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哀侯时,韩国成功吞并了郑国,实现了段规当年替韩国规划的蓝图。
可即便如此,在“三晋”中韩国的整体实力并不算强。此时“三晋”国力最强大者,还得是魏国。虽然魏惠王继位之初,韩、赵曾差点将魏国一分为二;但韩、赵二国因分魏方案上出现分歧而决裂,让魏国迅速摆脱了危机,得以缓过劲来。随后,魏惠王就迅速对韩、赵二国发动反击,结果都取得了大胜。[1]
魏国的强力反击,令韩懿侯不得不低头了。公元前366年,韩懿侯前往宅阳(今河南郑州)与魏惠王会面。[2]魏惠王刚继位时,韩、赵两国都支持公子缓;如今韩懿侯却在外交场合与魏惠王公开会见,说明韩国已承认了魏惠王的合法地位。
公元前363年,韩懿侯去世,儿子韩昭侯继位。
韩昭侯正式即位之际,魏人又一次入侵韩国,并在浍地(今山西翼城东北)大败韩军;公元前361年,小小的宋国竟也入侵韩国,攻占了黄池(今河南新乡市封丘县南);同年,魏军也攻占了韩国的朱邑(今地不详);公元前358年,西秦又来攻打韩国,在西山(今河南洛宁西南)大败韩军……。[3]
一时间,四面皆敌,韩国周边局势变得异常严峻。三家分晋以来,韩国还从未遭遇过如此严峻的困局——实力原本就不上不下的韩国,该如何走出困境?
初即位的韩昭侯虽然想改变,一时间却不知该从何做起。
这时,一位旧日郑国的大夫突然进言,提出了应变之法:“我们不如执玉珪去觐见魏君;这样魏君的志向就能在韩国实现。此后,他就会转而向天下用兵,那样将极大地消耗魏国国力。魏国与他国为敌,天下诸侯就会厌恶魏国而与韩国联合。如此一来,我们虽然向一人低头,却赢得了万众之心。所以说,削弱魏国军力而增强韩国权势,没有比朝觐魏国更有效的办法!”所谓“珪”,就是古时帝王朝会时大臣所执的一种玉。让韩昭侯“执珪”去朝见魏惠王,就是让他向魏称臣![4]
什么人这么大胆,敢提议自家国君向他人称臣?!
提出这一建议之人,原本是郑国人,名叫申不害。此前,申不害居住在京邑(今河南荥阳东南),是位卑微的“郑国贱臣”。
韩昭侯继位后,深感韩国国力太过羸弱,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同属“三晋”的魏国,在魏文侯时启用李悝进行变法,其后魏国实力大幅增强,在“三晋”中长期一枝独秀。即便在魏武侯晚期时魏国多有败战,但其综合国力依然明显强过韩、赵二国。见魏国因变法而强大,韩昭侯自然也想要变法图强。为此,韩昭侯四处网罗人才——申不害就是韩昭侯发掘出来的人才。
当前韩国周边,列强环视,外部环境日趋恶化。韩昭侯想要挽回韩国的颓势,想借助变法而图强,首先就得为韩国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赢得发展的时机。然而,由于韩、赵曾支持公子缓争位,令魏惠王对韩、赵二国的敌意甚浓,这才招来了这些年来魏国的频繁入侵韩国。
为缓解来自魏国的压力,韩昭侯不得不听从申不害的建议,主动向魏国低头。
公元前357年,韩昭侯同意与魏国交换土地;同年,他又前往巫沙(今河南荥阳北)与魏惠王会盟。公元前356年,韩昭侯再次与鲁、卫、宋等国国君一起,前往朝觐魏惠王。[5]韩昭侯能自降身份,与鲁、卫、宋等小国并列,足见韩国此时的弱势。
见韩昭侯前来朝觐,魏惠王显得趾高气扬,开口就调侃道:“早先韩、魏二国都同属晋国,后来才分开。现在我希望再得到韩国,将它并入魏国!”
韩昭侯虽然很不高兴,却不敢当面反驳,回来赶紧召集群臣商议此事。这时,大臣公子冷静地说:“这很容易。您答复魏王说:‘如果是因为旧日历史魏国就可以合并韩国,那么敝国也希望得到魏国而把它并入韩国。’”
听了这番话,魏惠王自感没趣,再也不敢提这个话题了。[6]
虽然有这段小插曲,但韩昭侯能如此低声下气地来朝觐,魏惠王深感满足,也没有继续再为难韩国,很快就把重心投入到与赵、齐、楚等国争霸去了。
外部压力得到了缓解,忍辱负重的韩昭侯立即重用申不害,让他在韩国推行变法。可“变法”二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要得罪很多人,推动起来困难重重。
有段时间,在遭遇多方阻力后,韩昭侯不由得生出了畏难情绪,向申不害抱怨道:“法令制度很不容易实行!”
申不害听了,平静地说:“所谓‘法’,就是有功必赏,因才而封官。现在国君设定了法令制度,却又听从身边近侍的请托,这就是法治难以实行的根本原因所在!”
被申不害如此揭短,韩昭侯羞愧不已,连忙答道:“从今天开始,我知道如何实施法令、该如何听取建议了!”[7]
变法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一国之君。如果一国之君都徇私枉法,所谓的“法”就成摆设,当然就难以成功了。在申不害劝谏下,韩昭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进,让韩国变法重新踏上了正轨。
然而,韩国变法从此就会一帆风顺了吗?
不久后,申不害又求见韩昭侯,为他的堂兄谋求官位。
韩昭侯听了后,严正地回答:“这不是我从您那里学到的东西。难道要我听从您的请托,却败坏您的治国之道吗?或者是我该回绝您的请托呢?”申不害听了后,不敢再说二话,连忙向韩昭侯请罪![8]
韩昭侯与申不害君臣之间互相学习,也互相监督,这才让韩国变法逐渐踏上了正途。
申不害变法成功后,韩国政坛风气大为改变。东周诸侯听说韩国变法大有成效,再也不敢轻易侵犯韩国了。
然而,申不害推行变法,他变法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1] 《史记·魏世家》
[2] 《史记·六国年表》,原文为“韩懿侯五年”,事实应为“九年”;
[3] 《史记·韩世家》
[4] 《战国策·韩策三》“谓郑王曰”篇
[5] 古本《竹书纪年》
[6]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七术》,原本并未明确是哪位国君,但称郑、梁之君,那么应该是在韩灭郑、魏迁都大梁以后。
[7]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8]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完——
作者 |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湖南
图片 |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