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剧院再添驻场红剧,《破晓——戊子年·腊月三十》来了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为进一步突显雨花剧院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主题剧院形象,坚持贯彻“以红色演艺为特色的全国性红色旅游目的地、宣传红色文化的大思政课堂、新时代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的运营定位,剧院在继续推广驻场红色剧目《代号1921》的同时,打破驻场剧目单一的现状,联手南京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合作出品雨花剧院第二部驻场原创话剧《破晓——戊子年·腊月三十》,丰富雨花剧院的驻场剧目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从剧本遴选到舞台呈现,是剧本、剧场、剧团等资源的高效整合。雨花剧院运用丰富的红色剧场资源,带领雨花剧院青年实验话剧团,讲好红色故事,探索剧目创演新模式,以“共同孵化”的方式,打造,生产话剧的新模式,新思维,新亮点,新前景。

图片

话剧《破晓——戊子年·腊月三十》为南京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3“金陵剧本奖”终审入选剧本,由南京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编剧孟宁馨创作,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庄嘉敏执导,南京市话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南依,南京雨花剧院青年实验话剧团演员李星宸、郭郅鹏、韦羽彤、梅志鹏、董志凌、程震宇、章沛然、赵衍皓等,已于10月18日在雨花剧院成功首演,现场反应热烈,获得全国、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宣传。

作为一部红色历史题材剧作,该剧参考多位革命者及其家庭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心怀天下、赤诚报国的南京家庭,再现了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当地人民的真实生存状态与生活追求。全剧围绕“家”与“国”展开,在战火连连的革命年代,从一个普通小家庭的叙事视角出发,聚焦中国人每年最关注的时刻——农历新年,聚焦中国人过年最关心的事——吃团圆饭,将“家”族命运融入“国”之兴亡,展现特殊历史条件下,战斗在敌人心脏隐蔽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内心深处忧国忧民、兼济天下、乐观向上的家国情怀。

图片

舞美呈现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在大场景上写实,大环境上写意,小细节上还原时代。舞台主演区通过几组家居陈设的摆放,打破舞台的结构,切割出不同的场景变化,真实还原了一个中国式传统家庭的基本样貌。高悬在林家上空的灰色纱幕,既代表时间的推移,又是历史的烟云。透过层层纱幕,1949年初的南京城被阴云笼罩,影影绰绰,大有黑云压城、风雨欲来的压迫感和紧张感。以林家为代表的南京人民正期待着层层迷雾的散去,等待着破晓时分的到来。

由青年作曲家潘磊作曲,青年编剧孟宁馨、王亮作词,中国内地女歌手岳佳演唱的主题歌《破晓》贯穿全剧,深化了话剧《破晓——戊子年·腊月三十》期待团圆、期待解放、期待黎明破晓时分到来的主题。“归途已不见”、“月圆人难圆”,唱出革命先辈信仰坚定,无惧生死,在沉沉黑夜中一路向前,只为南京解放“那道破晓的曙光”。

图片

作为南京红色文化“新地标”的雨花剧院,发挥红色文化引领作用,不忘初心坚守本色,将更多的红色主题以不同题材、体裁的形式艺术化表达,舞台化呈现,打造更多的“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红色精品剧目,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青年观众,汲取红色智慧和力量,弘扬革命精神,感受信仰的力量,为党性教育注入持续活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