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人纪念大展开幕,重现岭南画派创始人的诗意人生

图片



今年是陈树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为纪念这位岭南画派创始人,探索其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人生,弘扬岭南画派艺术,加强对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千里天然微笑处——纪念陈树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展”于2024年10月25日开幕。


图片
展览开幕现场

本次展览是近年来罕见的一次大型、全面展示陈树人艺术的重磅回顾展,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联合中国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并获得故宫博物院、香港艺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东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何香凝美术馆等单位大力支持。展览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将于2024年10月25日至2025年1月5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三楼4至9号共六个展厅展出。展览面积共四千多平方米,展线近一千米。


展览主要分三大部分:“点染繁英拟化工——树人花鸟”“润色江山一支笔——树人山水”“艺术元凭人格重——树人其人”,以及辅助陈列部分“诗痕画迹知多少——陈树人的诗画世界”,主题均从陈树人的诗或是与其有关的诗中而来。围绕这些主题,展览展示了陈树人独具一格的艺术面貌、高节清风的人格魅力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人生。


图片

图片展览现场


01
 


诗书画一体,艺术见人生


陈树人(1884-1948),原名韶,又名哲,号拈花微笑子、葭外渔子、二山山樵,晚号得安老人。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国画家,是享誉20世纪中国画坛的“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合称“二高一陈”,也被誉为“岭南三杰”,是中国美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与“二高”作品中体现出深厚的造型能力和高超的技术性不同,陈树人作品体现的主要是色彩能力和抒情性。他崇尚文人画品格,着眼点在于表现主观情感而非塑造客观形象,更接近于一位文人画家。1900年他开始跟随居廉学习中国画,1905年在香港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1908年至1916年留学日本,主修美术和文学;1916年起历任国民政府秘书长等要职;1931年,其作品《岭南春色》获比利时万国博览会最优等奖。


陈树人除了是一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作品均是诗画结合,讲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展览抓住“诗”这一关键字进行策划,希望把他诗画结合的艺术人生做一个可视化的呈现。主标题“千里天然微笑处”,是陈树人用英诗意写的一句诗,来自其诗《格哥里拿道中》。全诗是“长江绕过不知程,齐麦抽苗夹道青。千里天然微笑处,清风一路送车行”,是他在北美洲游历期间,沿着世界长河密西西比河岸行车数日,纵览沃原万里、物外田园景色,在去格哥里拿道中所得之句。该诗收录在其诗集《自然美讴歌集》中,特别这句“千里天然微笑处”有感而发,顺手拈来,清新优美。作为当时的一位新画人,其艺术还俨然一位“湖畔诗人”,表现出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感。陈树人别号“拈花微笑子”,追求如佛家拈花微笑一样的人生境界,有佛家的慈悲、智慧,是其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纵观陈树人一生,寻诗论画,歌颂自然之美。经历多少次起伏,也能做到“此心犹有旧时丹”,初心依旧。可以说,“千里天然微笑处”很好地诠释了陈树人一生的状态与境界。


展览第一部分“点染繁英拟化工”,展出陈树人不同时期的花鸟、走兽作品。陈树人花鸟画早期传承居廉衣钵,用笔和用色都很细致,有居派气息。到日本后,受东、西洋艺术影响,侧重画面渲染。中晚期则运笔淳朴,线条均匀流畅,色彩富于透明感,笔墨简练中又注重色彩及节奏感的表达,作品兼具“清劲”之笔和“清峭”之气。其花鸟画春光骀荡,潇洒脱俗,飘逸高超,别有情趣。点染之间,尽得天工,颇能体现生灵之美。


图片

《牡丹
1904年 纸本设色 92.9×32.5cm
何杏堂先生捐赠
香港艺术馆藏
FA1977.0010


图片
《金雁》

1931年 纸本设色 169×83cm
陈树人家属捐赠 
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

《秋江冷艳

1924年 纸本设色 94×41.7cm  

陈树人家属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图片
《落霞孤鹜
1926年 纸本设色 147.8×62cm
居若文女士捐赠
中国美术馆藏


图片
《游鸭图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设色 79.7×37.5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937年 纸本设色 175.5×94.5cm
居若文女士捐赠
中国美术馆藏


