝贝。”


赵丽蓉还告诉她,自己没有去东京领奖,却有人言之凿凿地说她甚至开车到了飞机场,“这是假的”。


临终前有这些嘱托


一次从台湾演出回来,赵丽蓉给赵如意带回一个小表,自己买了保温杯和眼镜,“她可喜欢这副眼镜了。后来她有张经典的照片,就是戴着这副眼镜,还有脖子上那串孩子给买的珍珠项链,在去世前,她嘱托要和她一起入土。”赵如意回忆。


图片
师徒合影。采访中,赵如意几度哽咽。师父唠的家常、传艺的嘱托,言犹在耳。

天津评剧院排演《狗不理传奇》,赵如意担当慈禧一角,非常忙碌,也是在演出期间,她从中国评剧院来给她化妆的老师口中得知师父得了肺癌。赵如意慌忙去北京探望,看到师父头一眼,就哭了。“她做完化疗,头发都没了,戴着个小格帽子。”


赵丽蓉还一直安慰徒弟:“别哭,我这不挺好的嘛。”她还问了赵如意家里人都挺好,叹了口气,指着脑袋说:“这里也有了。”这是扩散了。


赵丽蓉问了问赵如意,天津的鲜灵霞等是“怎么走”的,还说自己前些天想吃肥肉,花砚茹给她送来了,又嘱托赵如意作为彩旦演员“太难了”,既要有彩儿,又得不夺戏,还要演出自己的水平,就是在清唱时,也得有咱一席之地。


“老太太这是看得太明白了。”赵如意抱着师父大哭,师父继续说,“不要演行当,要演人物,这很关键。”对于赵如意的一些心结,她还安慰道,只要把艺术作品给观众看到,“人家问了这是谁演的,才能记住你。”


赵丽蓉嘱咐徒弟走向影视


赵丽蓉告诉赵如意,一定要走向影视。

原来,赵丽蓉之前曾和赵如意提及,自己看过电视播放的相声TV,说里面有个老太太在《改大褂》和《三棒鼓》里演得特别好。“那其实就是我啊,最早是郑天庸郑老师约我演的。”


图片
赵如意在相声TV《改大褂》和《三棒鼓》中的形象

但赵如意又觉得师父可能说的是别人,就没应声。有一天,赵如意突然接到师父电话:“快,打开电视,又演了。”赵如意一看,确实是自己:“师父,这就是我啊。”哈哈,赵丽蓉夸奖徒弟:“宝贝儿,你镜头里太自然了。”



追思会上众人的怀念

2000年7月17日,赵丽蓉去世。赵如意接到赵丽蓉二儿子盛大鸣的电话:“老娘走了。”她立刻赶往北京。跪在灵堂前,赵如意哭得昏天黑地。

“我第一次正式在天津拜见师父,她就是吃我做的天津饽饽熬鱼。我就上北京的师哥家里,给师父按照她最喜欢的天津口味熬了鲫鱼,边做边哭,放在了师父的供桌上。”遗体在太平间里化妆时,赵如意看着师父,心里太难受了,“她被病痛折磨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在八宝山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如潮水一般,“可见我师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也是这一年,赵如意凭借《狗不理传奇》慈禧一角,拿下了优秀表演奖金奖,“这算我在评剧舞台上对于师父的告慰吧。”

赵丽蓉去世当年,在天津举办了隆重的赵丽蓉追思会暨纪念演出。赵如意说,当时骆玉笙、马三立、田华、马泰、谷文月、陈佩斯、牛群、巩汉林、齐啸云等一百多位演艺界名流、观众代表、师父的亲属好友参加。

人民艺术家称号她担得起


赵丽蓉的生前好友马三立,在追思会上说:“我喜欢她的戏,她也喜欢我的相声。赵丽蓉在艺术上非常用功,艺德也好。 我希望青年演员要向她学习,只有这样才算对得起她。人民艺术家这个称号她是担得起的。”

图片
图为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截图。追思会上,陈佩斯哭着说往事,大家也哭着听。

陈佩斯的一段回忆,让赵如意非常难忘。“他说最初约师父演《孝子贤孙》,但剧中有老人穿上寿衣在棺材里的表演,担心我师父有忌讳,不会答应。结果,师父看过剧本爽快地答应了。”陈佩斯评价赵丽蓉不讲报酬,只讲艺术创作,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在纪念演出中,赵如意和戴月琴、王金章合作了《花为媒》,和谷文月、王景明等合作了《杨三姐告状》。“师父生前鼓励我,演杨母‘高’着唱非常正确,她年轻的时候就是高着唱,定要创造出自己特别得心应手的角色,千万别一味地模仿。”言犹在耳。


图片
在师父的追思会上。

如今,赵如意在培养人才上也不遗余力,先后任教于天津戏曲学校、天津评剧白派剧团学员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廊坊益田艺术学校,徐雯、王馨苹、冯荣玲、陈欣、周小兵、刘燕铭等有些已成为评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但却没有正式收徒。

在赵如意看来,“就像当年师父收我一样,要认可这个行当,艺术和艺德都要有,在艺术上更进一步,收徒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您还记得赵丽蓉作品中
那些经典表演经典台词吗
看了今天的专访报道
您又有何感想

欢迎评论区里留言


资料支持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赵如意提供;汤亚雄、肖博提供相关支持。

采写 编辑 / 记者 单炜炜


值班编辑 / 王妍

审校 / 窦怀国

责校 /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