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天山精神”传人

不久前,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代表重走独库公路,带着对先辈的哀思和敬意,来到乔尔玛烈士陵园和吐尔根乡烈士陵园,纪念挺进天山筑路50周年,祭奠缅怀为修筑独库公路牺牲的革命先烈。

1974年,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前身部队开赴天山,官兵们以血肉之躯,化身开路先锋,冒风雪、斗高寒,不畏艰险、英勇善战,历经千难万险筑起了连接新疆天山南北的国防大动脉,铸就了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精神高地。

天山腹地,生机盎然。位于国道218线旁的吐尔根乡烈士陵园,坐落在翠绿的松柏怀抱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老战友,我们又来看你了……”倒一杯酒,鞠一个躬,敬一个礼,随行的老兵俞振民半跪在陈建录烈士墓碑前,用家乡话叙起旧来。教导员迟晓鹏经过询问了解到俞振民和陈建录都是甘肃人,是一批火车从甘肃拉到新疆的同年兵。修建独库公路时,俞振民是卫生员,陈建录奋战在施工一线。

“他是修建玉希莫勒盖隧道时牺牲的,那是我国当时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俞振民回忆说,1985年8月,独库公路已建成通车,一些后续施工仍在进行。当时,陈建录已经收到军校录取通知书,上级安排他在宿舍休整,为入学作准备。可陈建录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与战友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在一次挖掘机作业中,他因意外不幸牺牲,年仅21岁。

在位于新疆克拉玛依的独库公路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本陈建录生前留下的日记。他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明天,就要和战友们分开了,我的心情也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

“没想到,他永远留在了这条公路上。”俞振民一脸泪水地讲述着英烈陈建录的故事,说到动情处,他趴在战友的墓碑上泣不成声。见此情景,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动容。据了解,在修建天山独库公路时,因雪崩、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2000多人先后受伤致残,168名筑路官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平均每3公里就有一位英雄长眠于此。

在该支队军史馆最显眼的橱窗里,摆放着几根饱经沧桑的钢钎。参观史馆时,新兵李磊有些疑惑:“为什么‘镇馆之宝’是普通的钢钎呢?”

近日,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邀请当年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的老兵回到部队,与新入伍官兵分享当年的艰苦岁月。望着身边的年轻战士,老兵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筑路一线。

“整条公路有1/3修在悬崖峭壁上,百余公里是高山永冻层,机械设备上不去,全靠大家用钢钎‘蚂蚁啃食’般向前推进。那个时候,钢钎就是我们的武器……”时隔40多年,当年的年轻战士如今已是两鬓斑白,但对修筑独库公路的细节,老兵刘敏仍记忆深刻。他说,10年间,无数筑路官兵扎根天山,他们在党旗的指引下化作“钢钎”,不仅筑就了独库公路这个“天山上的奇迹”,有些战友更是把生命融入这条天路。

“当时在老虎口施工,连长李善国、指导员杨福海,还有3名战士被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连人带机械全部埋在下面,一下牺牲5个人……”说到这里,老兵刘潞的眼泪夺眶而出,“战友王春瑞,几天前我们还在一起开会、看电影,在一起争论谁的家乡好,没过几天,他就在清理爆破现场时直接被碎石砸中光荣牺牲。”

听完老兵的讲述,李磊动情地说:“我现在知道钢钎为什么能成为‘镇馆之宝’了。筑路官兵之所以能经受住无数艰难困苦的考验,正是因为他们无论面对‘冻土’还是‘顽石’,都能化身‘钢钎’,不惧艰险、一往无前。他们用精神意志传唱着天山精神,用钢铁之躯践行着忠诚使命,修筑了响誉全国的‘天路’。”

“无私、无畏、无我”,是那一代“天山筑路人”的精神写照,而这六个字代表的“天山精神”随着时光流转,被一代代“天山精神传人”赓续传承着。

今年以来,驻地防汛抗洪形势严峻,该支队官兵先后驰援多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官兵们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横关村转移被困群众时,面对汹涌的洪水,救援官兵毫不退缩,克服各种困难抵达救援地域。

“有人吗?有人吗?”救援官兵的到来为受困群众带来了希望。受灾群众多为老人和孩子,还有一名瘫痪老人。转运过程中,官兵们主动把行动不便的孩子和老人背到安全位置。“别怕,抓紧我!”救援官兵的话语温暖着大家,受困群众被一个接一个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

在抗洪救灾总结大会上,战士余家豪作为官兵代表发言时说:“我们中队的老连长陈小平是一等功臣,当年在修筑独库公路时甘于奉献、不惧生死,牺牲在了天山脚下。他身上代表的‘天山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