第二部分“润色江山一支笔”,展出山水作品及山水写生稿。陈树人热爱自然,注重“师造化”,讲求抒情意境。其山水画的重要特点是源于实景写生,以其一支画笔,润染美好河山,凸显自然之美。在“半为游山半写生”的经历中,曾游桂林,跨三峡,登峨眉,出剑门,自言“我得江山助太多”。他经常在写生稿上以线条将景物速写出来,并简单标明其形态和颜色,画作题字中常见“抄景”一词,可见其作品源于实景。画法引进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则,将山岳结构抽绎为简括几何形态,色彩接近平涂,类似于西洋画中的硬笔淡彩速写,甚至消弭了墨色浓淡变化。抗战后入蜀,画风沉雄苍茫,仍不失诗意盎然。


图片
《载鹤图
1925年 纸本设色 94×41.5cm
陈树人家属捐赠
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羊城春色
1928年 纸本设色 119.3×52.1cm
居若文女士捐赠
中国美术馆藏


图片
《白崖垂钓
1943年 纸本设色 94.5×59.5cm
陈树人家属捐赠
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
《鄱湖一览
1944年 纸本设色 80.5×161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第三部分“艺术元凭人格重”,展出人物画、合作画、书法、诗集、画集、印章、历史照片、文房用品等。陈树人非常注重人格修养,信奉“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人格须高于艺术技巧本身。其人品格高尚,向来讲究家风,专情专爱,家庭和睦,广受各界好评。其人物画以现代人入画,形式创新,讴歌劳动者的品质。其诗更是表达了同情劳苦大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他真正做到人、画、诗合一,处处体现“金坚玉洁见精神”“清风亮节自千春”的道德情操。本部分将集中呈现陈树人人格修养方方面面的展品,例如表现其美学思想的书法,颂扬劳动民众的人物画,体现其人格和文学修养的诗集和文房用品,还有表现其交游圈的历史照片,以及与何香凝、经亨颐等人在诗画交游过程中共同完成的珍贵合作画等。


图片
《岁寒三友
陈树人、何香凝、经亨颐、于右任合作
1928年 纸本水墨 137×34cm
何香凝美术馆藏


图片
陈树人“树人长寿”印
陈真魂女士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图片

陈树人“春光堂”印
陈真魂女士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02
 


九大单位联手巨献

多种珍品集中亮相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的名片,在现代广东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尤其值得进一步开展创新性、开拓性的研究。今年适逢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作为岭南画派作品重要的收藏研究、展示宣传机构,联合了国内8家收藏机构,将陈树人各时期的代表作汇聚一堂,使观众得以饱览来源不同的陈树人书画精品,以加强对陈树人艺术成就的研究、宣传和推广,让大众深入了解岭南画派艺术,具有极大意义。


图片
图片展览现场

本次纪念大展共展出展品约258件(套),当中包括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品162件(套),以及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何香凝美术馆、香港艺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8家机构借展的96件(套)陈树人国画和书法作品等。


展览结合丰富的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展示,包括陈树人绘画、书法、写生册、印章、照片、文献及文房用品等,同时以艺术年表、历史图片、众家评价作为辅助陈列,从更多方面梳理陈树人的艺术人生,较为完整地呈现陈树人一生的艺术特色。其中包括整理了陈树人的艺术年表,摘录其在著述或诗集《寒绿吟草》《自然美讴歌集》《专爱集》《战尘集》《春光堂诗集》等里面的关于画论、创作心得、艺术主张、人生感悟的重要语句,各家对其艺术的评价,以及收集在各种画集和历史资料中的画作图像,部分还可与实物展品相印证。


另外,展览还在拓展历史知识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陈树人作为近代西方画学最早的译介者之一,译著有《美术概论》《新画法》,均是了解与研究20世纪初期西洋画学在中国传播情况的重要文献,本次展出了译作《新画法》《艺术家金言录》部分资料;陈树人在四川、桂林、庐山等地写生而后创作的作品有不少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还有与何香凝、经亨颐、邹鲁、于右任等人的诗画交游;以及诗集《专爱集》所表达的伉俪情深,《战尘集》所记录的抗战心史等,均是观众了解到百年前的艺术、人文、社会、生活、政治方方面面的第一手素材。


为提升展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普适性、趣味性和学术性,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还策划推出多元化配套公共教育活动,包括“游于艺”系列活动之专家导赏,“诗画树人”主题导赏活动,“讲艺坛”系列活动之陈树人专题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系列讲座,“艺启学”系列活动之陈树人艺术风格探索等。


图片





编辑|雨葭
审校 | 周章胜
料、图片|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